第167頁
上官婉兒聞聲愣了一下,詩會?當今聖上舉辦的詩會,其中佳作何止三千?比她有資歷,有才華的詩人何其多,哪一個不削尖腦袋想在聖上面前露面?怎麼會選擇由她來評判優劣?更何況,她上官婉兒充其量在外人眼裡也不過是後宮妃嬪,讓妃嬪來品評那群眼高於頂的詩人,這種驚世之舉給人帶來的衝擊,絕不亞於當初武曌登基。
李顯這次舉辦的詩會,可以稱上一句前無古人。
上官婉兒已經能猜到那些詩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時如遭雷劈的神情了。
「陛下此舉也太過張揚了,可是出了什麼事?」
李令月抬手將密信燒了,微笑著道:「看來朝廷上又有人不安分了,七哥想藉機敲打敲打。」
上官婉兒沒說話。
李令月又噗嗤一聲笑了起來,道:「前世你也在池彩樓上做過相同的事。」
「哦?」上官婉兒轉頭看向她,問道,「那最後勝出的人是誰?」
李令月眯著眼睛想了很久,如實道:「不記得了,當年只記得你在池彩樓上的風華了。」
「那可惜了,」上官婉兒搖了搖頭道,「這一世我還不知道有沒有登上池彩樓的力氣,更別說前世的風華了。」
李令月一把握住了上官婉兒的手,「交給我吧。」她的雙眼閃閃發亮,「那一天,我的婉兒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人。」
她說完,往後退了兩步,上下仔細打量了上官婉兒一眼,「前段時間上貢的蓮青色雲紗我那裡還剩兩匹,拿來給你做身新衣服。」
李令月的視線定在上官婉兒磨得起了毛邊的衣袖,心裡驀然升上一陣心疼,面前的女人本應該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一生衣食無憂,卻因為一次無妄之災,驟然跌入命運的漩渦之中。
「我要是小時候能和你一起長大就好了。」李令月忽然道。
她要把自己小時候所有的漂亮衣服和首飾都分她一半,和她一起讀書下棋,和她一起玩蹴鞠放風箏,和她一起學習寫字彈琴,一起討論先生布置的作業有多刁難……如果有人欺負她,她會替她出頭教訓那些不長眼的東西,如果她想念親人,她就做她的親人,耐心傾聽她所有的煩惱和憂愁,如果世界上的腥風血雨非要跟在她身後,那她願意手持利劍替她斬去所有攔路的荊棘。小時候的她們會有漫長的時間去享受生活與快樂,還有那樣多的可能性在等待著她們……
身後忽然傳來聲音,李令月從想像之中脫離出來,回身看向上官婉兒。
一剎驚艷后,她笑了起來,「和我想得一樣美,婉兒,這種顏色很襯你。」
上官婉兒抬著衣袖,有些不適應地微皺著眉頭,抬頭看向李令月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把話都咽下去了,只有些無奈似的笑了笑。
為了照顧上官婉兒,李顯特意將詩會地點選在就近的昆明池彩樓。
那天正是一個難得的晴光春日,池彩樓邊一條寬闊的大河流淌而過,迎著日光折射出猶如鳳凰尾羽一般壯麗的色彩。
唐中宗李顯親自出席這次詩會,下令賜了數百匹絲綢作為彩頭,這樣大的手筆驚動了整個朝廷,別說是那些飽讀詩書想要搏一個美名的書生,就連不認識字的百姓也一窩蜂地跑去看熱鬧了。
李顯本就要抬出上官婉兒,對於這樣熱鬧的情形自然樂見其成,後來乾脆大手一揮,將場地又向外鋪陳一里。宮中樂師在河上的畫舫之中鼓瑟吹笙,飄渺空靈的撥弦聲疊過水聲,層層鋪來,便猶如仙籟一般。
有些眼高於頂的名士聽聞考官只是一名後宮妃嬪,紛紛直言荒唐。明面上義正嚴詞,痛罵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但私下聽見傳聞,又耐不住好奇心偷偷跑去池彩樓想看看熱鬧,結果一下馬車便面面相覷地看著彼此,一時面上都浮現出淡淡的尷尬之色。
但不管怎麼說,這一次聲勢浩大的詩會的的確確轟動了整個大唐。
等眾人都到齊了,就連李顯都在高台帷幕後坐定了接近一炷香的時間,這次詩會的主角上官婉兒卻遲遲未到。
眾人等得都有些不耐煩的時候,一輛馬車終於搖搖晃晃進入了他們的視野,車門前的青銅鈴鐺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響,如同摩西分海一般從人群之中駛向池彩樓。
秋簡跳下馬車,回身掀開帘子,抬手攙扶著一位女子下車。
人們竊竊私語,猜測這就是即將登上池彩樓成為考官的上官昭容。許多人都好奇於這一場詩會的主角,於是不動聲色地探出腦袋,有些膽子大的甚至踮著腳想一探女子真容。可誰知這名女子轉身又扶著一名女子下了車,離得近的人們聽到她輕柔如羽毛的聲音。
「婉兒,小心。」
上官婉兒扶著李令月的手慢慢走下馬車,低頭又用絲帕捂著嘴咳嗽起來,星星點點的血沫綴在帕子上,看上去觸目驚心。
李令月連忙拍著她的脊背,皺著眉勸道:「要不然今日先算了,改日再說吧。」
「這像什麼樣?」上官婉兒將嗓子裡的腥甜咽下去,對李令月笑道,「陛下這次為了我們作出這麼大的陣仗,因為我的身體在路上耽擱這麼久已經過意不去了,若是到了這裡轉身離開,那不就是明晃晃地打陛下的臉嗎?」
李令月別無他法,只能嘆息一聲,攙扶著上官婉兒慢慢朝著李顯走去。
李顯這次舉辦的詩會,可以稱上一句前無古人。
上官婉兒已經能猜到那些詩人們聽到這個消息時如遭雷劈的神情了。
「陛下此舉也太過張揚了,可是出了什麼事?」
李令月抬手將密信燒了,微笑著道:「看來朝廷上又有人不安分了,七哥想藉機敲打敲打。」
上官婉兒沒說話。
李令月又噗嗤一聲笑了起來,道:「前世你也在池彩樓上做過相同的事。」
「哦?」上官婉兒轉頭看向她,問道,「那最後勝出的人是誰?」
李令月眯著眼睛想了很久,如實道:「不記得了,當年只記得你在池彩樓上的風華了。」
「那可惜了,」上官婉兒搖了搖頭道,「這一世我還不知道有沒有登上池彩樓的力氣,更別說前世的風華了。」
李令月一把握住了上官婉兒的手,「交給我吧。」她的雙眼閃閃發亮,「那一天,我的婉兒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人。」
她說完,往後退了兩步,上下仔細打量了上官婉兒一眼,「前段時間上貢的蓮青色雲紗我那裡還剩兩匹,拿來給你做身新衣服。」
李令月的視線定在上官婉兒磨得起了毛邊的衣袖,心裡驀然升上一陣心疼,面前的女人本應該出生在鐘鳴鼎食之家,一生衣食無憂,卻因為一次無妄之災,驟然跌入命運的漩渦之中。
「我要是小時候能和你一起長大就好了。」李令月忽然道。
她要把自己小時候所有的漂亮衣服和首飾都分她一半,和她一起讀書下棋,和她一起玩蹴鞠放風箏,和她一起學習寫字彈琴,一起討論先生布置的作業有多刁難……如果有人欺負她,她會替她出頭教訓那些不長眼的東西,如果她想念親人,她就做她的親人,耐心傾聽她所有的煩惱和憂愁,如果世界上的腥風血雨非要跟在她身後,那她願意手持利劍替她斬去所有攔路的荊棘。小時候的她們會有漫長的時間去享受生活與快樂,還有那樣多的可能性在等待著她們……
身後忽然傳來聲音,李令月從想像之中脫離出來,回身看向上官婉兒。
一剎驚艷后,她笑了起來,「和我想得一樣美,婉兒,這種顏色很襯你。」
上官婉兒抬著衣袖,有些不適應地微皺著眉頭,抬頭看向李令月想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把話都咽下去了,只有些無奈似的笑了笑。
為了照顧上官婉兒,李顯特意將詩會地點選在就近的昆明池彩樓。
那天正是一個難得的晴光春日,池彩樓邊一條寬闊的大河流淌而過,迎著日光折射出猶如鳳凰尾羽一般壯麗的色彩。
唐中宗李顯親自出席這次詩會,下令賜了數百匹絲綢作為彩頭,這樣大的手筆驚動了整個朝廷,別說是那些飽讀詩書想要搏一個美名的書生,就連不認識字的百姓也一窩蜂地跑去看熱鬧了。
李顯本就要抬出上官婉兒,對於這樣熱鬧的情形自然樂見其成,後來乾脆大手一揮,將場地又向外鋪陳一里。宮中樂師在河上的畫舫之中鼓瑟吹笙,飄渺空靈的撥弦聲疊過水聲,層層鋪來,便猶如仙籟一般。
有些眼高於頂的名士聽聞考官只是一名後宮妃嬪,紛紛直言荒唐。明面上義正嚴詞,痛罵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但私下聽見傳聞,又耐不住好奇心偷偷跑去池彩樓想看看熱鬧,結果一下馬車便面面相覷地看著彼此,一時面上都浮現出淡淡的尷尬之色。
但不管怎麼說,這一次聲勢浩大的詩會的的確確轟動了整個大唐。
等眾人都到齊了,就連李顯都在高台帷幕後坐定了接近一炷香的時間,這次詩會的主角上官婉兒卻遲遲未到。
眾人等得都有些不耐煩的時候,一輛馬車終於搖搖晃晃進入了他們的視野,車門前的青銅鈴鐺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響,如同摩西分海一般從人群之中駛向池彩樓。
秋簡跳下馬車,回身掀開帘子,抬手攙扶著一位女子下車。
人們竊竊私語,猜測這就是即將登上池彩樓成為考官的上官昭容。許多人都好奇於這一場詩會的主角,於是不動聲色地探出腦袋,有些膽子大的甚至踮著腳想一探女子真容。可誰知這名女子轉身又扶著一名女子下了車,離得近的人們聽到她輕柔如羽毛的聲音。
「婉兒,小心。」
上官婉兒扶著李令月的手慢慢走下馬車,低頭又用絲帕捂著嘴咳嗽起來,星星點點的血沫綴在帕子上,看上去觸目驚心。
李令月連忙拍著她的脊背,皺著眉勸道:「要不然今日先算了,改日再說吧。」
「這像什麼樣?」上官婉兒將嗓子裡的腥甜咽下去,對李令月笑道,「陛下這次為了我們作出這麼大的陣仗,因為我的身體在路上耽擱這麼久已經過意不去了,若是到了這裡轉身離開,那不就是明晃晃地打陛下的臉嗎?」
李令月別無他法,只能嘆息一聲,攙扶著上官婉兒慢慢朝著李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