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更何況,若那趙王真的心無雜念,今日這事兒也不會發生。
鎮國公嘆氣,神情複雜地道:“太子殿下聰慧機敏,是社稷之福啊。”
裴珏頷首應是。
而一旁的裴玧,這會兒正一言難盡地看著裴珏。
若他猜得沒錯,今日這事,也有他這好弟弟的份。
裴玧拍了拍裴珏的肩,與他道:“別想了,走罷,該回去了。”
裴珏頷首。
眾人離開思政殿後,披頭散髮、不施粉黛、只著單薄衣衫的段賢妃奔至思政殿。
她聽聞蕭惟逼宮、被皇帝鎖拿下獄後,顧不上拾掇自個兒,就這麼著急忙慌地來了。
她宮裡的大宮女捧著厚實的氅衣追了上來,急切地道:“娘娘,天寒地凍,您可得顧念著自個兒的身子骨啊。您若是有個好歹,咱們殿下還能指望誰?”
段賢妃微頓,最後還是接過那氅衣披在了身上。
她望著那扇緊閉的殿門,忍受著寒風的侵襲。但比寒風更冷的,是她的心。
她早就該猜到的,從她兄長段長青被貶開始,就預示著他們段家已經惹了皇帝厭棄。
可惜,她那會兒並未想到這一層。
段長青被貶後,湯家也遭了難,如今又輪到了蕭惟……
段賢妃想到這段時日發生的種種,既覺悲苦又覺怨恨。
這麼多年的情分,皇帝當真是一點舊情都不念了。
段賢妃幾乎快把下唇咬破了。
她徑直跪在冰涼的地面上,俯身叩首,用盡全部的力氣喊道:“陛下,臣妾求見陛下,求陛下開恩!”
殿門厚重,又加之是風雪夜,皇帝這會兒正在偏殿守著蕭恆,聽不見段賢妃的呼喊。
最後還是守門的小內侍去稟了李中官,李中官猶豫半晌後,最後還是去了偏殿傳話。
皇帝正靠在軟榻上假寐,聽到李中官細碎的腳步聲,他猝然睜眼,問:“怎麼了?”
李中官不敢看皇帝,只垂首道:“陛下,賢妃娘娘這會兒正跪在殿外,眼下天寒地凍的,您看?”
皇帝眼裡閃過一絲厲色,而後起身出了偏殿,“走罷。”
他了解段賢妃,她最為寵愛蕭惟這個兒子,若今日他不去見她,她不會走的。
總歸是相伴了多年,皇帝對段賢妃還是有些惻隱之心的。
當神色萎靡的皇帝出現在前殿時,已凍得有些僵硬的段賢妃喜極而泣,膝行過去牽著皇帝的衣角,哀嘁地道:“陛下,求您饒了咱們的仲遠,他是冤枉的啊。”
皇帝一動不動,任由段賢妃跪在地上哀嚎,等段賢妃說完了,他才開口:“冤枉?賢妃,朕知老二聰慧、為人孝順,你平日裡最寵他。但今時今日,他帶人逼他的父皇禪位、行刺太子,犯下種種罪孽,你還要為他開脫?你告訴朕,他有什麼可冤枉的?”
段賢妃不敢說話。
她知道,是因她探得皇帝欲禪位給太子、退位為太上皇,把這驚天之事告訴了蕭惟後,他才決定先下手為強,才會鋌而走險。
但段賢妃不敢把這些告訴皇帝。
說到底,是她害了自己的兒子。但正因如此,她才要救下蕭惟的命。
他不該死。
段賢妃臉色煞白,仰頭看著皇帝,哽咽著道:“陛下,您也是疼愛過仲遠的啊,他也是您的兒子,這回是他糊塗了,求陛下看在臣妾的面上,饒他一命。若陛下真要追究,那就讓臣妾抵命吧。”
段賢妃說著,便又鬆開皇帝的衣角,開始磕頭。
許是愛子心切,段賢妃這頭磕得一點也不含糊,很快額前便破了口。
皇帝念及她這些年侍奉周到、打理後宮妥當,到底還是有一絲不忍心。
他闔目想了會兒,雖是仍舊不打算放過蕭惟,但他還是想許段賢妃一個安穩的後半生。
皇帝道:“老大亦是你的親子,從今往後,你便出宮別居,住在老大的端王府,往後也不必再與朕相見了。”
皇帝的話一字一句地往外冒,他每說一字,段賢妃心便沉一分。
她瑟縮在氅衣之下,兩行清淚落了下來,她問:“陛下這是要攆臣妾離宮?”
帝王之家,沒有和離、也沒有休書,可皇帝尚在,妃嬪便出宮別居,這便是被厭棄之意。
對於段賢妃的眼淚,皇帝沒再心軟,他自認對她已經仁至義盡了。
“去端王府吧。即便你留在宮中,朕,亦不會再見你。”
段賢妃心中一痛,但她很快想起更重要的事——
皇帝還沒說會如何處置蕭惟。
她緩緩開口:“陛下,那仲遠……”
“陛下,奴婢的主子冤枉啊。”
段賢妃尚未說完,跟來的那大宮女便在一旁哭了起來。
段賢妃詫異回頭:“翠竹?”
皇帝以為那名叫翠竹的宮女還要替段賢妃分辯,便道:“這裡何曾有你說話的份?她冤枉什麼?”
翠竹卻搖了搖頭,道:“奴婢說的主子,不是賢妃娘娘,是,是先皇后。”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第104章 罷了
皇帝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如果他沒記錯, 這名叫翠竹的宮女是段家的家生子。當初他尚未登基,段賢妃入府為側妃時,帶的陪嫁丫鬟里, 便有翠竹。
鎮國公嘆氣,神情複雜地道:“太子殿下聰慧機敏,是社稷之福啊。”
裴珏頷首應是。
而一旁的裴玧,這會兒正一言難盡地看著裴珏。
若他猜得沒錯,今日這事,也有他這好弟弟的份。
裴玧拍了拍裴珏的肩,與他道:“別想了,走罷,該回去了。”
裴珏頷首。
眾人離開思政殿後,披頭散髮、不施粉黛、只著單薄衣衫的段賢妃奔至思政殿。
她聽聞蕭惟逼宮、被皇帝鎖拿下獄後,顧不上拾掇自個兒,就這麼著急忙慌地來了。
她宮裡的大宮女捧著厚實的氅衣追了上來,急切地道:“娘娘,天寒地凍,您可得顧念著自個兒的身子骨啊。您若是有個好歹,咱們殿下還能指望誰?”
段賢妃微頓,最後還是接過那氅衣披在了身上。
她望著那扇緊閉的殿門,忍受著寒風的侵襲。但比寒風更冷的,是她的心。
她早就該猜到的,從她兄長段長青被貶開始,就預示著他們段家已經惹了皇帝厭棄。
可惜,她那會兒並未想到這一層。
段長青被貶後,湯家也遭了難,如今又輪到了蕭惟……
段賢妃想到這段時日發生的種種,既覺悲苦又覺怨恨。
這麼多年的情分,皇帝當真是一點舊情都不念了。
段賢妃幾乎快把下唇咬破了。
她徑直跪在冰涼的地面上,俯身叩首,用盡全部的力氣喊道:“陛下,臣妾求見陛下,求陛下開恩!”
殿門厚重,又加之是風雪夜,皇帝這會兒正在偏殿守著蕭恆,聽不見段賢妃的呼喊。
最後還是守門的小內侍去稟了李中官,李中官猶豫半晌後,最後還是去了偏殿傳話。
皇帝正靠在軟榻上假寐,聽到李中官細碎的腳步聲,他猝然睜眼,問:“怎麼了?”
李中官不敢看皇帝,只垂首道:“陛下,賢妃娘娘這會兒正跪在殿外,眼下天寒地凍的,您看?”
皇帝眼裡閃過一絲厲色,而後起身出了偏殿,“走罷。”
他了解段賢妃,她最為寵愛蕭惟這個兒子,若今日他不去見她,她不會走的。
總歸是相伴了多年,皇帝對段賢妃還是有些惻隱之心的。
當神色萎靡的皇帝出現在前殿時,已凍得有些僵硬的段賢妃喜極而泣,膝行過去牽著皇帝的衣角,哀嘁地道:“陛下,求您饒了咱們的仲遠,他是冤枉的啊。”
皇帝一動不動,任由段賢妃跪在地上哀嚎,等段賢妃說完了,他才開口:“冤枉?賢妃,朕知老二聰慧、為人孝順,你平日裡最寵他。但今時今日,他帶人逼他的父皇禪位、行刺太子,犯下種種罪孽,你還要為他開脫?你告訴朕,他有什麼可冤枉的?”
段賢妃不敢說話。
她知道,是因她探得皇帝欲禪位給太子、退位為太上皇,把這驚天之事告訴了蕭惟後,他才決定先下手為強,才會鋌而走險。
但段賢妃不敢把這些告訴皇帝。
說到底,是她害了自己的兒子。但正因如此,她才要救下蕭惟的命。
他不該死。
段賢妃臉色煞白,仰頭看著皇帝,哽咽著道:“陛下,您也是疼愛過仲遠的啊,他也是您的兒子,這回是他糊塗了,求陛下看在臣妾的面上,饒他一命。若陛下真要追究,那就讓臣妾抵命吧。”
段賢妃說著,便又鬆開皇帝的衣角,開始磕頭。
許是愛子心切,段賢妃這頭磕得一點也不含糊,很快額前便破了口。
皇帝念及她這些年侍奉周到、打理後宮妥當,到底還是有一絲不忍心。
他闔目想了會兒,雖是仍舊不打算放過蕭惟,但他還是想許段賢妃一個安穩的後半生。
皇帝道:“老大亦是你的親子,從今往後,你便出宮別居,住在老大的端王府,往後也不必再與朕相見了。”
皇帝的話一字一句地往外冒,他每說一字,段賢妃心便沉一分。
她瑟縮在氅衣之下,兩行清淚落了下來,她問:“陛下這是要攆臣妾離宮?”
帝王之家,沒有和離、也沒有休書,可皇帝尚在,妃嬪便出宮別居,這便是被厭棄之意。
對於段賢妃的眼淚,皇帝沒再心軟,他自認對她已經仁至義盡了。
“去端王府吧。即便你留在宮中,朕,亦不會再見你。”
段賢妃心中一痛,但她很快想起更重要的事——
皇帝還沒說會如何處置蕭惟。
她緩緩開口:“陛下,那仲遠……”
“陛下,奴婢的主子冤枉啊。”
段賢妃尚未說完,跟來的那大宮女便在一旁哭了起來。
段賢妃詫異回頭:“翠竹?”
皇帝以為那名叫翠竹的宮女還要替段賢妃分辯,便道:“這裡何曾有你說話的份?她冤枉什麼?”
翠竹卻搖了搖頭,道:“奴婢說的主子,不是賢妃娘娘,是,是先皇后。”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第104章 罷了
皇帝的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如果他沒記錯, 這名叫翠竹的宮女是段家的家生子。當初他尚未登基,段賢妃入府為側妃時,帶的陪嫁丫鬟里, 便有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