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撇下段賢妃,目光陰沉地看著翠竹, 一字一頓地問:“究竟怎麼回事, 你給朕如實招來。”

  段賢妃聞言,頓時抖如篩糠, 也不知是冷的,還是嚇的。

  她顧不上去想翠竹這賤婢是怎麼回事, 只一把抱住了皇帝的腿, 哀求道:“陛下, 翠竹胡言亂語, 陛下別信她的話。”

  若說皇帝片刻前還對段賢妃有絲惻隱之心,這會兒是丁點都沒有了。

  當初查實段長青陷害清遠侯府時,皇帝便曾疑心過當年皇后的事會不會也與段家有關。

  可他暗中查了許久, 卻是半點蛛絲馬跡也沒有,看起來此事真的與段家、與段賢妃無關。

  但如今段賢妃的心腹宮女都開口了, 那其中的蹊蹺可想而知。

  況且於皇帝而言, 他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證實當年的事是誤會,皇后沒有對不住他, 皇后心裡是有他的。

  如此想著, 皇帝哪裡還會聽段賢妃在此處廢話?他毫不留情地踹開了段賢妃, 留她一人在殿外跪著, 而後召了翠竹進殿詳稟。

  皇帝坐在上首, 無甚表情地盯著翠竹, 冷聲開口:“朕記得, 當初賢妃入王府時,你便跟在她身邊了,你是段家出來的婢女。”

  段賢妃的母家雖是侯爵,她自個兒也被記在淮陰侯夫人名下、被充做嫡女教養,但她的生母其實是淮陰侯的一個貴妾,她實際是庶女。

  這般的出身,當然不能做皇子正妻。

  且那會兒皇帝還沒登基,卻已經惦記著沈家的貴女了,只因她曾與廢太子有青梅竹馬之誼,誰都知道她是板上釘釘的太子妃,皇帝那時不敢與先帝開口娶她。

  因著這個,皇帝當初沒有正妻,只有側妃。

  段賢妃就是其中之一。

  待皇帝即位後,立即下旨冊沈氏為後,從此這後宮裡便沒有旁人的份了……

  微開的窗欞飄進來的風讓皇帝清醒了些,他回過神,等著翠竹開口。

  翠竹倒也乾淨利落,伏於地上,道:“稟陛下,奴婢確實是段家的家生子,自小服侍賢妃娘娘。奴婢雖識字不多,但也知道忠心不二的道理,可先皇后曾有恩於奴婢,當年奴婢突患急病,是先皇后救了奴婢。這樣的恩情,奴婢不能不報,更是不能讓陛下一直被蒙在鼓裡。”

  皇帝一言不發,等著她的下文。

  翠竹接著道:“當年陛下與先皇后生了嫌隙,便是賢妃娘娘的手筆。娘娘一心想做皇后,可陛下登基後,便娶了先皇后,賢妃娘娘本就不甘心,加之先皇后很快誕下太子殿下,賢妃娘娘越發覺得後宮沒有她的立錐之地,便想出了這麼個法子,離間陛下與先皇后。當初從先皇后宮裡搜出的廢太子畫像、男子鞋襪,都是賢妃娘娘栽贓陷害的,那個揭開此事的宮女,也早就是被賢妃娘娘收買了的。賢妃娘娘沒想要先皇后的命,只想她失寵,可她沒想到先皇后因與陛下生出嫌隙後,積鬱成疾、最後鬱鬱而終。先皇后薨逝後,太子殿下只是個幾歲的孩童,且那會兒陛下因先皇后的緣故冷待太子殿下,轉而寵愛趙王殿下,賢妃娘娘這才沒再把太子殿下當成威脅。”

  翠竹要說的,也就是這麼多了。

  她說完後,皇帝久久沒有言語。

  他當初只是先帝那些皇子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且有他那位太子皇兄珠玉在前,包括他在內的皇子皆黯然失色。

  他年少時便偷偷傾慕沈家的姑娘,可她眼裡只有他的太子皇兄。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他成了新帝,也有了抉擇的權利。

  因此,登基後他便冊了沈氏為後。

  可沒人知道,於皇帝而言,先廢太子的光環太過耀眼,皇帝登基後勵精圖治,便是為了不讓眾臣覺得他文治武功皆不如廢太子。

  他是皇帝,只要勵精圖治,便能得到朝臣的擁戴。

  可如何得到沈皇后的心,才是他最想知道的。

  皇帝費盡心思討好沈皇后,甚至為了她置六宮於不顧,就為了博佳人一笑。

  兩人成親數載,倒也算得上是恩愛有加。可皇帝始終不敢問沈皇后,她心中是否有他,是否還有廢太子。

  這樣的話屢次到了嘴邊,也屢次被皇帝咽下。他想,罷了,他們如今已經成親了,還有了兒子,如果沈皇后還未傾心於他,那他便用一生的時間去證明他對她的情意。

  可誰能想到,他們之間沒有一生。

  當廢太子的畫像、男子的鞋襪從沈皇后的箱籠里翻出來時,皇帝又恨又氣,卻也捨不得傷她分毫。

  當初沈皇后解釋過那不是她的東西,但皇帝正在氣頭上,且打心眼裡覺得沈皇后愛慕的還是廢太子,或者說他內心有個最隱秘的聲音在告訴他,他一輩子也比不上廢太子。

  諸多因素相加,皇帝開始冷落沈皇后,頻繁流連後宮。

  他在等沈皇后再來找他解釋。

  可沈皇后沒來。

  他再見到她時,她已經躺在床上沒了生氣。

  皇帝再追悔莫及,也無力回天了。

  思政殿內靜寂無聲,皇帝不開口,翠竹也跪在地上不敢出聲。

  最後還是李中官冒著被訓斥的風險,問皇帝:“陛下,賢妃娘娘還在外頭,您看?”

  皇帝的面上看不出喜怒,又靜坐半晌後,他才吩咐把段賢妃帶進殿。

  饒是李中官已經跟隨皇帝幾十年了,這會兒也拿不準皇帝在想什麼,只得按著皇帝的吩咐去喚段賢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