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裴珏蹙眉, 卻來不及多想,在趙王有進一步動作前, 一腳踹飛了趙王。
隨後五六個侍衛一擁而上, 壓制住了趙王。
皇帝暴怒而起, “你們都是廢物嗎?竟然讓這逆子傷了太子!快去傳御醫!”
蕭恆傷得不輕, 皇帝驚慌失措地過去, 與裴珏一道扶住了搖搖欲墜的蕭恆。
傷口不停地往外冒血, 皇帝顫著手替蕭恆捂住傷口, 而後怒不可遏地瞪著趙王,那眼神活像是要把這兒子給生吞活剝一般。
趙王與皇帝四目相對,然後滿身狼狽地被人帶下去了。
臨離開思政殿前,趙王又回頭看了眼還在替蕭恆捂傷口的皇帝。
他扯了扯嘴角,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他總算是明白了,於他父皇而言,蕭恆的命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把蕭恆的命看得比他自己的還要重要。
早知如此,他還爭什麼爭?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罷了。
趙王淪為了階下囚,而蕭恆也暈了過去。
御醫還沒趕來,皇帝急得直跺腳,“這御醫是怎麼回事?怎麼還不來?李中官,再讓人去宣御醫,若太子有何不測,統統陪葬!”
見皇帝已經著急得快失去理智了,旁人不敢在此時開口,最後還是裴珏提議先把蕭恆抬去偏殿歇著。
“陛下,此處人多,太子殿下或許得有個清幽的環境。”
皇帝煩躁地頷首,命人把偏殿收拾出來,把蕭恆抬過去躺著。
等頭髮鬍子皆已花白的幾個老御醫氣喘吁吁地趕來時,皇帝已快失去耐心了。
他顧不上其他,命御醫去給蕭恆診治。
幾個御醫輪番上陣,以銀針替蕭恆止了血,而後開了藥方。
皇帝皺眉問:“太子如何?”
其中一個御醫道:“稟陛下,太子殿下之所以暈厥,是因失血過多,現下血已經止住了,再服幾貼藥,便能轉危為安了。”
皇帝聽後,頓覺鬆了口氣,他又問:“只是失血過多?沒有中毒之像吧?”
他如今擔心的是,趙王在刀身上淬了毒,蕭恆傷的地方靠近心脈,若真有毒,那便不妙了。
御醫忙道:“請陛下安心,太子殿下並無中毒之像。”
皇帝這才徹底放了心,“行了,你們先退下吧,就在外間候著,以備不時之需。”
待御醫退下,皇帝才驚覺大冷天,他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現下蕭恆無恙,否則他還不知道要如何提心弔膽。
皇帝行至床榻前,立在床邊看著蕭恆。
這是他與髮妻唯一的血脈。
他對仁孝皇后有愛、有愧,如今仁孝皇后已逝,他的愛和愧便皆付諸於蕭恆身上了。
於皇帝而言,這世間他最為珍視的,便是蕭恆。
他不能讓蕭恆有任何一點閃失,否則他百年後該如何去見皇后?
而蕭惟那個逆子,竟然敢當著他的面行刺太子,這讓皇帝無法忍受。
“陛下。”
皇帝正想得出神,李中官便躬身入內了。
皇帝又看了眼蕭恆,這才替他放下幔帳,讓李中官隨他出去,以免擾了蕭恆休息。
而他一走,躺在床上的蕭恆便睜開了眼,眼中閃著不明的情緒。
外間。
皇帝坐在圈椅上,問李中官:“何事?”
李中官知皇帝心有不虞,也沒拐彎抹角,直言道:“陛下,鎮國公等諸位大臣還在前殿候著,您看是否命他們先行回府?”
皇帝這才想起前殿還有臣工在等著,可這一晚,先是蕭惟逼宮、後是蕭恆遇刺,皇帝也沒心思議政了。
他疲憊地揉著眉心,道:“你出去傳話,讓他們先回去吧。”
李中官諾諾,領命出去了。
他一現身前殿,眾人便連忙上前詢問蕭恆的傷勢。
李中官眉頭稍稍舒展了些,道:“太子殿下已無大礙,不過還需靜養。諸位,陛下現下無心議政,還請諸位先行回府。”
眾臣心下瞭然,準備打道回府。
待出了思政殿,一臣工道:“這趙王殿下只怕是翻不了身了。”
另有一人接話:“如何還能翻身?逼宮未遂,陛下約莫還能手下留情,可他把太子殿下傷成那樣,陛下只怕是不願留他了。”
那幾個文臣一面說,一面搖頭晃腦地先行離開了。
落在後面的裴珏卻想起方才蕭恆主動去就那把匕首的舉動。
裴珏抿唇,猜想蕭恆大概一開始就沒想讓趙王活著。
他方才那舉動,便是在賭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看皇帝方才那失態的模樣,很顯然他賭對了。
皇帝不會允許旁人傷太子一分一毫,哪怕那人是皇帝的另一個兒子,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裴珏微哂,這位太子殿下的想法,當真是讓人始料未及。
“慎之,你在想什麼?方才可有受傷?”
鎮國公停下腳步,問裴珏。
裴珏搖頭,道:“勞父親掛心,兒子並未受傷。兒子是在想,幸好太子殿下早有所察覺,否則咱們今日不會如此輕易全身而退。”
鎮國公擰眉,順著裴珏的話,也想起了蕭恆方才那番說辭。
那說辭,可謂是漏洞百出,但皇帝既然不追究,那也沒有他們置喙的份。
隨後五六個侍衛一擁而上, 壓制住了趙王。
皇帝暴怒而起, “你們都是廢物嗎?竟然讓這逆子傷了太子!快去傳御醫!”
蕭恆傷得不輕, 皇帝驚慌失措地過去, 與裴珏一道扶住了搖搖欲墜的蕭恆。
傷口不停地往外冒血, 皇帝顫著手替蕭恆捂住傷口, 而後怒不可遏地瞪著趙王,那眼神活像是要把這兒子給生吞活剝一般。
趙王與皇帝四目相對,然後滿身狼狽地被人帶下去了。
臨離開思政殿前,趙王又回頭看了眼還在替蕭恆捂傷口的皇帝。
他扯了扯嘴角,轉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他總算是明白了,於他父皇而言,蕭恆的命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把蕭恆的命看得比他自己的還要重要。
早知如此,他還爭什麼爭?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罷了。
趙王淪為了階下囚,而蕭恆也暈了過去。
御醫還沒趕來,皇帝急得直跺腳,“這御醫是怎麼回事?怎麼還不來?李中官,再讓人去宣御醫,若太子有何不測,統統陪葬!”
見皇帝已經著急得快失去理智了,旁人不敢在此時開口,最後還是裴珏提議先把蕭恆抬去偏殿歇著。
“陛下,此處人多,太子殿下或許得有個清幽的環境。”
皇帝煩躁地頷首,命人把偏殿收拾出來,把蕭恆抬過去躺著。
等頭髮鬍子皆已花白的幾個老御醫氣喘吁吁地趕來時,皇帝已快失去耐心了。
他顧不上其他,命御醫去給蕭恆診治。
幾個御醫輪番上陣,以銀針替蕭恆止了血,而後開了藥方。
皇帝皺眉問:“太子如何?”
其中一個御醫道:“稟陛下,太子殿下之所以暈厥,是因失血過多,現下血已經止住了,再服幾貼藥,便能轉危為安了。”
皇帝聽後,頓覺鬆了口氣,他又問:“只是失血過多?沒有中毒之像吧?”
他如今擔心的是,趙王在刀身上淬了毒,蕭恆傷的地方靠近心脈,若真有毒,那便不妙了。
御醫忙道:“請陛下安心,太子殿下並無中毒之像。”
皇帝這才徹底放了心,“行了,你們先退下吧,就在外間候著,以備不時之需。”
待御醫退下,皇帝才驚覺大冷天,他竟然出了一身冷汗。
好在現下蕭恆無恙,否則他還不知道要如何提心弔膽。
皇帝行至床榻前,立在床邊看著蕭恆。
這是他與髮妻唯一的血脈。
他對仁孝皇后有愛、有愧,如今仁孝皇后已逝,他的愛和愧便皆付諸於蕭恆身上了。
於皇帝而言,這世間他最為珍視的,便是蕭恆。
他不能讓蕭恆有任何一點閃失,否則他百年後該如何去見皇后?
而蕭惟那個逆子,竟然敢當著他的面行刺太子,這讓皇帝無法忍受。
“陛下。”
皇帝正想得出神,李中官便躬身入內了。
皇帝又看了眼蕭恆,這才替他放下幔帳,讓李中官隨他出去,以免擾了蕭恆休息。
而他一走,躺在床上的蕭恆便睜開了眼,眼中閃著不明的情緒。
外間。
皇帝坐在圈椅上,問李中官:“何事?”
李中官知皇帝心有不虞,也沒拐彎抹角,直言道:“陛下,鎮國公等諸位大臣還在前殿候著,您看是否命他們先行回府?”
皇帝這才想起前殿還有臣工在等著,可這一晚,先是蕭惟逼宮、後是蕭恆遇刺,皇帝也沒心思議政了。
他疲憊地揉著眉心,道:“你出去傳話,讓他們先回去吧。”
李中官諾諾,領命出去了。
他一現身前殿,眾人便連忙上前詢問蕭恆的傷勢。
李中官眉頭稍稍舒展了些,道:“太子殿下已無大礙,不過還需靜養。諸位,陛下現下無心議政,還請諸位先行回府。”
眾臣心下瞭然,準備打道回府。
待出了思政殿,一臣工道:“這趙王殿下只怕是翻不了身了。”
另有一人接話:“如何還能翻身?逼宮未遂,陛下約莫還能手下留情,可他把太子殿下傷成那樣,陛下只怕是不願留他了。”
那幾個文臣一面說,一面搖頭晃腦地先行離開了。
落在後面的裴珏卻想起方才蕭恆主動去就那把匕首的舉動。
裴珏抿唇,猜想蕭恆大概一開始就沒想讓趙王活著。
他方才那舉動,便是在賭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看皇帝方才那失態的模樣,很顯然他賭對了。
皇帝不會允許旁人傷太子一分一毫,哪怕那人是皇帝的另一個兒子,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裴珏微哂,這位太子殿下的想法,當真是讓人始料未及。
“慎之,你在想什麼?方才可有受傷?”
鎮國公停下腳步,問裴珏。
裴珏搖頭,道:“勞父親掛心,兒子並未受傷。兒子是在想,幸好太子殿下早有所察覺,否則咱們今日不會如此輕易全身而退。”
鎮國公擰眉,順著裴珏的話,也想起了蕭恆方才那番說辭。
那說辭,可謂是漏洞百出,但皇帝既然不追究,那也沒有他們置喙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