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不過,賭場沒想到那帳本最後會被攝政王的手下拿走。
孫海也沒想到。
他想來想去,只能猜測:大概是攝政王看那個賭場不順眼,又不方便暴露身份,所以才派人找來證據給他,讓他封了那個賭場?
但是也不確定。
所以他今日才想請教顧灼,攝政王這麼做到底有何用意。
可他已經從將軍府出來了,也不好因為這麼一件小事兒再返回去叨擾,便作罷了。
不過,即使他回去問,顧灼也給不了他答案。
因為她也不知道。
不知道裴簡是因為她,才會讓手下想辦法把賭場封了——
他看出來,她不喜歡那種害人的地方。
-
顧灼看了看時辰,叫來驚云:“去刑部給你們王爺傳個話,讓他忙完就回王府吧,我在王府等他。”
驚雲應道:“是。”
顧灼回屋換了身衣裳,特意戴上了裴簡送她的那支白雁玉簪。
一月之期已到。
這些時日皇上忙於處置俞漢殘黨,還未來得及下旨讓她帶兵離京,卻也應該快了。
她不能再耽擱了。
其實,前幾天她就想找機會跟裴簡說分開的事兒的。
可是她下定決心那天,裴簡從刑部回來後情緒特別不對。
像是溫潤淡雅的玉,被暗沉的霧籠罩,悲傷乏倦掩了從容光華。
“夭夭。”
他喚了一聲她的小字後,就埋首在她頸側,呼吸很亂,許久都不說話。
顧灼被他抱著坐在他腿上,什麼也沒問,無聲地陪著他,安撫他,等他告訴她。
窗外暮色漸沉,屋內還未掌燈。
幾縷清冷月輝透過榥欞泄進來,空明而靜謐。
裴簡終於開口,聲音很低很輕,像被沉沉墜著的灰郁煙云:
“皇兄比我年長十五歲,自我記事起,他就已經開始幫父皇處理政事了。端方持重,經世之才,是最合格的儲君。”
“有皇兄繼承大統,我身上的擔子很輕。父皇母后由著我貪玩,皇兄反倒成了對我最嚴厲的人,時不時地就會去弘文館提醒先生們要拿出以前教他時的苛刻架勢來教我。”
“用皇兄的話說,他幼時讀書習武吃過的苦,也得讓我嘗嘗。”
說到這裡,裴簡輕輕笑了聲,那笑卻傷懷得很:
“我六七歲時,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謝家姐姐生皇兄的氣不見他。皇兄為了哄人,不得不來找我幫忙,我就能討價還價讓他下令給弘文館放一天假。”
“謝家姐姐對我很好,與我皇兄算是青梅竹馬長大,後來成了我皇嫂。”
“皇兄登基後,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他知道我懶得跟那些官員虛與委蛇,便也從未要求我必須得擔個什麼官職。”
“他與父皇母后的意思一樣,希望我能隨自己的心意活著,實在不想進入朝堂,一輩子當個閒散王爺遊山玩水也是可以的。”
“我也確實一直心安理得地躲著懶,逍遙自在了好幾年才開始慢慢熟悉政事。”
“那時候,江南貪腐猖獗,朝廷暗中派去的刺史屢屢遇害,皇兄懷疑京中有人在給江南遞消息。畢竟有能力勝任刺史的京官並不多,若是有心打聽,總能知道哪位離了京。”
“皇兄為此事一籌莫展,我便自告奮勇。以往每年我都要離京三五次,出城後稍微繞個路,大抵就會被以為我這個閒人又要去哪探奇訪勝,沒人會注意我。”
“皇兄一開始沒同意,只是恰巧那時嘉州上奏,說河工①歷時四年終於完竣。南方水患頻年,蠹害民生,那水利工程是皇兄以前治水時親自定下的,得去看看才安心。”
“於是,皇兄索性以此為由南巡。消息放出去,江南那幫人就會以為皇上意欲親自整治貪官污吏,從而集中精神應付鑾駕巡視。”
“他們焦頭爛額,總會露出馬腳。而我,便是在暗處刺察的那把刀。”
“御駕南行視察水險堤堰,我則取道撫州,繞路提前來到江南。”
“沒多久,皇兄駐蹕行宮,我秘密前去匯報。”說到這裡,裴簡停下,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才繼續道,“臨走時,皇兄把他身邊一小半的禁衛都調給了我。”
聞言,顧灼的心驟然沉縮,下意識地收緊了抱著裴簡脖子的手臂。
裴簡也將她抱得更緊,聲音微哽,壓抑著濃重的痛和悲:“夭夭,我很後悔。”
“如果我沒有帶走那些禁衛,皇兄不會受傷的,不會沉疴難愈,盛年駕崩。皇嫂不會因為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小昭……也不會那麼年幼就失去雙親。”
滿室晦暗中,有什麼泛起一點亮,又了無痕跡。
那滴溫熱的淚,砸在顧灼後頸,砸得她眼眶中蓄滿的淚不堪承受,一下子簌簌滑落不停。
她好難過,也好心疼。
那是他的至親。
任何安慰的話都無力且蒼白。
被淚暈染的視線,看什麼都似隔著一層朦朧的漪瀾,顧灼借著月光尋到男人耳際,唇貼上去吻,聲音很柔很輕,卻抑不住地澀:“不怪你的。”
卻也知道,那種無能為力的自責不是旁人勸一句就能釋懷的。甚至,是根本就不想釋懷。
孫海也沒想到。
他想來想去,只能猜測:大概是攝政王看那個賭場不順眼,又不方便暴露身份,所以才派人找來證據給他,讓他封了那個賭場?
但是也不確定。
所以他今日才想請教顧灼,攝政王這麼做到底有何用意。
可他已經從將軍府出來了,也不好因為這麼一件小事兒再返回去叨擾,便作罷了。
不過,即使他回去問,顧灼也給不了他答案。
因為她也不知道。
不知道裴簡是因為她,才會讓手下想辦法把賭場封了——
他看出來,她不喜歡那種害人的地方。
-
顧灼看了看時辰,叫來驚云:“去刑部給你們王爺傳個話,讓他忙完就回王府吧,我在王府等他。”
驚雲應道:“是。”
顧灼回屋換了身衣裳,特意戴上了裴簡送她的那支白雁玉簪。
一月之期已到。
這些時日皇上忙於處置俞漢殘黨,還未來得及下旨讓她帶兵離京,卻也應該快了。
她不能再耽擱了。
其實,前幾天她就想找機會跟裴簡說分開的事兒的。
可是她下定決心那天,裴簡從刑部回來後情緒特別不對。
像是溫潤淡雅的玉,被暗沉的霧籠罩,悲傷乏倦掩了從容光華。
“夭夭。”
他喚了一聲她的小字後,就埋首在她頸側,呼吸很亂,許久都不說話。
顧灼被他抱著坐在他腿上,什麼也沒問,無聲地陪著他,安撫他,等他告訴她。
窗外暮色漸沉,屋內還未掌燈。
幾縷清冷月輝透過榥欞泄進來,空明而靜謐。
裴簡終於開口,聲音很低很輕,像被沉沉墜著的灰郁煙云:
“皇兄比我年長十五歲,自我記事起,他就已經開始幫父皇處理政事了。端方持重,經世之才,是最合格的儲君。”
“有皇兄繼承大統,我身上的擔子很輕。父皇母后由著我貪玩,皇兄反倒成了對我最嚴厲的人,時不時地就會去弘文館提醒先生們要拿出以前教他時的苛刻架勢來教我。”
“用皇兄的話說,他幼時讀書習武吃過的苦,也得讓我嘗嘗。”
說到這裡,裴簡輕輕笑了聲,那笑卻傷懷得很:
“我六七歲時,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謝家姐姐生皇兄的氣不見他。皇兄為了哄人,不得不來找我幫忙,我就能討價還價讓他下令給弘文館放一天假。”
“謝家姐姐對我很好,與我皇兄算是青梅竹馬長大,後來成了我皇嫂。”
“皇兄登基後,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他知道我懶得跟那些官員虛與委蛇,便也從未要求我必須得擔個什麼官職。”
“他與父皇母后的意思一樣,希望我能隨自己的心意活著,實在不想進入朝堂,一輩子當個閒散王爺遊山玩水也是可以的。”
“我也確實一直心安理得地躲著懶,逍遙自在了好幾年才開始慢慢熟悉政事。”
“那時候,江南貪腐猖獗,朝廷暗中派去的刺史屢屢遇害,皇兄懷疑京中有人在給江南遞消息。畢竟有能力勝任刺史的京官並不多,若是有心打聽,總能知道哪位離了京。”
“皇兄為此事一籌莫展,我便自告奮勇。以往每年我都要離京三五次,出城後稍微繞個路,大抵就會被以為我這個閒人又要去哪探奇訪勝,沒人會注意我。”
“皇兄一開始沒同意,只是恰巧那時嘉州上奏,說河工①歷時四年終於完竣。南方水患頻年,蠹害民生,那水利工程是皇兄以前治水時親自定下的,得去看看才安心。”
“於是,皇兄索性以此為由南巡。消息放出去,江南那幫人就會以為皇上意欲親自整治貪官污吏,從而集中精神應付鑾駕巡視。”
“他們焦頭爛額,總會露出馬腳。而我,便是在暗處刺察的那把刀。”
“御駕南行視察水險堤堰,我則取道撫州,繞路提前來到江南。”
“沒多久,皇兄駐蹕行宮,我秘密前去匯報。”說到這裡,裴簡停下,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才繼續道,“臨走時,皇兄把他身邊一小半的禁衛都調給了我。”
聞言,顧灼的心驟然沉縮,下意識地收緊了抱著裴簡脖子的手臂。
裴簡也將她抱得更緊,聲音微哽,壓抑著濃重的痛和悲:“夭夭,我很後悔。”
“如果我沒有帶走那些禁衛,皇兄不會受傷的,不會沉疴難愈,盛年駕崩。皇嫂不會因為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小昭……也不會那麼年幼就失去雙親。”
滿室晦暗中,有什麼泛起一點亮,又了無痕跡。
那滴溫熱的淚,砸在顧灼後頸,砸得她眼眶中蓄滿的淚不堪承受,一下子簌簌滑落不停。
她好難過,也好心疼。
那是他的至親。
任何安慰的話都無力且蒼白。
被淚暈染的視線,看什麼都似隔著一層朦朧的漪瀾,顧灼借著月光尋到男人耳際,唇貼上去吻,聲音很柔很輕,卻抑不住地澀:“不怪你的。”
卻也知道,那種無能為力的自責不是旁人勸一句就能釋懷的。甚至,是根本就不想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