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弄出活字印刷的學生名喚杜子衿,年方二十,家中清貧卻極好讀書,幸而這致遠書院那是朝廷花錢建的,也是朝廷花錢補貼的,學子入學並不要多少的束脩,杜子衿這才得以了卻讀書的心愿。

  這杜子衿天生比別人機靈一些,這回他們幾個學生湊在在一塊兒,為了如何更快速的印書絞盡腦汁,杜子衿起初也是一籌莫展,後來晚上做夢時忽然豁然開朗,第二日便弄出來活字印刷術。

  蕭瑾過來時,學院的學子們並不知他的身份,只是見山長對他客客氣氣的,便知他地位肯定不低。

  杜子衿到底是個年輕人,弄出這樣的東西心裡也高興見蕭瑾好奇,便一遍又一遍的給他解釋其中原理。

  蕭瑾聽過之後便全明白了,果然高手在民間,這的確是後世的活字印刷,只不過比宋代的要簡略許多。畢竟是頭一次弄,也不能太過苛求,若是加以改良,這活字印刷術定能一鳴驚人!

  蕭瑾回頭看了杜子衿一眼,笑了笑:“若是給你授個官,你可願意去臨安城?”

  杜子衿當場愣住。

  吳山長見他這會子竟然還發呆,趕緊瞪了他一眼。兔崽子,都什麼時候了竟然還犯渾?!

  杜子衿如夢初醒,忙道:“自是願意的!”

  蕭瑾頷首,又說半月之後他們會啟程回京,若是杜子衿方便可以隨他們要前往,入工部當職;若是不便的話,推遲兩個月也使得。

  杜子衿仿佛突然之間被一個天上掉下的大餅給砸中,又驚又喜,想要道謝卻又不知恩人姓甚名誰。

  蕭瑾看過之後便又匆匆離開了。

  學院其他的學子都在恭賀杜子衿好運,唯有吳山長,背著人的時候將自己學生叫到一邊,細細的告誡他到了京城之後還得用功讀書,切莫荒廢學業,若是遇到難題,即可隨時寫信回來與他說明,也可向諸位師兄們討教。

  杜子衿沒有根基,以後的路也註定要比別人走的艱難一些,吳山長事無巨細地交代這麼多,單純是處於疼惜學生。

  杜子衿一面受教,裡面卻還有些迷糊。

  許是看出了他心中疑惑,吳山長捻了捻須,道:“這回算你走運,剛好碰上了聖上,又得了他的青眼,往後定要加倍努力做出一番成績來才能不負聖恩。”

  “聖……聖上?”杜子衿暈暈乎乎,被這個消息給砸傻了,“之前來的那位年輕的公子竟是當今聖上嗎?”

  那他下午豈不是當著聖上的面說了那麼多的廢話?也不知身聖上會不會覺得他話多?

  因為杜子衿任職這件事,致遠書院整個轟動了一回,不過印書的腳步卻沒停下。

  有了活字印刷術,哪怕是簡易版的,印書的速度也快了許多,不過十來日功夫,便印了一茬又一茬。

  蕭瑾這回賺了足夠多的錢,所以大方了一回,給幾個寫詩的作者都發了一筆不費的潤筆費,又格外送他們兩本詩稿,還告訴他們,這書半個月後再個大書院都能買到。

  收到錢之後,眾人都沒想到還有更好的事,他們寫的詩竟然如此被重視!

  怎麼說都是一件喜事,人逢喜事精神爽,待這些人回了老家之後,逢人便說起自己的偉跡,一說起自己的經歷自然而然也就離不開茶會。

  這裡頭有不少北方來的詩客,茶會過後,他們便不約而同地開始講述自己在夏國的遭遇了。茶會有多熱鬧,往來的賓客有多尊貴,文人騷客如何寫詩作畫,茶會上最後斗贏的茶葉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故事,味道如何?都成了眾人精心描述的對象。

  口口相傳之中,便給北方人立了一個印象——夏國人都愛喝茶。

  恰在此時,南方的茶葉忽然在北方大範圍地傾銷。

  原先齊國還在時,北方人雖然也有人喝茶但畢竟沒有普及,這回燕京等地也成了夏國的地盤,燕京等地的人也成了他們夏國人,茶葉售賣的價格自然低了好幾成。

  達官顯貴有達官顯貴愛喝的茶,平民百姓有平民百姓喝得起的茶。一時間,喝茶之風盛行於北方。

  南北兩邊因為飲茶一事,似乎找到了共通點。

  第170章 算盤 ◇

  ◎又在背地裡琢磨什麼◎

  蕭瑾一直在關注北邊的輿論風向, 陸續收到餘子謙等得回信,得知此次茶會成果不錯後,便開始自賣自誇起來:“朕就說這茶會非辦不可吧, 朝中還有些憨人道朕盡做些無用功, 豈知,這些無用功比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長篇大論還要有用得多。”

  馮慨之的馬屁緊隨其後:“那是,他們這些蠢的哪裡比得上聖上您?”

  說著他又點了重點:“微臣跟張丞相當初可是全力支持您的。微臣對您的衷心日月可鑑, 不論您做什麼,微臣都堅定的站在您這邊。”

  顧淮南嗤之以鼻。

  蕭瑾也習慣了他這位馮大尚書的諂媚了。他也不能罵什麼, 畢竟馮慨之這回的確是出了力的,還有陳疏才,前期不少錢可是從他那兒拿的。

  這回賺了些, 蕭瑾卻並不打算還回去,而是想繼續廣開書院, 另在北邊開荒。朝廷有餘量,但是需要用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市舶司這邊……先欠著吧,過些日子再給陳疏才提一提官位安撫一下, 待高句麗那邊熟絡起來, 還得陳疏才他們費些勁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