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幾個學生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立馬摩拳擦掌,恨不得編出一本絕世好書來。

  第169章 印刷 ◇

  ◎飲茶之風盛行◎

  既然是公費旅遊, 蕭瑾也不想這麼快回去。京城那兒畢竟還有張崇明跟王從武坐鎮呢,哪怕他就是在外面玩個一年半載,朝野也不會動盪半分。

  這就是手底下有一群好臣子的好處了。

  蕭瑾狠下心要在外繼續玩耍, 馮慨之不會勸, 顧淮南眼神暗示一番無果最終放棄,張瀚之等恨不得蕭瑾把京城搬到東京路來,自然也不會勸他回去。

  至於遠在臨安府勤勤懇懇做賣命、一心等著蕭瑾回來好打聽那位林檀林姑娘的張崇明, 早已經望眼欲穿了。如今朝中是沒有什麼紛爭,但也絕不是人人都服他張崇明, 王從武就不大喜歡他,從前追隨李庭芳的那群人也對他有些意見,所以張崇明雖說監國, 手中握有無上的權柄,卻也並不很快活。若是可以的話, 他寧願聖上早點回來,越快越好。

  茶會一結束,張崇明本來想著該是時候回來了,結果那邊說還得送一送司徒恭他們;待司徒恭他們都已經走了好些天, 張崇明又估摸著這會應該回來了, 結果馮慨之回信, 說是還得等一等。

  王從武都有些等不及了:“上回就說等一等,這回還是, 怎麼就不能給個准信?”

  張崇明冷冷地反問:“你還不知道聖上的性子麼?”

  凱旋的時候都得繞個遠路去看看顧淮南, 如今好容易出去了一趟, 肯定也要玩個夠本。

  王從武急得都快心焦:“這連月連月都不回來, 什麼時候才能將皇后定下來?”

  說完他又怒視張崇明, 王從武還沒忘記張崇明從前將這件事情攔到自己身上, 說一定會想個法子,結果這都過去多久了仍然不見進展,王從武覺得這人也不中用了,求人終究還是不如求己,王從武咕噥道:“一個個嘴上說著都擔心聖上,也沒見怎麼出力氣。這回我們沖在前頭,還望某些人不要拖後腿才行。”

  王從武意有所指,畢竟他們上一回逼婚的時候,就是張崇明率先反水的。

  張崇明知道他們二人之間恩怨已深,絕不會那麼輕易的和解,所以也懶得再辯解了。

  如今所有的一切,還得等著聖上回來才能見分曉。

  只是蕭瑾可是讓他們一頓好等。

  致遠書院的學子們年輕氣盛,也才學過人。得知上面的大人將編書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們,便信誓旦旦地要編出一本好書來。這次茶會所得的詩稿沒有一萬也有幾千,中間自然有優劣之別,整個書院不過五十來人,五十名學子廢寢忘食、埋頭苦選,最後只選出了六十首上好的詩稿,擇優排了序,做好排班,最後形成了定稿呈了上去。

  吳山長只是隨意翻的一眼,並未改動,並將這定稿的原貌轉送到了蕭瑾跟前。

  他知道,聖上要看的是這些學子們的真實水平,而不是他潤色過後的成品。

  蕭瑾是個不成氣候的,當初張崇明跟李庭芳聯手也沒有把他給教出個人樣來,對於寫詩這件事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至於鑑賞,也不過就是看一個仄起平收,抑揚頓挫罷了,讀的爽了就覺得是一首好詩,讀的磕磕絆絆,那必定是寫得不好。

  而致遠書院學子們挑選出來的這幾首,確實每一首都讓人讀的酣暢淋漓,讀完還有一些心潮澎湃,讓蕭瑾忍不住懷疑他是不是打通了任督二脈,開始無師自通地學會了鑑賞了。

  他嘆道:“真不愧是致遠書院教出來的,這詩稿編得真是沒話說。”

  馮慨之覺得奇怪:“聖上竟然還會鑒詩啊。”

  顧淮南無語。

  蕭瑾立馬甩出了一個眼刀子。

  馮慨之一愣,隨即替自己的失言開脫:“聖上,這可怨不得微臣,要怪就怪從前那位李丞相,把您的名聲都給敗壞了,逢人便說您文不通武不就,實在可惡,叫微臣都誤會了。”

  鍋甩得乾脆,只是說完馮慨之才想起來,屋子裡頭還有一個李庭芳的兒子呢。

  壞事了……

  顧淮南卻連眉頭都沒動一下,一點兒都不在意李庭芳這個生父是否擔了罵名。

  蕭瑾直扯著嘴唇笑了一笑:“活像當初你沒編排似的。”

  馮慨之昧著良心說自己沒有。

  蕭瑾信他才有鬼呢,這詩稿他也懶得給馮慨之看了,免得他看了又氣人,蕭瑾只給顧淮南看。

  顧淮南說話可比馮慨之好聽多了多,既誇了致遠書院,又不動聲色地誇了一番蕭瑾,誇得蕭瑾心滿意足。

  馮慨之暗罵了一句馬屁精。

  不過他理虧,剛剛擠兌了人家生父,這會兒也沒有什麼臉面說什麼。

  這詩稿就這麼定下來了,再之後便是要印書的。但叫蕭瑾怎麼也沒想到的是,致遠書院的學子不僅把書給他編好了,甚至還自己倒騰出來簡易版活字印刷術。

  蕭瑾乍一聽完這件事情的時候,簡直如同做夢一般,只聽吳山長在那兒侃侃而談:

  “……原先也不過是幾個學生在那胡鬧,沒想著他們能做出什麼。結果兩三天過後,有一名學生突發奇想才生的這個點子,聖上若是感興趣的話,可以過去看看。”

  蕭瑾當然感興趣了,且還是大大的興趣。他丟下旁的事,立馬領個人上了山,去了致遠書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