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慨之又說了兩句,這才離開了福寧殿。

  他已經領會完了蕭瑾的意思了,不過若依著他的意思麼,那必定得轟轟烈烈的來一場。

  遠在夏國境內吹有什麼意思?他要讓齊國蜀國英國都知道他們的壯舉跟闊氣!

  得了,就這麼辦!

  馮慨之腳步輕快地出了宮。

  他前腳走,後腳蕭瑾就迫不及待地翻開了帳本,且快速地翻到最後一頁。

  “嚯,還有不少余錢呢。這麼多的錢,不用實在可惜了。”蕭瑾立馬定了主意,“讓韓大人進宮說話。”

  既然有餘錢,那就一次性花光好了,他早就看臨安城的下水道不爽了,每次出宮都要被熏得半死,他實在忍無可忍了。

  像他這麼一個愛乾淨的皇帝,如何能容忍自家都城的水溝又髒又臭呢?

  改,必須整改!

  第75章 市容(捉蟲) ◇

  ◎兩國使臣將至◎

  不久後, 韓攸打吏部過來。

  蕭瑾手上拿著一張臨安城的下水道圖,這圖紙還是他從徐庶那個老東西手裡拿到的。蕭瑾看到這圖紙的時候還挺驚訝,往常他出宮的時候時常能聞到這些下水道裡頭浮出來的異味, 還想著, 是不是因為下水道挖的不夠深,污水排不出去,所以才有如此噁心得味道。

  可看了這圖紙, 卻發現跟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臨安城不似其它城市方方正正, 它地形狹長複雜,可下水道卻修得極好。溝渠四通八達,極深極廣, 若是碰上那等連接處,更是寬闊。

  可這麼寬的溝渠, 真的不會有事兒麼?若是底下藏了什麼東西,會不會也無人知曉?

  這話蕭瑾沒有同韓攸說,他只道:“朕從前出宮,見臨安城內排污的溝渠實在髒亂, 若不整治, 贓物日積月累地積攢下去, 若是遇上暴雨恐怕有大患。”

  韓攸懂了,這是要修排水的溝渠了, 不等蕭瑾吩咐, 他便先順勢請旨:“微臣願為聖上效勞, 清理臨安城內溝渠。”

  好臣子啊!

  蕭瑾感嘆, 他都還沒說呢, 韓攸就這麼答應了下來, 這覺悟可比馮慨之跟陳疏材這兩個傢伙高多了,不愧是他一眼就看中的人!

  “此事甚累,許是要辛苦韓愛卿一陣子了。”

  韓攸還真沒將辛不辛苦放在心上。畢竟他從前也都是一路苦過來的。如今有了辛苦的機會,他倍感珍惜,韓攸在意的反而是另一件:“聖上是想疏通所有的溝渠?”

  “正是。”

  那些疏通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

  韓攸雖然來朝廷不久,但是對朝中如今的財政也是心裡有數。聽到蕭瑾的要求,他下意識的擔心起了錢這個問題。

  蕭瑾也意識到了什麼,道:“放心好了,戶部劃出了一筆錢,你們只管放手去做。臨安城拆除坊牆後,商鋪日漸興旺。這雖是好事,但若管理不當也有損市容,需得叫左右軍巡街司嚴加管控。至於溝渠……原本工部有專門疏通河道的,只是如今看來卻還不夠,朕打算成立一個專門的水務司,另立一個街道司,專門負責街道清理,糞水收集。這臨安城熱鬧是熱鬧了,卻不算乾淨,朕看著實在頭疼,得好生整治……”

  韓攸心裡更覺奇怪,這怎麼一下子要整治的東西這麼多?

  他瞧了一眼蕭瑾。

  這架勢,像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一樣。

  蕭瑾說得正起勁,猛地看到韓攸的眼神,突然止住。

  韓攸忙錯開眼神,恍若無事。

  蕭瑾想了想,也覺得自己這高談闊論的有些不同尋常,索性就攤開了:“是這麼著。前些日子,燕國和蜀國都派人送了國書過來,燕國那邊想過來看看咱們的科舉選仕如何運作;蜀國國君則有意遣使前來,學習夏國的稻麥輪作之法。”

  韓攸:“……”

  這蜀國國君,怎麼這麼厚臉皮,韓攸問:“您答應了?”

  蕭瑾也是一言難盡。

  蜀國的意思是,當初他們占了蜀國的便宜,拉著蜀國的大旗才讓齊國投降,因此得了那五州之利。

  這話雖然沒明著說,但就是這麼個意思,蕭瑾雖然覺得對方厚臉皮,然則事實也的確是這樣,他們的確扯上了蜀國的這一面大旗。再說,蕭瑾本來也沒想著把這稻麥輪作辦法藏著掖著,畢竟這也不難,歷史上似乎還是從蜀地開始推廣的,人家早晚也能自己摸索出來。

  不過蕭瑾覺得,他們過來的目的恐怕不會如此簡單,這稻麥輪作跟科舉,應當都是藉口,

  蕭瑾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那稻麥輪作的法子並不難,人家早晚都能學得會,不如現在賣個好,也全了兩國之誼。先皇在世時與蜀國往來密切,如今四國關係甚是微妙,多一個朋友總好過多一個敵人。”

  既然答應了要教,那等他的回覆抵達兩國,兩國來使要不了多長時間便前往夏國。這可是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蕭瑾好歹也是皇帝,他也是要面子的。

  夏國雖然國力差了一些,但是輸人不輸陣。尤其是臨安城,絕對不能輸!

  務必要乾乾淨淨。

  韓攸未曾置評,不過卻表了態,一定會做好蕭瑾囑咐他的事。

  不過,這件事並不是說做做就能做的。

  翌日,蕭瑾又叫來幾位心腹大臣共同商議,議事議了一整日,總算是將各項章程敲定了下來。左右軍巡街司、水務司、街道司這三司隸屬於臨安府,由府衙統一管轄。因人手不夠,從兵部那邊劃了不少士兵過去,韓攸兼了一個“監官”,臨時負責三司事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