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黃立夫瞅了瞅姜躍,沒有拒絕。這孩子畢竟是他從小帶到大的,往後說不定還要在監獄裡頭給他養老送終,不能不管。

  黃氏也不過才說了兩句話便不得不走了,若是官差發現了她,以姜家如今的境況她能不能脫身都是另一說。

  她目送兒子跟弟弟被人一路被人攆了回去,黃氏淚如雨下。他們家怎麼就走到了如今這樣的地步呢?她兒子從小嬌養,根本沒有吃過苦;她弟弟更是養尊處優,平常連穿衣吃飯都是別人伺候,如今卻只能穿著一身粗衣麻布,與這些牢犯一同做工。

  老天爺為何如此待他們薑黃兩家?

  黃氏痛心無比,卻不想還有更讓她痛心的,只是她不曾知曉就是了。

  黃氏送給黃立夫的那一袋錢,還沒捂熱,回了大牢之前就被人搜走了。

  衙役滿心不屑:“都已經貪了那麼多的錢,還想藏錢,做夢!”

  黃立夫還要理論,卻直接被人推進了牢房,

  姜躍氣得哇哇直叫。那是他的錢!這些人怎麼敢的:“舅舅你就不生氣嗎?他們就這麼把咱們的錢給拿走了,這叫什麼事兒?”

  黃立夫也被打擊得不清,垂頭喪氣地坐了下來:“……我能有什麼辦法?”

  他又不能殺了這些衙役。

  早知如此,他就不該接那筆錢的。便宜了誰也總好過便宜了這群衙役。

  黃立夫望著著四面漆黑、陰暗潮濕的大牢,生平頭一次感受到了後悔是什麼滋味兒。

  倘若他當初沒有因為這個不中用的外甥殺了衛平,眼下也不會被一個小衙役欺負成這副模樣了。

  終身□□,他一輩子都得過這種憋屈的生活?

  不管這位舅甥二人如此痛心,該做的活也依舊還得做。

  這些葫蘆窯不僅僅是市舶司在意,就連那些出錢的商賈也日日盯著。他們只想趕緊把東西造起來,讓他們能更快的拿到青花瓷。如今市舶司雖然也在做,但是做的畢竟太少了。流通到市面上,甫一露頭就被人搶光,他們實在是眼饞。

  這一日日地緊趕慢趕,終於在三個月後將這一片葫蘆窯給建成了。

  萬事俱備,只差人了,市舶司這邊人手不夠,

  彼時,臨安城已近深秋。

  蕭瑾撿了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去看了一遭。看造的不錯,也就隨手放任他們發揮了。

  不過在僱工的時候,蕭瑾還是提了些建議。召工匠可以,但畢竟長期留在這兒花銷挺大的,若是沒有什麼技術的活兒,直接去雇一些百姓也是不錯的。

  馮慨之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

  那些富商們捐的錢雖說是給市舶司制青花瓷的,但是在馮慨之看來,這錢既然給了朝廷,那就是朝廷的。若是在市舶司這兒省一筆,回頭他們便可以用在別處了。

  論起摳門,朝中馮慨之敢說第二,沒人能犯得上弟子。如今各項摳摳搜搜地節省下來,這裡摳一點,那裡摳一點,果然剩下了好大一筆。

  馮慨之倍覺欣慰,親自帶著帳本去給蕭瑾過目。

  馮慨之捨不得花這筆錢,他覺得這筆錢若是小心點花,可以花上好長一段時間呢。

  所以馮慨之道:“聖上,這錢您可得省著花。”

  蕭瑾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過他心裡稍稍有些犯嘀咕:“馮大人,你沒有以次充好吧?”

  “微臣豈會是那樣的人?”馮慨之立正言辭,“若是東西造的不好,回頭一燒就能看出差距,微臣絕不會在這種事情上面犯糊塗、誤了大事!”

  蕭瑾點了點頭,心想著你之前可沒有這樣的覺悟。

  他又問及紫陽山下的“公租房。”

  馮慨之不自覺地就攬起功勞來了:“聖上日理萬機,難得還時刻記掛著此事。戶部一干人等不眠不休,不日便能竣工。”

  馮慨之的話蕭瑾聽聽就夠了,信是不會信的,畢竟他說話水分很大。

  “這第一批的名錄須得公示,如何申請,選中的標準是什麼,每月月租多少,可以住多久……凡此種種,皆需公之於眾。這事兒要抓緊辦,馬上就要入冬了,但在入冬前讓他們搬進去住。”

  馮慨之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蕭瑾又靈機一動,叮囑道:“此事需得辦的熱鬧一些,讓整個夏國的百姓都知道,朝廷如何善待官員。”

  馮慨之立馬懂了:“聖上想藉此機會推廣科舉?”

  蕭瑾滿意地點點頭:“確有此意。”

  適當的宣傳,才能激起他們主動參加科考的熱情。

  馮慨之又問:“那什麼樣的才叫熱鬧呢?”

  蕭瑾道:“你且估摸著看吧。”

  只要不離譜,怎麼著都行。蕭瑾覺得,他們甚至都不用大肆渲染這件事情,只需廣而告之就夠了。

  京城近乎免費的住宅擺在那兒,他就不信夏國那些讀書人不動心!

  若是有人因此投奔他,那就更好了。不過這種美事,想想也就算了。

  馮慨之回憶著蕭瑾的話,若有所思。

  直到從蕭瑾這兒離開之後,馮慨之還在想著怎麼熱鬧。不過他還不算想得太投入,起碼方才離開的時候再三叮囑,要省著花。

  蕭瑾“嗯”了一聲,因惦記著這筆錢的去向,一事也沒注意他到底在絮叨些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