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蕭瑾重用韓攸這件事,其他人也沒有什麼異議。

  如今朝廷本來就缺人。再說蕭瑾那一番整治過後,跟他不是一條心的已經被丟在一邊了,至於徐庶這種老混子,雖然也不愛管事兒,但是卻很少跟蕭瑾唱反調。屬於是消極抵抗的類型,他們的意見根本不重要。

  蕭瑾用不上的時候基本不會搭理,用得上的時候卻也不會客氣。

  譬如這回,人手明顯不夠,那工部就得頂上。

  徐庶自從上次被蕭瑾打了臉之後,人也乖覺了不少。哪怕他還是不打算幹事,卻也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反抗蕭瑾,只能聽話領旨。

  蕭瑾又將主意打到了戶部頭上:“這些進士們下個月便要去許州等地任職了吧?”

  馮慨之點頭。

  蕭瑾算了算時間,一個人,差不多能把這邊的事兒做完:“那正好,讓他們臨走之前再幫襯一把,索性把城中治安跟衛生都處理好,再走也不遲。”

  而且他記得,謝明月幾個家裡都是僕從眾多的,真要忙不過來的話,還能在家中借力。

  出力又不用他掏錢,多划算的買賣啊!

  馮慨之替謝明月幾個捏了一把汗。

  這又是一個又髒又累出力不討好的活,這群大少爺們又有的折騰了。

  不過說來說去還是朝廷缺人手。

  蕭瑾也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峻性:“朕明日便下一道聖旨,今年下半年再開一次恩科,往後五年每年一次,五年後便成定製,三年一大考。”

  務必要解決了這人手不足的老問題。

  比起恩蔭,蕭瑾更喜歡科舉,考出來的人,不管能力怎麼樣,起碼素質要好上許多。

  張崇明問:“往後選官都以科舉考試來選?”

  “那是自然。”雖不是唯一,但主要還是要以科舉作為選官的主要途徑。

  眾人心思各異,都以科舉選仕,那世家大族便要跟尋常百姓競爭這當官的渠道了。

  他們會願意麼?

  底下張崇明之前犯過錯不好多問,王從武、馮慨之什麼都以蕭瑾為先;韓仲文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不簡單。

  徐庶眼睛一閉,諸事不管;盧揚心說他們盧家子弟人人讀書,就算走科舉也不會輸給別人,根本不怕。

  半晌,只有韓仲文憋了一句:“若是那些京官有異議呢?”

  蕭瑾一句話堵死:“還敢有異議,那正好,乾脆退位讓賢得了,省得朕還要考察那些官職需要換人。”

  這下好了,韓仲文閉嘴了。

  他覺得不僅自己玩閉嘴,那些反對的人多半也不得不閉嘴。

  他們聖上,真是越來越說一不二了。韓仲文目光劃向馮慨之跟王從武,這兩人雖然隔得老遠,彼此又不睦,但是聖上如此強勢,全賴他們。

  要不是他們不管聖上說什麼都一味死忠,聖上也不會這般強勢。

  果然,蕭瑾說完之後,這兩人爭先恐後的來了兩句“聖上英明神武”,就差沒把“爭寵”兩個字刻在臉上了。

  是他格格不入了,韓仲文無話可說。

  蕭瑾見他們啥也沒說,大為滿意。

  嗯,今天的朝堂也是穩如磐石呢。

  馮慨之只顧著拍馬屁,等拍完了之後才陡然清醒。

  不對啊,一會兒整治這個,一會兒整治那個,那豈不是意味著他好不容易摳下來的錢,又得花個精光?!

  那可是他好不容易才省下來的錢!是他一筆一筆摳出來獻給聖上的,結果轉頭就沒了。

  都是她捨不得花的錢啊……馮慨之捶胸頓足,心痛至極。

  待眾人議完事紛紛退下時,馮慨之卻獨自留下,期期艾艾地不說話,像個不討喜的老媳婦一樣。

  蕭瑾問他:“你還有事?”

  馮慨之知道這樣不好,但他平常管著戶部摳門摳習慣了,雖然不是他的錢,但他也心疼:“聖上,您這麼一弄,豈不是要把錢都花光了?”

  “哎……國庫的錢確實太少了。”蕭瑾感慨,“實在不禁花。”

  重點可不在這個,馮慨之痛心疾首地提醒:“所以,咱們還是得節流。”

  開源節流,一樣不可少,要知道之前其他部的這些莫名其妙的開支,他可是一向都不搭理的。本來就沒錢了,還亂花什麼?

  都給他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蕭瑾苦大仇深:“你不懂,節省不了。”

  馮慨之一愣:“這又為何?”

  蕭瑾瞅了瞅他,最後將蜀國跟燕國要遣使臣團前來拜訪的事兒透露了一下,這件事情如今還沒徹底定一下,只有丞相、他,還有韓攸知曉。

  蕭瑾透露完了,還道:“這事兒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切莫外傳。”

  馮慨之理解了蕭瑾的意思,可他總還覺得心疼。

  蕭瑾知道他摳,但是沒想到他會摳到這個份上,安撫道:“那燕國勢大,蜀國獨踞一方,都不是好惹的,若他們見這臨安城又髒又亂又差,勢必會打從心底里輕視夏國,覺得咱們不堪一擊。”

  馮慨之一思索,覺得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再者,朕往後可是要推行科舉的,此番兩國使臣來京,整個夏國的目光都放在臨安。若是那些讀書人對臨安並無憧憬之心,將來,又怎麼願意來臨安考科舉、為朕效力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