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大人不必攀扯!是非曲直,也不是你一張嘴就能定得。”姜明有點不服氣地看了一眼李廷芳,想讓他說些什麼,總不能就這麼認罪吧。

  後面還有些大臣也開始讓李廷芳申辯。

  他們心裡還是不願相信李廷芳會參與謀反,這麼忠心耿耿一心為國的人,怎麼會謀反?

  可李廷芳卻一言不發。

  他沒想過這件事會被抖出來,可既然抖了出來,就絕對不會善了。

  事已至此,李廷芳也有自己的尊嚴,他不會哭著喊著給自己拖罪。

  姜明急了:“李大人,你倒是說句話呀!”

  “你倒是讓他說什麼?”馮慨之不樂意了,“還看得出來嗎?那封信就是他寫的,毋庸置疑,他根也本無話可說。李丞相跟安王的勾勾搭搭可不止這一樁。李大人的長子如今就在襄陽任職,是安王得力的左右手。長孫女不過四歲,便與安王長子定下婚約。這若是成了,可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比師生情義重多了。”

  蕭瑾被拉踩了一下也不氣,更多的是震驚。

  李廷芳是教過原主。不過李廷芳最喜歡講一些大道理,而原主最不喜歡聽的就是這些大道理,所以整日表現得有些離經叛道。甚至有段時間,原主寧願跟張崇明學也不願意親近李廷芳。

  李廷芳本就不喜歡張崇明,見原主這樣,能喜歡才怪呢。

  如今想來,李廷芳謀反,一半兒是因為教書教不出成績,所以對他這個新皇帝才打動心底里覺得失望;一半兒,怕是因為這左右丞相之分。

  可這也不是他跟安王串通勾結的理由。雖然蕭瑾穿過來之後一直也沒怎麼信任過李廷芳,但是比起張崇明,蕭瑾好歹覺得李平芳還是靠譜些的,誰知道這才是真正的二五仔!

  他這兩個左右丞相,一個挖空心思搬空互補,一個挖空心思謀朝篡位,他何德何能啊,能有這兩個丞相輔佐?!

  蕭瑾氣得想笑,他質問李廷芳:“李丞相,方大人所言是真是假?”

  李廷芳上前一步,沉了沉聲,道:“微臣未曾做過危害社稷之事。”

  他只是做了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選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在此之前,安王確實更適合當皇帝。

  他沒錯。

  蕭瑾諷刺:“好一個未曾做過危害社稷之事?朕且問你,你與安王謀反,可曾想過夏國外頭那些豺狼虎豹?西邊的蜀國,北邊的燕國,東邊有齊國,哪個對夏國不是虎視眈眈?哪個不想吞下夏國這塊土地?外患尚未解決,又添你們這個內憂,你們這是擔心夏國被滅國得不夠早,嫌他們不知夏國亂的有多厲害,還想要再添一把火是吧?”

  “微臣只想謀求夏國的長久安穩。”李廷芳仍然不覺得自己錯了。

  朝中被張崇明這個奸相把持,當皇帝的蕭瑾也碌碌無為,他只是為了江山社稷考慮,才不得不擔下這個罵名。

  蕭瑾見他還說得這麼冠冕堂皇,深知跟他扯這些沒用,於是轉而道:“先皇待你不薄,早些年你傷了腿,先皇親自入府,守在床邊照顧了你一夜。他待你似親似友,更對你委以重任。你倒好,為了那一點私慾,為了你所謂的丞相的名頭,連這最後一點君臣情面都不講了,你這滿肚子的禮儀廉恥、忠君愛國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李廷芳平靜的臉上出現了裂痕:“臣沒有!”

  蕭瑾反而冷靜了下來:“先皇讓你任左相,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不該為此耿耿於懷,不甘屈居人下,為了左右丞相之爭勾結安王意圖謀反。”

  “臣絕無此心!”

  “朕且問你,安王可曾承諾,事成之後讓你任右相?”

  李廷芳啞口無言。

  看來是了,蕭瑾徹底失望,他評價了一句:“肚量狹小,看似君子實則小人。你就算當了右相,也比不得張大人,怪不得先皇最器重的不是你。”

  李廷芳臉色頓時一邊,俄頃,神色又漸漸發白,嘴唇哆嗦了兩下,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他比不得張崇明?他怎麼可能比不得張崇明……

  難道先皇也這麼想?

  有時候擊垮一個人,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李廷芳這麼多年一直覺得,倘若自己擔任右相,會比張崇明做得更好。可是他等了這麼多年,卻等來了這麼一句評價。

  將他徹底否定,說的一文不值。

  蕭瑾已經不想看他:“來人,將李廷芳蕭元渙兩人拉下天牢。”

  蕭元渙趕忙道:“聖上,臣是冤枉的,您也知道這僅僅是一封未曾寄出去的信!”

  “冤不冤枉,去襄陽城搜一下就知道了。下官聽說,王爺在府上搜羅了一大批銀甲。留在您那兒也沒什麼用處,不如交與朝廷好了。”馮慨之一開口就是死罪中的死罪。

  若真的能搜出一大批銀甲,那這謀反的罪名就徹底坐實了。

  可蕭元渙知道,不管他府中到底有沒有,只要一搜就算沒有也能給他變出來。

  違反這件事情,想要捏造證據可真是太簡單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忙喊:“聖上,您不要聽信這些小人的讒言。臣與先皇乃是手足兄弟,怎會有反心?”

  陳國公看了半天熱鬧,因記著蕭瑾搶了他的錢去打仗,所以跟著起鬨了一句:“是啊,安王一向忠心,怕是不會謀反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