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日在陽翟,你與我說『珍重』,我一直沒有給你答案。」她說著抬起頭,不閃不避地望進荀彧眼中。她放緩了語速,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但是現在,我應當可以回答你了。」

  荀彧似乎是怔了一下,輕聲道:

  「主公。」

  秦楚眨了眨眼,沒有接他遞來的劍。

  「雖然你應當已經猜到了,但是……」她踮起腳,乾脆抓住了他的衣襟,就這樣引著他彎下腰,貼在荀彧耳邊,輕聲道: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荀彧呼吸一滯,纖長的羽睫隨著目光下垂,就在她最後三字說出口的那個瞬間,他微微伏身,就這樣順著她的力道,在秦楚耳邊落下蜻蜓點水的一吻。

  秦楚:「……」

  俯仰無懼的燕王殿下頓時紅了耳根,腦中種種考量頓時亂作一團,手足無措地抓起銀劍,當場後撤兩步。她自覺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因此相當沒有人主氣度地選擇了溜之大吉,決心將難題扔到一切結束之後。

  她三步並作兩步,一直梗著脖子走進了人群里,才微微鬆了口氣。袁紹正被士兵押著走上前,看見她時微微側頭,對著秦楚冷笑一聲。

  「北方還有韓馥劉岱所在,南方徐揚二州亦未鏟盡。伏異人,你大可以試試看,看你這金城軍究竟能抗幾……咳!」

  他話未說完便被人強行打斷,身上那點「狗仗狗勢」的氣勢還未燃起就散了個乾淨。一旁押送的士兵連忙卸了他的下顎,誠惶誠恐地沖秦楚低下頭,抱拳道:

  「戰俘多言,是末將失職了!」

  秦楚面不改色地擺擺手,又看了眼袁紹,見他仍是憤怒,眉毛一揚,便似笑非笑回答道:

  「好啊,那孤便試試看了。」

  永漢二年夏,袁紹攻城未果反被扣押,八萬軍士全軍覆沒,關東聯軍元氣大傷。

  是歲深秋,雒陽大辦受封典禮,大將軍伏異人進位燕王。

  同年冬,皇后伏壽擇宗室子劉平為新帝,改年號初平。劉平年幼不堪大任,伏後垂簾聽政,並令燕王輔政。

  初平二年春,關東聯軍攻城不利,糧草難以為繼,無奈退守冀州,遭西涼將領高玥伏擊,首領韓馥死於戰亂,聯軍一蹶不振,退於兗州。

  初平二年秋,劉岱歸降朝廷。

  初平四年春,燕王率兵親征,與琅琊大敗袁術,揚州士族率先投降,南方聯軍不攻自破。

  同年冬,袁術病死徐州。燕王再度南下,收攏徐揚二州。

  初平五年夏,燕王誕辰,荊州使者入京朝賀,其餘各州緊隨其後。

  至此,漢末亂局收攏,四海歸於太平。

  公元195年8月,十二歲的漢讓帝以「年幼無德,愧對先祖」之名,禪位燕王伏楚。燕王三辭不受,無奈受禪,海內震動。

  「真是不可思議,秦楚。」系統浮在虛空之中,低頭看著跪伏於地,叩首朝拜的群臣,喃喃道,「你居然走到了這裡……我當初見到你時,以為你會安樂太平、一世無憂的。」

  「我不需要。」她微微垂眼,透過帝王的十二旒冠冕看向大殿,只看見萬人朝拜。她牽起嘴角,露出一個難以察覺的微笑,輕聲道:

  「這是一條沒有歸途的道路,『一世無憂』都只是他人的幻覺——只有握住權柄,我才是安樂且自由的。」

  與此同時,大殿文武同時出聲,拜道:

  「陛下萬歲——」

  這一年,秦楚二十四歲。

  一個時代可以有無數種可能,從她伴著龍鳳霞光降臨那日起,這條軌跡就在緩慢地偏移。秦異人花費二十四年的時間,終於以手中利劍碾碎了所有的偏見,如願站在了時代頂峰。

  就像她曾許願的那樣。

  第141章 番外一

  秦禮第一次見到陛下, 是在她六歲的時候。

  崇德殿裡空曠卻溫暖,角落裡慢吞吞地燃著炭火,她餘光里看見小几上擺了一隻博山爐, 一縷淺淡的煙霧從裡面悠悠地向上升騰, 她聳動鼻尖,悄悄嗅了嗅, 沒有特別的氣味。

  蔡琰端然坐在一旁, 見她走神,便壓低了聲音提醒:「跪下!」

  秦禮心裡一驚,這才回神, 連忙跪下。

  她身旁的那個孩子跪得很端正, 秦禮偷偷看了兩眼,自以為隱秘地挪了一下膝蓋, 這才覺得自己的禮儀得體、不算丟人了。

  這時,蔡琰才開了口,慢慢道:「陛下,這是今年挑選出來的兩個孩子。」

  「朕知道了。」

  年輕女子的聲音從不遠處響起來。

  她的嗓音偏高,說話時尾音並不拖沓,聽起來便顯得相當年輕。秦禮第一次聽到當今聖上的聲音,腰背頓時一直,總覺得她和自己想像里不太一樣。

  蔡琰教導她的時候, 偶爾提到過漢末燕初的那段歷史, 說秦楚才能超群, 於千萬敵軍中提槍上陣從不畏懼,南能除蛾賊, 北可定羌亂, 是當之無愧的世間英雌。

  在秦禮心目中, 這樣的人應當生得和呂將軍一樣人高馬大,臉上身上或許有疤,說話時聲音也許很低沉,能符合她在外的聲名。

  可是蔡琰沒有下令,秦禮也不敢抬頭,只好抿憑藉那一聲平淡的應答,在心裡亂糟糟地猜測著她的著裝相貌。

  又過了片刻,腳步聲才從大殿另一頭傳過來。秦禮低頭盯著被直裾壓著的莞席面,屏息凝神,聽到陛下問:「那男孩姓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