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姓伏,」蔡琰的語氣似乎有點冷淡。她頓了頓,又解釋說,「本來今年只挑了一個女孩,不其侯執意將那男孩送進來——似乎伏家旁系的孩子。」
秦楚冷笑一聲:「朕偏不想挑他呢。」
借著便是一陣沉默。秦禮感覺右手邊的男孩子開始發抖,她莫名其妙地瞥了眼對方,沒看出什麼來。
緊接著,蔡琰又道:「陛下要從孩童中挑選繼承人,世家自然想插手。其他家族我們都能擋下,只是不其侯……」
秦禮聽得一頭霧水,她好像聽出來陛下與蔡琰都不太喜歡那個男孩,卻不知道「不其侯」究竟是誰。
「朕之後會和他說。」秦楚打斷了她,又向前走了兩步,竟然就這樣停在了秦禮面前。
蔡琰可能意識到了什麼,也閉上了嘴。
秦楚:「站起來看看。」
六歲的秦禮愣了一下,慢慢抬頭,小心翼翼地覷了眼陛下,才發現她正帶著一點笑,彎起眼看著自己——她看起來居然比蔡琰還年輕。
秦禮對她叩了一禮,才慢慢站起身,口中喚:「見過陛下。」
秦楚看著她的眼睛,微一點頭:「不卑不亢,挺好。」
與此同時,身旁那男孩好像終於無法忍受心中驚懼,也偷偷抬起頭,看了眼秦楚。
秦楚注意到他的視線,目光掃過去,眉頭似乎皺了一下。只是她並未對那孩子說什麼,只是看了眼秦禮,轉頭對蔡琰道:
「那就留下她吧——另一個,送回原處去。」
於是,秦禮便作為至今唯一一個「繼承人候選」,被天子留在了南宮。
建寧三年的深冬,她的身份從「被撿來的孤女」,變成了「可能的下任帝王」。
被留下的日子與以往沒什麼不同,給她上課的仍然是蔡琰辛容郭嘉等人,偶爾去北宮庭院裡轉轉圈,能看見一些朝臣匆匆離去,如果有一些性格好點的「開國功臣」,他們就會停下來,摸摸她的頭,和她寒暄兩句,和秦禮問一問陛下今日的情況。
「陛下今天還好嗎?」
「見過孫將軍,」秦禮對他作了一揖,回憶片刻,才道,「陛下最近好像很忙。她今天一直都在中德殿,我沒有進去,也不敢妄加猜測。」
「什麼妄不妄的,都是從哪裡學來的話,一股世家味!」孫策笑了起來,很不客氣地伸出食指,敲了一下她額頭,「你和……小時候真是兩個樣子。」
秦禮「啊」的一聲,抬手捂住腦門,有點不滿地瞪著孫策。好一會兒,她才反應過來,竟就忘記了自己學的那點宮廷禮儀,一把抓住了孫策的衣袖,抬起腦袋,瞪圓了眼睛望向他:「孫將軍說『和她兩個樣子』,難道說的是陛下嗎?」
「欸,你這孩子。這時候反倒機變起來了。」孫策笑著怪了她一句,卻並不太顧忌,想了想,又說,「陛下小時候很活潑,而且膽大妄為。」
秦禮皺起小臉,實在想不出來陛下「活潑大膽」的模樣。
她摸摸鼻子,猶豫道:「可是我覺得陛更嚴肅一點。我見過她那天在崇德殿的樣子……」
她沉默片刻,還是沒有說「伏家子」的事情。
好在孫策並不在意,拍了拍她的肩,就這樣領著秦禮慢慢向前走。
直到走過殿門好遠,他才回憶似的看向遠方,緩聲道:「她以前也不是這樣的。後來內憂外患變多,需要震懾的人也多了,她就只會在熟悉的人,還有小孩面前表現得……活潑一點。」
他有「回憶往事」的意向,秦禮當然也很願意聽。她眨了眨眼,忽然拐了個彎,換了個角度,猝不及防問道:「陛下既然喜歡小孩,為什麼不成家?」
孫策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便「噗」的一聲笑起來,轉頭看了眼她,搖搖頭,一邊笑一邊說:「我看錯了,你這孩子大膽起來,倒也不比阿楚差。」
秦禮聽到他叫「阿楚」,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明白他說的是陛下。不過她年紀雖小,卻已很有點自己的心思了,聞言只是不動聲色地追問道:「孫將軍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道。」他毫不客氣地拍了拍她的腦袋,直截了當地回答,「知道也不告訴你。」
孫將軍長得很高,生得也英俊,秦禮私下聽人形容他說「劍眉星目」,的確很貼切。秦禮還未入宮時,身份其實是被秦妙撿來的孤女,因此總能聽到一些額外的消息。她那時曾經聽到有關孫策的傳言,說有個姓鄭的小貴族議論他,說孫策二十有五還不娶妻,真是白瞎了這張臉蛋——不過說來也真是奇怪,留在雒陽的幾個開國功臣里,真正成家立業的其實也就那麼幾個。就秦禮所知道的,有家室的似乎只有曹操呂布賈詡那些年齡稍大的男性。
秦禮一點也不意外他的回答,從善如流地換了問題:「那孫將軍為什麼不結婚生子呢?」
孫策本還從容悠閒的臉一僵,隨即便像沒聽見似的,繼續向前走。
她直覺孫策心情有些低落,只是抓不住原因,便也閉上了嘴,安靜地跟在他身後。只是二人剛走過一道長長的石橋,她就聽見前面傳來一陣細碎的交談聲。
秦禮腳步頓了一下,抬起頭,看見兩個文官打扮的人,可是孫策卻像沒有注意似的,仍然自顧自地向前走著。
「將軍。」她猶豫片刻,還是扯了扯孫策的衣擺,小聲道,「前面有人。」
秦楚冷笑一聲:「朕偏不想挑他呢。」
借著便是一陣沉默。秦禮感覺右手邊的男孩子開始發抖,她莫名其妙地瞥了眼對方,沒看出什麼來。
緊接著,蔡琰又道:「陛下要從孩童中挑選繼承人,世家自然想插手。其他家族我們都能擋下,只是不其侯……」
秦禮聽得一頭霧水,她好像聽出來陛下與蔡琰都不太喜歡那個男孩,卻不知道「不其侯」究竟是誰。
「朕之後會和他說。」秦楚打斷了她,又向前走了兩步,竟然就這樣停在了秦禮面前。
蔡琰可能意識到了什麼,也閉上了嘴。
秦楚:「站起來看看。」
六歲的秦禮愣了一下,慢慢抬頭,小心翼翼地覷了眼陛下,才發現她正帶著一點笑,彎起眼看著自己——她看起來居然比蔡琰還年輕。
秦禮對她叩了一禮,才慢慢站起身,口中喚:「見過陛下。」
秦楚看著她的眼睛,微一點頭:「不卑不亢,挺好。」
與此同時,身旁那男孩好像終於無法忍受心中驚懼,也偷偷抬起頭,看了眼秦楚。
秦楚注意到他的視線,目光掃過去,眉頭似乎皺了一下。只是她並未對那孩子說什麼,只是看了眼秦禮,轉頭對蔡琰道:
「那就留下她吧——另一個,送回原處去。」
於是,秦禮便作為至今唯一一個「繼承人候選」,被天子留在了南宮。
建寧三年的深冬,她的身份從「被撿來的孤女」,變成了「可能的下任帝王」。
被留下的日子與以往沒什麼不同,給她上課的仍然是蔡琰辛容郭嘉等人,偶爾去北宮庭院裡轉轉圈,能看見一些朝臣匆匆離去,如果有一些性格好點的「開國功臣」,他們就會停下來,摸摸她的頭,和她寒暄兩句,和秦禮問一問陛下今日的情況。
「陛下今天還好嗎?」
「見過孫將軍,」秦禮對他作了一揖,回憶片刻,才道,「陛下最近好像很忙。她今天一直都在中德殿,我沒有進去,也不敢妄加猜測。」
「什麼妄不妄的,都是從哪裡學來的話,一股世家味!」孫策笑了起來,很不客氣地伸出食指,敲了一下她額頭,「你和……小時候真是兩個樣子。」
秦禮「啊」的一聲,抬手捂住腦門,有點不滿地瞪著孫策。好一會兒,她才反應過來,竟就忘記了自己學的那點宮廷禮儀,一把抓住了孫策的衣袖,抬起腦袋,瞪圓了眼睛望向他:「孫將軍說『和她兩個樣子』,難道說的是陛下嗎?」
「欸,你這孩子。這時候反倒機變起來了。」孫策笑著怪了她一句,卻並不太顧忌,想了想,又說,「陛下小時候很活潑,而且膽大妄為。」
秦禮皺起小臉,實在想不出來陛下「活潑大膽」的模樣。
她摸摸鼻子,猶豫道:「可是我覺得陛更嚴肅一點。我見過她那天在崇德殿的樣子……」
她沉默片刻,還是沒有說「伏家子」的事情。
好在孫策並不在意,拍了拍她的肩,就這樣領著秦禮慢慢向前走。
直到走過殿門好遠,他才回憶似的看向遠方,緩聲道:「她以前也不是這樣的。後來內憂外患變多,需要震懾的人也多了,她就只會在熟悉的人,還有小孩面前表現得……活潑一點。」
他有「回憶往事」的意向,秦禮當然也很願意聽。她眨了眨眼,忽然拐了個彎,換了個角度,猝不及防問道:「陛下既然喜歡小孩,為什麼不成家?」
孫策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便「噗」的一聲笑起來,轉頭看了眼她,搖搖頭,一邊笑一邊說:「我看錯了,你這孩子大膽起來,倒也不比阿楚差。」
秦禮聽到他叫「阿楚」,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明白他說的是陛下。不過她年紀雖小,卻已很有點自己的心思了,聞言只是不動聲色地追問道:「孫將軍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道。」他毫不客氣地拍了拍她的腦袋,直截了當地回答,「知道也不告訴你。」
孫將軍長得很高,生得也英俊,秦禮私下聽人形容他說「劍眉星目」,的確很貼切。秦禮還未入宮時,身份其實是被秦妙撿來的孤女,因此總能聽到一些額外的消息。她那時曾經聽到有關孫策的傳言,說有個姓鄭的小貴族議論他,說孫策二十有五還不娶妻,真是白瞎了這張臉蛋——不過說來也真是奇怪,留在雒陽的幾個開國功臣里,真正成家立業的其實也就那麼幾個。就秦禮所知道的,有家室的似乎只有曹操呂布賈詡那些年齡稍大的男性。
秦禮一點也不意外他的回答,從善如流地換了問題:「那孫將軍為什麼不結婚生子呢?」
孫策本還從容悠閒的臉一僵,隨即便像沒聽見似的,繼續向前走。
她直覺孫策心情有些低落,只是抓不住原因,便也閉上了嘴,安靜地跟在他身後。只是二人剛走過一道長長的石橋,她就聽見前面傳來一陣細碎的交談聲。
秦禮腳步頓了一下,抬起頭,看見兩個文官打扮的人,可是孫策卻像沒有注意似的,仍然自顧自地向前走著。
「將軍。」她猶豫片刻,還是扯了扯孫策的衣擺,小聲道,「前面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