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婆子們這才慌了神,趕忙去稟告老太太,老太太又讓人去將龐氏叫來。

  等龐氏走到老太太的院子時,言哥兒已孱弱得只剩下一口氣了,他斜瞥著眼瞧見了往昔待他疼愛不已的祖母,便用盡力氣喊了聲:「祖母——」而後便雙眼一翻昏死過去。

  府醫姍姍來遲,龐氏嚇得滿臉是淚,連忙讓婆子們閃開,讓府醫瞧瞧言哥兒。

  只是那府醫一探言哥兒的鼻息,半邊身子便軟倒在了地上,花白的鬍鬚上儘是顫抖之意,「小公子,沒氣了——」

  龐氏聽得這話,便再強撐不得,一下子便暈了過去。

  老太太還支撐的住,只是往日裡那張精神氣十足的臉此刻也儘是疲態,她忙讓人將黃氏攙扶起來放在炕上,自個兒走到府醫跟前,哽咽著問道:「大夫,言哥兒,可還有的救?」

  那府醫瞧了言哥兒的舌苔,也不顧什麼忌諱,拿起銀針便往他經脈處扎去,見無任何反應,才回頭與老太太說道:「神仙難救。」

  老太太身形踉蹌,幸而後頭的丫鬟們扶了她一把,她便顫顫巍巍地闔上了眼皮,問道:「可是中毒?」

  府醫見四下都是信得過的人,便道:「和府里姨娘的病症一樣。」

  老太太猛地睜開眼,溢滿震驚的眸子裡閃過幾分哀痛和恨意。

  方姨娘的事兒便算了,公主想去母留子也就罷了,為何連言哥兒這孩子都不肯放過?

  她大驚失色,只覺得腦袋混沌不已,便拉著身後的嬤嬤的手,說道:「快把瑤姐兒抱到我屋裡,往後就和我同吃同住。」

  那婆子自是去了。

  翌日一早,端陽侯和裴景誠才知曉了言哥兒暴斃的消息,端陽侯慨嘆了一番,可說到底言哥兒也只是個庶子罷了,好生辦場喪事也就過去了。

  裴景誠倒是傷心了時日,只是芍藥公主總把嫡子抱在他身邊,他看著自己生龍活虎的兒子,便也淡去了些傷痛。

  為全他與言哥兒的父子情,裴景誠便去買了只上好的桃木棺材,又請了大國寺的高僧來為言哥兒誦經祈福,這才下了葬。

  京里各家也知曉了端陽侯府庶長子身死的消息,一時議論紛紛,膽大些的便在私底下說幾句最毒婦人心,膽小些的卻只是在背後憐惜感嘆了幾番。

  如今庶長子死了,公主卻又誕下了個嫡子,豈不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了?

  蘇和靜知曉這個消息後,倒是默了良久,紅棗又與她說了方姨娘也暴斃而亡的消息,她愈發感嘆良多。

  時隔這般久,她早已忘了方氏的模樣,至於那庶子,她更是半點印象都無。

  可好歹是兩條活生生的人命。

  皇家之人這般心狠手辣,怎能不讓蘇和靜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感?將來太子繼了位,她們一家該何去何從?

  鄭宣聽了卻安慰她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咱們出海避去西域,他還能奈我們何?」

  蘇和靜也未曾將鄭宣的話當真,但又不想庸人自擾,便把這事拋之腦後,只專心教養起了雀兒。

  五日後,便是雀兒的周歲宴。

  鄭國公府大擺筵席,將大半個京城的人家都請了過來,連帶端陽侯府都不例外。

  只是芍藥公主卻託病不出,蘇和靜心想,她應該是心中有鬼,不想在這風口浪尖之時現於眾人面前。

  龐氏失了孫子,也正是傷心難過的時候,前來赴宴的人便只剩下了個小龐氏。

  如今在這般聲勢浩大的周歲宴上再遇見小龐氏,蘇和靜倒也有些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氣度,與她說笑了陣還不算,竟還替她安排了個上乘的位置。

  只是這一切落在小龐氏的眼裡,卻是蘇和靜在炫耀給她瞧,小龐氏便愈發拘謹,送完了賀禮後便尋了個由頭回了端陽侯府。

  蘇和靜也不計較,她如今是半點也不把端陽侯府的人當回事了。

  況且還有更重要的事等著她去計較呢。

  這一回的周歲宴,鄭國公竟是和大長公主一齊來的花廳,兩人還當著眾貴婦們的面前說笑了一陣,語氣中盡顯熟稔和親昵。

  京城裡誰人不知大長公主和鄭國公是一對「相敬如冰」的怨侶,除了兒子成婚那日,便未曾見過她們共處一室。

  今日倒是稀奇了。

  別怪外人驚訝,連帶著蘇和靜也是揉了揉眼睛,再三確認下才相信公爹和婆母重修於好了。

  鄭國公是外男,並不好多停留在花廳內,他便對著大長公主一笑,溫聲道:「我去外院了。」

  大長公主雖仍是神情冷淡,卻也沒想往日裡那般理都不理睬他,只道:「好。」

  僅這一個字,卻也讓鄭燁整個人都生龍活虎了起來,一股不易察覺的雀躍之意自他心頭向著身體各處蔓延開來。

  大長公主只掃了一眼他離去的背影,便對一旁發愣的蘇和靜說道:「這幾日將你理家的本事都練起來。」

  蘇和靜渾身一震,見大長公主的眸子清冷又冷靜,那裡有半點與公爹重修於好的喜悅,她一下便明白了大長公主的意思。

  公主竟是為了奪下管家之權?

  她眸子陰暗不明,望向大長公主的眼神裡帶上了幾分欽佩之意,便畢恭畢敬地說道:「是,母親。」

  周歲宴結束後。

  蘇和靜坐在內寢的妝奩台前卸下釵環,對著銅鏡內的自己發愣出神,冷不丁被身後突然出現的人一把圈住了身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