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鬆開手時,他一個大男人居然哭了。他望著四周的男丁與女眷,這是他的兒子,他是他的妻妾與女兒。

  “本王……不,我已經是一介庶人。往後我的兒孫皆為庶民。”桂王拿起粗糧餅子,他道:“本王居然被一介小吏侮辱。本王的兒孫往後就得在這等閹渣的小人物手中討生活。本王恨啊……”

  桂王想到的事情,便是那查抄他家的小人物。那一個皇宮來的小太監來宣指。其人往前數,桂王眼皮子都不帶夾一下。

  如今呢。那一個小太監高高在上。一個小太監身邊一個捧哏的小吏,無功名,無官位。這樣一個小吏居然敢開口羞辱桂王。

  彼時的桂王只覺得惱火異常。他罵了回去。罵過一通的桂王,自然得罪人。於是,他和妻兒們就被關到這一處小偏房中。

  這等地方,擱往常是桂王府里的一處夜房,養著要宰掉的生畜屋。

  這等羞辱,把桂王是踩到鞋底子下。

  桂王的目光是望著妻兒,他說道:“皇帝已經下旨,諸皆為庶人。小吏口中惡言,一路北上咱們皆在其手中。便要報復血恨。”

  “本王是高皇帝的子孫,豈能辱沒於小人之人。本王寧死,也不從。”聽著桂王的話,桂王妃的目光是望著桂王。

  桂王妃此時沒哭,她已經沒淚了。因為她想到自己的嫡子。她的嫡子早是夭折。如今的桂王府中。桂王的兒女里。

  除著二庶子外,皆是庶女。

  桂王妃的目光是望了一眼杜婉婉。桂王妃說道:“夫妻同心,一體同德。王爺,我自然是要陪著您的。”

  杜婉婉看懂了桂王妃的目光。此時,其餘的諸妾自然也懂王妃的意思。

  倒是那些小兒們,此時是哭得利害。

  桂王不再多語,他只道:“你等哭有何用。真當那等小人會鬆手,會放過你等……荒唐,可笑。你等生來錦衣玉食,如今便是償還之時。莫要丟掉皇族體面。”

  對於皇家而言,尊嚴嘛,在桂王的眼中,當然比其它的東西更重要。

  桂王不再多語。

  次日。

  那些查抄桂王府的人都是嚇住了。因為關押著桂王府一家人的地方燃起了大火。那一把大火燒得很烈。

  這一把火,燒得天下人皆知。

  皇帝逼死親叔叔。此是天下醜聞。更是驚住天下人。哪怕如此呢,皇帝的削藩之策沒有半分的改變。

  皇帝讓兵馬押送被削藩的王室成員入京都。

  江南,杜綿綿與丈夫自然是知道這等大事。

  司徒家中。杜綿綿忍不住的哭出聲。她道:“四妹妹……”

  “綿綿,此時不是咱們傷心的時候。咱家不能留在江南。咱們得去寧藩。”此時司徒弘光提醒著妻子。他家的處境很可能不太好。

  “對,咱們得離開。”杜綿綿收了眼淚,她是同意丈夫的話。這等時候,當然不能留在江南。等著被人牽連的宰掉嗎?

  那不能。

  “朱家怕是得與咱們一起去寧藩。”杜綿綿與丈夫說道。司徒弘光點點頭,他回道:“自然是一道同行。都一起去寧藩。好在杜家一家人全去了外地。敦弟也去外地任官。唉。”

  第118章

  司徒氏一家人、朱家人一起到寧藩。這說聽是投親, 說不好聽跟逃難沒兩樣。一到寧藩後,自然是朱家人暫居於司徒家的州城宅院中。

  司徒家的五進主宅,如今住著司徒一家人。至於客院自然住著暫居的朱家人。

  杜綿綿這一個當婆母對於大兒媳司馬文娘娘這兒,那是客客氣氣。她沒擺什麼長輩架子, 還是一再表示司徒家的管家事兒, 還要大兒媳操勞一番。

  對此不攬權,這是杜綿綿自個兒的意思。畢竟, 司徒家在寧藩的宅子一直是大兒媳管著。沒得她這一個婆母一來, 就來奪了管家權。

  “淇兒媳婦,你瞧, 淇兒下頭兩個弟弟的年歲也不老小。本來就應該成婚的。奈何在京都沒尋著合適的。”杜綿綿這話說的違心。她其時已經挑好人選。只是碰上永慶帝削藩一事鬧出來。

  杜綿綿跟丈夫司徒弘光一商量,那是把定事的事情給按下不表。畢竟也怕裡頭有麻煩。哪料想,夫妻二人的猜測一點兒不錯。最後還真是大麻煩。

  “如今我在寧藩也瞧著好些的好人家姑娘。我這就忙碌淇兒兩個弟弟的婚事。我瞧著,也要讓你受累一回。淇兒媳婦,你兩個妹妹澄澄、汶汶的年紀大了。這管家的事情,你管理時, 也不妨替為娘受一回累,教導一下你兩個妹妹。可成否?”杜綿綿把教導女兒的事情, 這是讓大兒媳攬上。

  倒不全是讓大兒媳受累。也是想著讓兩個女兒和大嫂多處一處關係。

  姑嫂之間相處久了,自然慢慢多添一些感情。畢竟,這男兒在外頭忙碌的時候居多。女子未出嫁時,在娘家就跟嫂嫂的相處時間久一些。

  “娘, 兒媳這兒當然樂得如此。兩位妹妹最是品性端方, 容貌嬌好。兒媳身邊累得多添兩個妹妹在,我這還能得兩個好幫手。”司馬文娘當然不會拒絕。小姑子什麼的, 當嫂嫂的從來不能拒絕。這是這一個時代的規距。

  杜綿綿這兒見著大兒媳同意。她心情好上許多。當然, 她免不得要單獨叮囑兩個女兒, 讓兩個女兒好好的跟嫂嫂學一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