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杜家三老爺要花銷,兩個哥哥沒二話。

  如今杜家的三房發達了,也不能一腳就踢開兄長們的兩房人。那樣太難看,也太不近人情味兒。

  這一個人治的時代,還是要講一講人情味兒的。

  於是依著杜家三老爺的意思,或者說是杜家大老爺、二老爺是跟弟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總之,杜家三老爺提出的不分家。

  杜敦、杜啟是兒子,親爹不讓分家。當兒子的沒得說出分家的話。杜家的大房、二房也是識趣兒的。

  杜家三房人,明面上沒分家,暗中已經分產。如今只是借一借侄兒的官聲。杜敦當然沒得推脫的道理。

  “娘家如今全靠著敦弟撐場面。娘自然能硬氣的說話。不過大伯娘、二伯娘也是最會看臉色的人,想必不會提過份的要求。都是一家子人,自然也是和和氣氣,商商量量的辦事兒。一家子人才是齊心偕力,讓杜家的未來日子越來越好。”杜綿綿自然撿著好話講。

  “聽你的話,倒跟你爹一個意思。”崔氏笑道:“罷了,我也是享福的命。如今萬事你有弟妹操心。我就是逗一逗孫兒,也懶得多管事。當著官太太就是。”崔氏也是多小心眼兒的人。崔氏能享清福,她當然就樂得少管事兒。

  “要論起杜家來,如今三房人倒真是有商有量的。瞧著大家都要臉的很,便你二伯娘如今也不愛過份的填補娘家。”崔氏是說起杜家二太太趙氏的事兒。

  杜綿綿聽一聽,也是當一個趣事兒。

  二太太趙氏以前就愛補貼娘家。如今嘛,瞧著倒不太樂意。於是二太太趙氏與娘家的關係,那初時是越來越僵。

  可杜家如今有官老爺撐腰。趙家人自然就服軟,就又巴巴兒的來捧二太太趙氏這一位出嫁的姑奶奶。

  “趙家人的臉,果然跟以前一樣厚。”杜綿綿評一話。

  “可不嘛,還以為你二伯娘踩一腳後,趙家人就不會再來杜家打秋風。哪料想人家就不要臉。”崔氏也挺無語的。面對這樣的二臉皮,趙家不要臉,但是杜家要臉面啊。

  這不,趙家死起白賴的,免不得就沾上好處。

  “趙家人真跟狗皮膏藥一樣的粘人。”杜綿綿挺無語。

  “是這般沒錯。”崔氏也同意女兒的話。崔氏說道:“做人,還就得像趙家人這樣的不吃虧。跟趙家比,吃虧的一定是旁人。”

  “趙家人的做法,只讓人想吐槽,人不臉真就無敵。”杜綿綿最後給一個總結。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23 23:42:57~2022-07-24 23:42:2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陌路 10瓶;本寶寶要矯情一下 5瓶;湘湘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6章

  乾元三十六年, 秋,從四品武官司徒佑淇向寧王府求親,求娶寧王府的大郡主司馬文娘。這事情一出來,當然沒鬧大發。畢竟司徒瀅瀅在中間替弟弟說情。

  只是這事情在寧王府內卻是引起非常大的爭議。

  司馬文娘是寧王、寧王妃的嫡長女。她之下還有三個弟弟以及三個弟媳。司馬文娘這兒一知道心上人正式提親, 她是歡喜又害羞。

  司馬文娘心頭還是有期盼的, 盼著父王和母妃能答應這一樁婚事。司馬文娘自己最清楚,心上人為著能有一個體面的身份提親, 一路在北地撕殺搏到從四品的武官位置, 那是拿命在拼。

  司馬文娘的想法,自然與旁人是不同。

  她只盼著願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離。寧王、寧王妃面對著司徒佑淇的提親,還有大兒媳在裡頭的摻合。

  寧王妃有些不喜。到底她還顧念著三個孫兒的體面,也是給大兒媳司徒瀅瀅留一份體面。

  寧王妃與寧王提一回此事。夫妻二人一商量後,就是按下此事。寧王妃專門尋著大兒媳司徒瀅瀅,她道:“你家弟弟是一個上進的好孩子,只他來求婚, 此事不妥當。你身為家姐,且與你家弟弟好好商量。有些話你做姐姐的能說一說。睦兒媳婦, 你可懂我的意思?”

  寧王妃的意思夠明白。她不同意這一樁婚事。

  司徒瀅瀅趕緊給寧王妃福一禮,她應話道:“此事弟弟請來人提親,只差著口風緊的媒人。母妃放心,此事不成, 也萬萬不敢損傷大姐半分清譽。”

  先把事情從弟弟身上轉移後。司徒瀅瀅才又是跪在寧王妃的跟前。

  司徒瀅瀅說道:“家弟非是痴心妄想, 是真心仰慕大姐。大姐巾幗英雄,家弟與我談過。若得大姐下嫁, 必是一心一意一世一雙人, 此生不負。”

  “還望母妃給家弟一個機會。家弟如今區區從四品的武官, 確實是委屈大姐。只盼母妃賞識,家弟願意再入北疆,一定搏一個前程出來。只盼著母妃許一點機會。”司徒瀅瀅最後還是為弟弟說了好話。

  寧王妃聽著大兒媳的話,她想到看過的司徒佑淇的資料。寧王妃嘆息一聲,她說道:“你嫁入司馬家為婦,你是睦兒的嫡妻。睦兒的長姐若是下嫁你家長弟,此事已經不妥當。更何況文娘的年紀比你家弟弟年長六歲余。此更是不妥。”

  “男兒薄情,紅顏易老,非是良配。”寧王妃當娘的,那自然替女兒考慮良多。皇家出現換親的名聲,特難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