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寧王妃總要考慮夫君寧王的聲譽。更何況司徒佑淇比女兒小六歲。

  女子的青春太短暫,如今的花好月圓,寧不知他日就成昨昔的黃花,最後鬧得一地雞毛。畢竟讓一個有本事的男兒,一輩子守著一個人老黃珠的女人,還是一個下嫁的女人。

  對於有本事的男兒而言,外頭人的一張嘴,那會有許多的流言扉語。謠言可殺人,三人成虎,眾口爍金。

  別人議論的事事非非,吃軟飯三個字戴頭上後,一個有真本事的男兒就會落一個軟骨頭的壞名聲。自己在戰場上拿血,拿命拼來的功績,全部會成為他人眼中的走裙帶關係。

  一句靠女人,就能抹殺掉所有的努力。

  寧王妃越是看司徒佑淇有本事,越是看他年紀英俊,就越覺得非是女兒的良配。特別是這司徒佑淇還是長子的妻弟。

  他年司徒佑淇一旦娶了女兒,再是與女兒生出矛盾來。嫡長子究竟聽了枕頭風去幫襯妻弟,還是與枕邊人鬧出大矛盾,去幫襯親姐姐?

  總之,這會成為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煩。

  未來註定要成的,還不若一開始就別摻合在一起。寧王和寧王妃自然是一樣的意思。這一樁婚事不成。

  “兒媳明白,兒媳會好好說服家弟。”司徒瀅瀅本來還想求一求話,可她見到寧王妃那冷淡至極的眼神。司徒瀅瀅知道再求話,只會讓寧王妃這一位婆母是怪到她這一個兒媳婦的頭上。

  司徒瀅瀅心頭嘆息一聲。她只能感慨一回,弟弟的姻緣真不順。

  司徒瀅瀅帶著失落的心情,她從寧王妃的院中離開。

  她剛出院子時,遇上來此的司馬文娘。二人相互見禮後,司徒瀅瀅說道:“姐姐,抱歉。”後頭的話司徒瀅瀅不講,司馬文娘又不傻,她已經懂得司徒瀅瀅的未盡之語。

  “許是我福薄。”司馬文娘的眼中有失落。最後她再福一禮,道:“弟妹,我去看望母妃,這便是與你道別。”

  “姐姐,您請。”司徒瀅瀅回一禮。

  二人錯身,一個進院中,一人遠離去。

  司馬文娘進得主屋,她向寧王妃福一禮。寧王妃待這一位守寡的長女自然是心疼的很。她道:“快起來,來,坐與我近前。”

  “母妃。”司馬文娘坐在寧王妃近前後,她說道:“兒聽說有人向父王和母妃提親,想求娶兒。”

  司馬文娘的語氣裡帶著小歡喜。她似乎在張顯著,她恨嫁的情緒。這當然是她故意的。

  寧王妃瞧著女兒的歡喜,她是點點頭,又是搖搖頭。寧王妃說道:“是有人提前,不過這人選與你不太合適。所以我與你父王替你拒絕了。”

  “不合適。”司馬文娘輕輕的呢喃三字。哪怕早有猜想,可真聽著母妃的話,司馬文娘還是覺得心痛的感覺湧上來。

  “母妃,是哪處不合適。可與兒說說嗎?”司馬文娘垂低了視線,她是輕聲問道。寧王妃又不傻,她瞧出女兒的情緒太低落,實不像往日的她。

  寧王妃執起女兒的手,她說道:“來提親的是睦兒媳婦的長弟。其人比你小六歲。如今是寧藩的從四品武官。”

  “莫說換親的名聲傳開,有損皇家聲譽。便是這一人比你小六歲,就是天大的麻煩。至於他本人倒是一個不錯的男兒,如今搏得從四品的武官,其人有真本事。”寧王妃的評價很中肯。也沒有故意說司徒佑淇的壞話。

  “母妃,女兒就喜軍的撕殺漢子。這般得母妃誇讚的男兒,又有真本事。女兒就欣賞。即是好男兒,女兒下嫁又何妨。至於說換親,民間換得,皇室如何就換不得。皇祖父從來就是自換出身布衣。”司馬文娘是拿著乾元帝的雞毛,這會兒當了令箭。

  “就因為他有本事,他比你小六歲,就是最大的問題。”寧王妃說道:“我兒,你是寡居之人。你一旦下嫁,他迎娶你後,會受得很多的流言扉語。有真本事的男兒,被人說成軟骨頭,靠著女兒升官加爵。他起初會不在意,可往後呢,萬一他變心,你是你弟弟司馬睦的妻弟,你那弟妹一旦吹起枕頭風,必是向著自家人。”

  “我兒,娘心疼你。不想你將來吃虧。”寧王妃自然不想女兒受苦。

  “女兒不怕。”司馬文娘回道:“母妃,兒想見一見敢向王府提親,求女兒下嫁之人。若他是一個好男兒,女兒願意嫁給他。”

  “母妃,女兒今年二十有七,女兒哪有多少年月可以再擔擱下去。”司馬文娘回握母妃的手,她是說道:“求母妃成全女兒。”

  寧王妃聽著女兒的哀求,她的目光是盯緊女兒。她問道:“你認識司徒佑淇。”這是肯定的語氣。

  司馬文娘愣神一下。最終,她還是點一點頭。

  “有幾面之緣。”這是實話,她與司徒佑淇是心靈上的契合,他們之間的書信來往最多。要說見面的機會並不太多。

  “我再考慮考慮。”寧王妃見著女兒的神色,也知道她說的當是實情。寧王妃到底心軟了。她心軟的原由便是女兒的年紀上。

  這些年裡,不是沒人來提親。只是女兒全都拒絕掉。總能從中挑出毛病來。這一擔擱,就擔擱到如今的二十七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