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方氏氣的在她身上錘了一拳,“你這沒良心的,那是你親弟弟,不許這麼說他。”
初夏見方氏急了,只好哄著,“不說就不說,先吃飯。”
“不吃,誰都不許吃,我的文波還餓著呢……”方氏沒地方出氣,乾脆胡攪蠻纏起來。
正鬧著,守在大門口的下人飛跑進來。“太夫人,大爺回來了。剛在門口下了馬車。”
方氏一聽立刻起身,“讓他來見我”。說著又覺得不妥,“算了,我等不得了,我去見她。”帶著初夏匆匆忙忙趕往西府。
袁文清奔波了一日,身心俱疲。回到府中,丫鬟端上熱水面巾,又拿來居家的衣服給他換,還未等他喘口氣,福生跑來回話。
“大爺,太夫人來了,正在廳里等您,急得不行了。”
“知道了,請太夫人稍等。”他慢條斯理地洗了手和臉,又換了件衣服,這才過來見方氏。
堂屋裡,方氏猶如熱鍋上的螞蟻,雖然袁文清珊珊來遲,她也不敢抱怨了。
“文清回來了?”她眼睛盯著袁文清,嘴上卻客氣著,“你用過晚飯沒有?要不,你先吃飯?”
“不妨事,母親有話就說吧。”
方氏舔了舔嘴唇,斟酌了片刻,這才小心翼翼的問:“你可見到文波了?大牢里是什麼情形?他怎麼樣?有沒有挨打受刑?他的事情能不能有迴轉?”
方氏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袁文清靜靜坐了會,這才道:“母親,我下午去了趟採石場,今日澶州衙門直接從咱們家採石場訂了一批石料,要求明日就送到塘上,我怕再出差錯,只好親自去核查了一遍。”
“你,你去了採石場?你沒去救文波?”方氏瞠目,可人在矮檐下,她決定忍著這件事。“是是是,生意也是要緊地,那明日呢?明日你可有空?”
袁文清頗有些無奈,“母親,文波的案子,有人證物證。鄭秋鳴和胡慶都指認了他。如今也找到了他們合股的文書,還有前兩個月文波拿走分紅簽字畫押的條子。事實確鑿,您讓我如何營救?”
方氏心中大急,“文清,衙門裡魏知府跟你是熟識,各位大人也跟咱們袁家多有往來,就是周大人,上回來澶州,跟順王也曾赴過咱家的宴,總能通融一二。若是要錢,不動用公中的銀子,我,我從老太爺給我留下的私房錢里出。”
袁文清苦笑,“錢?京城內衛就是來查這錢的事。您去打聽打聽周珩是什麼人,如今澶州官府衙門裡,還有哪個敢伸手收錢?”
“京城裡來的又如何?”方氏幾乎跳腳了,尖著嗓子道:“難道咱家京城裡沒人?咱家有位一品侯爺,就是皇宮裡也有位順儀娘娘!”
袁文清的臉立刻陰沉下來,目光如炬盯著她,“侯爺和順儀對此事毫不知情,就算知道了,也絕不會做出有違國法之事。母親,您千萬不要再說這種話,只會給咱家惹來禍患。”
方氏愕然。“文清!你什麼意思?你是想說,你不管文波了?侯爺和順儀也不管文波了?隨他去死,隨便那些人怎麼處置他?”
“母親,您這話說的真是讓我無地自容。我的確不知如何去管,三弟不肯聽我的管,才會做出這種事。難道為著三弟,母親明知不合律法,讓我去行賄官員?明知侯爺和順儀在京城步步謹慎,行動不敢稍有差池,還想把她們也拖入這場官司麼?”
袁文清目光里滿是失望,“為了三弟,您要把這個家都斷送出去麼?”
“我……”方氏很想說句狠話,但對著袁文清凌厲的眼神,就是沒有勇氣說得出口。
“娘!”初夏淚汪汪抱住她,“您別太急,咱們,咱們慢慢商量,慢慢想法子總能解決的。”
方式氏捂著嘴,嗚嗚的哭了起“老太爺”來。
袁初夏扭頭看著袁文清,長兄如父,這麼多年來,雖然袁家姐妹時常有些齷語,可對於袁文清,她始終尊敬有加。
父親亡故後,兄長做了一家之主,在初夏的心裡,袁文清便有了別人無可替代的地位。哥哥文雅、冷靜、有大智慧,昔日蔣姝旁敲側擊,探聽袁文清隱私之事,初夏從來不肯輕易吐露。她覺得蔣姝這樣的人品出身配不上哥哥,覃竹也配不上,就是當年大嫂也是高攀了哥哥。
可頭一次,初夏發現,兄長的心這麼硬。
她上前幾步,蹲在袁文清身旁,拉住他的袖子哀求道:“母親或許想偏了,可三弟畢竟不是犯了殺人放火的罪。哥哥,您去官府通融一二,起碼也讓三弟在牢里少受些苦。”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袁文清長嘆一聲,“初夏,你也是進過私塾、讀過史書的人。內衛捉拿三弟,幾十號人馬堵在咱家大門口,周大人親自登門,鬧的滿城皆知,你說這是為了什麼?”
袁初夏聽了哥哥的話,似乎嚼出了那麼點滋味,“您是說,他們不光是為了三弟,是敲山震虎,意在咱們袁家?”
袁文清總算露出些欣慰,“他是在警告,也是在震懾。不是我要明哲保身,而是我應對得稍有不妥,不但咱們一家人有危機,就是京城裡二叔和順儀也要受牽連。”
初夏見方氏急了,只好哄著,“不說就不說,先吃飯。”
“不吃,誰都不許吃,我的文波還餓著呢……”方氏沒地方出氣,乾脆胡攪蠻纏起來。
正鬧著,守在大門口的下人飛跑進來。“太夫人,大爺回來了。剛在門口下了馬車。”
方氏一聽立刻起身,“讓他來見我”。說著又覺得不妥,“算了,我等不得了,我去見她。”帶著初夏匆匆忙忙趕往西府。
袁文清奔波了一日,身心俱疲。回到府中,丫鬟端上熱水面巾,又拿來居家的衣服給他換,還未等他喘口氣,福生跑來回話。
“大爺,太夫人來了,正在廳里等您,急得不行了。”
“知道了,請太夫人稍等。”他慢條斯理地洗了手和臉,又換了件衣服,這才過來見方氏。
堂屋裡,方氏猶如熱鍋上的螞蟻,雖然袁文清珊珊來遲,她也不敢抱怨了。
“文清回來了?”她眼睛盯著袁文清,嘴上卻客氣著,“你用過晚飯沒有?要不,你先吃飯?”
“不妨事,母親有話就說吧。”
方氏舔了舔嘴唇,斟酌了片刻,這才小心翼翼的問:“你可見到文波了?大牢里是什麼情形?他怎麼樣?有沒有挨打受刑?他的事情能不能有迴轉?”
方氏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袁文清靜靜坐了會,這才道:“母親,我下午去了趟採石場,今日澶州衙門直接從咱們家採石場訂了一批石料,要求明日就送到塘上,我怕再出差錯,只好親自去核查了一遍。”
“你,你去了採石場?你沒去救文波?”方氏瞠目,可人在矮檐下,她決定忍著這件事。“是是是,生意也是要緊地,那明日呢?明日你可有空?”
袁文清頗有些無奈,“母親,文波的案子,有人證物證。鄭秋鳴和胡慶都指認了他。如今也找到了他們合股的文書,還有前兩個月文波拿走分紅簽字畫押的條子。事實確鑿,您讓我如何營救?”
方氏心中大急,“文清,衙門裡魏知府跟你是熟識,各位大人也跟咱們袁家多有往來,就是周大人,上回來澶州,跟順王也曾赴過咱家的宴,總能通融一二。若是要錢,不動用公中的銀子,我,我從老太爺給我留下的私房錢里出。”
袁文清苦笑,“錢?京城內衛就是來查這錢的事。您去打聽打聽周珩是什麼人,如今澶州官府衙門裡,還有哪個敢伸手收錢?”
“京城裡來的又如何?”方氏幾乎跳腳了,尖著嗓子道:“難道咱家京城裡沒人?咱家有位一品侯爺,就是皇宮裡也有位順儀娘娘!”
袁文清的臉立刻陰沉下來,目光如炬盯著她,“侯爺和順儀對此事毫不知情,就算知道了,也絕不會做出有違國法之事。母親,您千萬不要再說這種話,只會給咱家惹來禍患。”
方氏愕然。“文清!你什麼意思?你是想說,你不管文波了?侯爺和順儀也不管文波了?隨他去死,隨便那些人怎麼處置他?”
“母親,您這話說的真是讓我無地自容。我的確不知如何去管,三弟不肯聽我的管,才會做出這種事。難道為著三弟,母親明知不合律法,讓我去行賄官員?明知侯爺和順儀在京城步步謹慎,行動不敢稍有差池,還想把她們也拖入這場官司麼?”
袁文清目光里滿是失望,“為了三弟,您要把這個家都斷送出去麼?”
“我……”方氏很想說句狠話,但對著袁文清凌厲的眼神,就是沒有勇氣說得出口。
“娘!”初夏淚汪汪抱住她,“您別太急,咱們,咱們慢慢商量,慢慢想法子總能解決的。”
方式氏捂著嘴,嗚嗚的哭了起“老太爺”來。
袁初夏扭頭看著袁文清,長兄如父,這麼多年來,雖然袁家姐妹時常有些齷語,可對於袁文清,她始終尊敬有加。
父親亡故後,兄長做了一家之主,在初夏的心裡,袁文清便有了別人無可替代的地位。哥哥文雅、冷靜、有大智慧,昔日蔣姝旁敲側擊,探聽袁文清隱私之事,初夏從來不肯輕易吐露。她覺得蔣姝這樣的人品出身配不上哥哥,覃竹也配不上,就是當年大嫂也是高攀了哥哥。
可頭一次,初夏發現,兄長的心這麼硬。
她上前幾步,蹲在袁文清身旁,拉住他的袖子哀求道:“母親或許想偏了,可三弟畢竟不是犯了殺人放火的罪。哥哥,您去官府通融一二,起碼也讓三弟在牢里少受些苦。”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袁文清長嘆一聲,“初夏,你也是進過私塾、讀過史書的人。內衛捉拿三弟,幾十號人馬堵在咱家大門口,周大人親自登門,鬧的滿城皆知,你說這是為了什麼?”
袁初夏聽了哥哥的話,似乎嚼出了那麼點滋味,“您是說,他們不光是為了三弟,是敲山震虎,意在咱們袁家?”
袁文清總算露出些欣慰,“他是在警告,也是在震懾。不是我要明哲保身,而是我應對得稍有不妥,不但咱們一家人有危機,就是京城裡二叔和順儀也要受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