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閉了閉眼,頭一次把這番話如此直白地說給方氏和袁初夏聽。

  “咱們袁家百年傳承,猶如參天巨樹,若是捨不得殘枝敗葉,枯蒿腐草,最後腐壞的就是整棵樹。”

  袁初夏淚流滿面,“哥哥,可是三弟他不是樹杈,他是我們的骨肉親兄弟啊!”

  她的聲音哀痛,讓袁文清一陣心悸。他與方氏沒有血緣之親,可他跟初夏文波是骨肉血親。有那麼一瞬,袁文清的心有一絲鬆動,可也就那麼一瞬,一個低沉的聲音蓋住了初夏的悲鳴。

  “你要守住的不是一人,而是一族,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百年傳承。從今日起,你不只是袁文清,你更是袁家族長。”

  那是袁老太爺臨終前殷殷之語,袁文清閉了閉眼,他的心漸漸又冷硬了起來。

  他不能、也不該有一絲的鬆動。有太多的秘密需要他守護,若有一絲裂痕,都會帶來傾覆之災。

  他冷靜下來,“我話已至此。母親、初夏,我們就等衙門的判決吧。”

  方氏的絕望就是從這句話中開始的。大禍臨頭時,她的親骨肉成為袁文清口中枯蒿腐草。她止住哭泣,掙扎著站了起來,聲音雖然在顫抖,可又透著決絕。

  “袁家想放棄文波?我不答應。”方氏的臉扭曲著。“袁文清,我知道你要守住袁家,可我不在乎什麼袁家,我只要我的孩子平安無事。”

  初夏驚恐,她明顯感覺到母親的變化,母親與哥哥相對而立,有了種劍拔弩張的氣氛。“娘!您……”。

  方氏不看初夏,死死盯著袁文清,一字一頓。

  “只要文波平安無事,我什麼都可以不要,什麼都可以不管。我不會再對你指手畫腳,我不會再踏入你這西府一步。你想娶阿竹就娶她好了,什麼門第、什麼老太爺遺訓,我都不在管了。可如果我的文波跟蔣祿一樣……”

  方氏沒有說下去,初夏感覺害怕,母親似乎在用什麼事威脅大哥。

  袁文清的目光瞬間變成刀鋒,“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管?”他的聲音很輕,意思卻極重。“初夏也不要了?”

  只一句話,方氏勉強鑄起的鎧甲就碎了滿地,她劇烈的顫抖起來,“袁文清!你!你!”她一巴掌打在袁文清臉上。

  “娘!”初夏嚇得大叫一聲。

  袁文清略偏了偏頭,臉上清晰地印出個掌痕。他看了方氏半晌,平靜道:“母親傷心過度,神志不清了。初夏,扶她回去。”說完,轉身走了。

  第71章 好時光

  一大早, 一隊形色各異的人馬,從澶州出發,直奔長安鎮。

  走在隊首帶路的是騎著高頭大馬的吳有錢和姜九哥。走在中間的幾輛馬車, 裝著佟娘和鈴鐺的棺柩。後面跟著素衣的周珩、宋林以及漁幫眾人。最後跟著的,是澶州知府魏錕和衙門中的官差。

  魏錕來澶州已經小半年了, 也不知是偷懶,還是不想在蔣天南的勢力下惹人注目,還從未去過東南海塘。如今蔣天南被拘禁, 他聽說周珩要帶著漁幫一行和佟娘的棺柩去東南, 魏大人立刻決定要陪著周珩走一趟。

  周珩沒什麼表示,這位澶州知府打蛇上棍的本事不錯,但只要他能把差事放在心上, 周珩也不介意讓他借借勢。

  依舊是那條黃土路,依舊是那個他們遇刺的小客棧,只是沒了燥熱,也沒了當初的忐忑。

  雖然隊伍中帶著棺柩, 可江湖漢子的底色便是生死有命。

  逝者已矣,雖可追憶。一番掙扎, 他們終於有了銀子、有了石料、扳倒了贓官,營救了幫主, 大家的心中輕鬆不少。

  小客棧換了新主人,依舊是人來人往, 熱鬧非凡。他們的隊伍人數太多, 光馬車就有好幾輛,還帶著棺柩, 實在並不方便留宿小客棧, 周珩決定在此用晚飯, 然後連夜趕赴長安鎮。

  晚飯時,老賈拿了張卷餅,蹲在院子裡發呆,吳有錢和姜九哥指著當日與刺客搏殺的院子,對著隨行的內衛和衙門裡的官差們誇誇其談著。

  蘆花扶著吊了一條胳膊的李漁在院子裡站了一陣,訴說自己那時中了迷煙,在一地屍體中等天光放亮的忐忑。

  梁頌華則嘀嘀咕咕跟覃何衣商量著,回到長安鎮要為他打點一應物品送到海塘上去——他被判了在海塘服三年苦役。苦不苦先不說,服役之時是不許回家的。

  也不過是三個月的時光,覃竹倒是生出一點恍若隔世的感覺。她跟周珩說,“這裡死了那麼多人,我還以為會荒廢了。不想才過了沒多久,又是人來人往的熱鬧。”

  “是啊,新年降至了。”周珩也感慨,“不過這樣才好,你們這番捨命相搏,所求的不就是這歲月靜好的景象麼。”

  魏錕一臉讚賞,接著周珩的話,“大人,您看往來行腳的商旅路人,都穿的很整齊,隨身攜帶的年貨也還豐盛。如今漁幫好漢有了修海塘的法子,朝廷也給了款項,大人您此番前來又整治了澶州官場的禍患,下官有信心,明年一定把澶州所轄各鎮治理得更好。”

  魏錕雖然時常做些自誇之事,可這番話說的倒是很真誠,覃竹笑著對他道:“魏大人您說的話我們可都聽到了,也會記得的。”

  吳有錢耳尖,聽了魏錕的話,笑嘻嘻的湊過來,“魏大人,拿嘴說是不好使的,說不死人、說不活命,也說不退海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