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邊打起來,雖然不是好事,但溫明華卻受益不少。有沈將軍在邊境守著,連帶著他溫國公府都被高看不少,將這婚事提前,果然是明智之舉,朝中無人再敢輕視他半分。

  這些日子,他一番作為,將沈崢送去了驍騎營,直接是正六品官員。要知道沈崢暫無功名戰功在身,這樣已是破格,全是看在沈將軍和他的面子。

  只是前兩日,沈府糟了賊,那小賊真是膽大包天,膽敢闖將軍府,不過他只是將沈府翻了個遍,到頭來什麼都沒丟,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朝中有人吵了起來,拉回他的思緒,溫明華定神一聽,還是為了主戰還是主和在吵,都吵了幾日了,一直僵持不下,沒個定論。

  若是從前,他肯定主張求和,不過現在背後有了沈家當靠山,這仗打起來,借著這一股東風,若能再往上爬一爬,為兒子溫旭楚謀個好前程也不錯。

  下方爭論不休,小皇帝端坐在上方龍椅之上,眼裡含著淚,將掉不掉,還好離群臣稍遠,還有冠上冕旒遮擋,沒叫人看了笑話。

  小心翼翼地抬眼,期翼地看著旁邊的周硯景,希望他能儘快鎮住這嘈雜的局面。

  只見他背著手,睥睨地看朝中爭吵,滿身肅穆之氣,輕咳一聲,朝中瞬間噤聲,落針可聞。

  孫靈月雖然被困在壽康宮,卻絲毫不見頹色,甚至日日在宮裡煎茶讀書,心情愉悅,絲毫不知道她父親在前朝已經焦頭爛額。

  只因她早在封宮之前就得了消息,知道溫池雨傷心失望,離了皇城,已經往江南去了。甚至景王前些日子冒雨趕去挽留,都沒能改變她的心意,決絕地往江南去了。

  真是不知好歹,景王親自去請她,還不回心轉意,孫靈月對她的行為嗤之以鼻。

  不過這樣也好,省得她再籌謀,到時候手上沾了血,惹得景王不喜就不好了。

  將她困在這宮裡又有何懼,有皇帝在,景王即便知道是她在背後作亂又如何,還不是只能拿她身邊的宮女開刀,只將她困在宮中,不敢拿她怎樣。

  過段日子,等皇帝想她這個母親了,自然會放她出去。

  景王,來日方長。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3-26 23:38:54~2022-03-27 23:18:3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對我而言可愛的他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6章

  王元清的外祖家是江南大族,隔個幾年陳夫人總會帶她去江南走一趟。

  江南路遠,溫池雨從未去過,只從王元清處和詩詞歌賦中聽過江南景象。跟她說去江南那日,王元清憑藉著幾年前去江南的印象,告訴她江南富庶,連官道都修得開闊平坦,坐馬車至多只需十一二天便能抵達。

  可不知是她記憶出了差錯,還是她外祖家裡皇城稍微近一些。溫池雨一行人,花了小半個月才到了江南邊界,又走了幾天才到要去的水昌縣。

  一路上將近耗費了二十天,官道雖然平坦,但馬車難免顛簸。

  開始幾天,溫池雨還能分出心神和白玉說說笑笑,不時地思念周硯景和掛念皇城裡的書鋪和珍珠,到了後面,白玉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提不起勁,溫池雨也覺得悶在車廂裡頭暈腦脹,只有每日投宿客棧時,才能稍微緩和一點,只是還沒休息飽足, 第二日又要出發。

  一路下來,食欲不振,兩個人臉都尖了。

  徐立不似徐昂那般圓滑話多,悶頭趕路,沒發現她們的異常。

  原本離開皇城時,離清明還有些日子,還想著提前到水昌縣祭掃也符合規矩,結果幾人到的時候,距離清明只剩下一日。

  溫池雨最遠只去過皇城外的佛寺,沒想到路上這樣難捱,本來心裡想著一來一去要大半個月,這樣看來,沒有一兩個月,她是回不了皇城的。

  心裡還記掛著王元清出嫁的日子,生怕在路上耽擱不能及時趕回皇城,是以路上再難受,也是生抗著,不願耽誤時間。

  一到水昌縣,找到客棧安頓下來,溫池雨立即拜託徐立幫她去打探孔氏墳塋。

  她對孔氏所有的了解,都源自於溫菀瑤。

  溫菀瑤到溫國公府時,只說過叔伯無義,欺她父兄皆不再,強占她房屋地契,走投無路才想著去皇城認親。孔氏夫婦已經過世將近一年,她沒提太多。

  溫池雨也僅知道她已過世的親生父親的名諱是孔立銀,其他一概不知。

  不過既然溫菀瑤說過孔氏族人不仁,為防節外生枝,還是不去找他們為好。這縣城不大,花些時間問問,總能碰上認識她父親的人。

  明日便是清明,她或早些,或晚些,避開人群,在父母墳塋前供上香燭紙錢,也算了了一樁心事。

  徐立身強體壯,再難的廝殺任務都出過,區區趕路算不得什麼,面上絲毫不見疲憊。安頓好馬匹行李後,便出去查探。

  話說,她之前從未在溫池雨面前開過口,白玉甚至覺得他是天生不會講話,或者口吃怕別人笑話,直接不說話。

  其實他一切正常,只是幼時受過磨難,不願在人前開口,唯有在周硯景這個恩人面前,會開口說話。

  自從得了周硯景命令,他將溫池雨和周硯景視作一體,把溫池雨當主子,聽她吩咐,自然在她面前開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