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如朴錫康這次來坎城,帶來的影片《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就是一種潛伏在胃裡的細菌,很難被殺死,卻有不小的機率致癌。

  而電影講述的是駐韓美軍和韓國人生出來的孩子,還有被俘的韓國軍人在北韓改造之後生下的孩子,這些孩子長到十幾歲,就被北韓遣返過來。

  他們跟韓國,格格不入。

  但他們必須寄生。

  這種片子真的是很厲害,主題思想就一個,孤獨。

  孤獨會讓人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很難想像。

  但孤獨的潮水退去,他們想要的也不過是被接納、被認可,不再被像垃圾一樣丟來丟去,飽受歧視。

  羅布里沒看過這片子,但焦國棟看過,從焦國棟口裡羅布里也就知道了這片子的厲害。

  厲害的片子羅布里一定會去看,但他對朴錫康這個人喜歡不起來。

  原因很簡單,朴錫康這個人品行不好。

  有性、侵女演員的傳聞。

  韓國電影是值得學習的,有時候羅布里真的覺得韓國電影人就像是逆著黑暗行走的火炬手,大聲疾呼著改變現狀。

  但韓國電影人實際上卻讓人一言難盡。

  整個行業生態,讓人一言難盡。

  他們的演藝人員是被公司把持的,大演員也還罷了,小演員很難出頭,陪酒什麼的引發的醜聞,不計其數。

  他們的導演、製片拍攝著刺破黑暗的東西,自己卻在製造黑暗。

  像朴錫康這樣的大導演,在自己的劇組甚至電影圈裡簡直就是橫著走。

  朴錫康是個小時候吃過很多苦,長大了東奔西走,在電影圈裡混出頭的人,所以他的電影很厲害,這種有閱歷的導演一般都能拍出好東西來,但這不代表這個導演就是個好東西。

  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當朴錫康露出驚嘆的表情,表達和羅布里的合作意願的時候。

  羅布里毫不猶豫就給拒絕了。

  這讓朴錫康很是費解:「多少人想要參演我的電影……」

  沒錯,甚至歐美的演員,也想要參演朴錫康的電影。

  朴錫康拿下過威尼斯的金獅,甚至柏林的金熊。

  在藝術上,無可挑剔。

  但羅布里就是不鳥他。

  「我有一個構思十年的電影,在看到你的一刻,羅布里,」朴錫康不死心,又追了上來:「我覺得你就是我這部電影苦苦尋覓的主角。」

  朴錫康甚至告訴羅布里,他這部電影甚至可以專門為羅布里設計和打造更多的東西。

  就等於說是,他願意單獨為羅布里拍一部電影。

  讓亞洲的一位著名導演為自己拍電影,沒錯,這應該是亞洲演員們夢寐以求的事情了,在任何地方,一部量身定做的電影都可以是很難得的事情。

  羅布里依舊不動心。

  這件發生在坎城紅毯上的一幕,在很多年後朴錫康的自傳里,記載地非常清楚。

  朴錫康用大幅度的篇幅描述了羅布里的拒絕,甚至連羅布里隱藏的非常好的嫌棄的眼神都描述地一清二楚,並非常遺憾地告知自己的影迷們,他那部構思了多年的電影之所以擱淺,是因為主角並不肯出演。

  他始終對羅布里的拒絕耿耿於懷。

  字裡行間充滿遺憾和懊悔——為自己沒有再堅持、再力邀一次的懊悔。

  他當然會懊悔,因為那個時候,羅布里已經是奧斯卡影帝了,拿下了一屆奧斯卡影帝,並且正在角逐第二次奧斯卡影帝。

  華人不是沒有拿過奧斯卡獎。

  但羅布里是第一個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華人。

  名垂史冊。

  而現在羅布里正在充滿惡意地回答他。

  「我也可以籌拍一部電影,邀請您做我電影的男主角,」就聽羅布里道:「我想想我可以怎麼安排我的男主角呢,讓他自我閹、割之後,駕著車投海而死怎麼樣?」

  羅布里當然是意有所指。

  朴錫康之前一部大尺度電影,講的就是一個自我閹割的家庭,沒錯,還不是個人,而是家庭。

  尺度大到令人髮指。

  羅布里一直認為,電影是內心情感的表達,你可以表達地猛烈一些,過度一些,因為很多時候非過度不足以震撼人心——

  但朴錫康的這部電影他實在欣賞不來,這是一種譁眾取寵。

  就是那種,你已經難以運用情感推動,所以乾脆依靠這種獵奇的東西博取關注。

  這其實,是導演功力的弱化和枯竭。

  要知道,導演是不可能永遠處在巔峰期的,他們橫空出世之後,一定有一個漸漸退去靈感,從神壇走下來的過程。

  演員也是。

  羅布里甚至很早之前,就思考過自己不再年輕,不再充滿靈氣,甚至內心平靜無波的那一刻了。

  就好像一個行囊,你就算不斷地往裡面充實東西,這個行囊也有老舊的一天。

  那個時候,他演過更多的角色,體驗過更多的情感,他甚至不需要演技代替,不需要情感調動,他只需要依靠肌肉的自然記憶,依靠熟練過度的技巧,就可以輕而易舉完成一個角色。

  在其他人看來,這是一個演員集大成、出神入化的時候。

  但演員知道,這是他衰退的時候了。

  你依舊站在台上,但你老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