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聞他病勢漸愈,騎馬彎弓皆不在話下,乾明帝便頷首道:「先前念你病重,便選了別人迎敵,誰知都是庸才,平白誤了戰機。朕如今將這事託付給你,江山百姓為重,萬不可再任性。」

  周曜拱手垂首,面無表情。

  「兒臣定會盡心竭力,不負父皇所託。」

  「好,跟朕過來。」

  乾明帝久居帝王之位,一雙眼老辣洞察,焉能不知兒子心中的芥蒂?但種種往事各有對錯,他身為帝王,有些事上不可能低頭,便只裝作不知,帶周曜進了內殿,將近來的軍情奏報翻出,連同昨夜選好隨同出行的小將有哪幾位,都鄭重交代。

  末了,又取虎符和早已備好的文書交予周曜。

  從頭至尾,君臣尊卑分明。

  自打太子被廢,與蕭令華一道被驅往壽州,留喬皇后母子橫行後宮,周曜就沒指望再敘父子之情。此刻內殿獨處,那張臉便也清冷淡漠,沒什麼情緒。只在握住冰涼而沉甸甸的虎符時,眸色稍深。

  這枚虎符,他從前以為是信重。

  所以竭盡全力浴血殺伐,好幾回率兵偷襲,險些丟掉性命。

  到頭來,卻落得這般處境。

  麟德殿前玉階霜白,兩側侍衛林立,紅牆碧瓦之外天高雲淡。在殿外候召的幾位朝臣見著他,都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禮,口稱「淮陽王殿下」,卻在周曜步下丹陛時偷偷打量,各自神情複雜。

  周曜在注視之中端然而出。

  到得宮門口,乾明帝選好的幾位武將果然已盔甲嚴整地候著了。

  周曜也不耽誤,縱馬馳過長街。

  比起剛打仗時乾明帝送軍出征的盛大陣仗,這一行二十餘人飛馳而出,若非身著盔甲英姿矯健,瞧起來就跟禁軍外出辦事差不多。但刨去乾明帝指派的人,但凡是周曜點選的人手,個個都曾身經百戰。

  鐵蹄颯踏而出,如虎狼驅馳。

  直到官道旁掩在柳蔭里的長亭映入眼帘,周曜才稍緩馬速。

  長亭里,玉嫵臨風而立,裙裾翻湧。

  離得頗遠看不清她的面容,但那道裊娜窈窕的身姿卻熟悉之極,像是鮮麗婀娜的剪影,安安靜靜地站在飄搖如絲的柳蔭里,正翹首望向這邊。周遭停著華蓋香車和王府的儀仗,錯落的人影里,周曜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後,就再也沒挪開。

  直到馳近長亭,他才收回目光。

  玉嫵原以為他不會駐足,便只站在亭前,欲目送他遠去,見狀忙往前迎了半步。

  裙衫輕動,她仰著臉,眉眼間是溫柔笑意。

  「王爺此去必定能大敗敵軍,凱旋高歌。妾身會去佛寺進香,祈求王爺萬事順遂,平安歸來。」她在等待時早已將送夫出征的淡淡愁緒壓下,此刻含笑鼓舞,盛裝之下嬌麗奪目,更勝長空驕陽。

  周曜忍不住也笑了,「但願如你所言。」

  玉嫵狠狠點頭,「定會順利的!」

  說著,又踮起腳尖叮囑,「王爺也該保重自身,夢澤和柔嘉都等著呢。」

  就只是那倆小的等他嗎?

  秋風拂面,美人芙面悅目,含笑的眉眼更如春風柔暖。周曜長這麼大,還是頭回被人在長亭送行,倒覺這媳婦兒娶得當真不虧。在宮裡時的冷沉心緒被她的婉轉笑意盡數驅散,一時間心血來潮,微微躬身湊近,覷著她低聲道:「等我回來。」

  說罷,唇角微挑,夾動馬腹疾馳而去。

  玉嫵目送他遠去,直至官道迂迴,楊柳成排,將他的身影盡數掩去,才慢慢回過神。

  剛才離開時,他是在笑嗎?

  *

  回王府的路上,玉嫵心裡有些空落落的。

  倒不是擔心周曜出征的事。

  她的感覺有時很敏銳,若真有大麻煩,總會有些異樣,就像祖母過世前和父親橫遭貶謫的那陣子,總會心慌,無端從夢裡驚醒。周曜這回出征,她倒沒覺得慌,甚至頗覺踏實。畢竟以淮陽王的戰功和縝密,遇到曾交鋒過的對手,定會能做到知己知彼。

  甚至她覺得,自打邊疆起了戰事,周曜就算病著也沒少琢磨,並非倉促上陣。

  周曜說過他命大,玉嫵也這樣期盼。

  之所以空落,是有些不習慣。

  這大半年她住在王府,每日裡除了清漪院和後院,便是到映輝樓給周曜送飯。最初對病情的擔憂消弭後,她偶爾望向映輝樓時,心裡都知道,淮陽王就在那裡。哪怕陰晴不定,難以相處,他都在離她不遠處。

  如今,卻將相隔千里。

  想到映輝樓將會空置一陣子,她無需再每日操心藥膳,到那邊送飯,提心弔膽地怕他突然翻臉,玉嫵心底湧起的不是歡喜輕鬆,而是空落,甚至有些悵然若失。

  這般感覺,她自己都十分意外。

  玉嫵靠著軟枕,閉上眼時,腦海里仍是周曜策馬離去的背影。

  她低低嘆了口氣。

  馬車進了城門駛過長街,在王府前緩緩停穩。

  侍衛們如常行禮迎接,因周曜大病已愈生龍活虎,都打著精神頭,不像前幾個月那般散漫懶惰。到了裡頭,佛寶打起車簾扶她下車,旁人牽馬離去,一切都井然有序。

  但映輝樓那邊卻是空蕩的。

  狄慎不在,周曜也不在,王府里就剩她和孫嬤嬤撐著了。

  玉嫵戀戀看了兩眼,心裡暗自鼓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