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林晏將軍為自證清白,主動上交兵符,稱此心昭如日月,絕無謀反之心。”
“而榮國林又在此時收買林家軍副將於弘文,偽造證據,坐實林將軍謀反一事。楚和帝下令將林家人下獄。又在這時,於弘文故意煽動林家軍,欲劫天牢救人。林家軍中參將稱此事不妥,一旦林家軍動,林將軍謀反之罪便是板上釘釘,再無迴轉。並嚴令林家軍中人,不得私自行事。”
“可事後,林家軍還是出現在了天牢外。眾人皆以為那就是林家軍,卻根本不知,這是榮國林買通京畿守衛假扮的林家軍。楚和帝驚怒之下,派禁軍剿賊,徹底釘死了林將軍罪名。連同林家軍眾將領,悉數革職查辦。”
“當時在督察院任職的傅則傅大人仗義執言,被榮蔡兩黨定為林晏將軍同黨,又因兩家有姻親關係,楚和帝當即下旨,緝拿傅家人,以同罪論處。”
話至此處,榮夫人強忍著的一口氣終於破了,她已泣不成聲。榮景和亦是滿臉淚痕,攙扶著已近虛弱的榮夫人。
林玉致與傅辭靜立公堂前,垂眸不語。
榮夫人緩過勁兒來,繼續說道:“六年前的秋天,京城血流成河。榮蔡兩黨為剷除異己,借林晏將軍之事,大肆捉拿官員,屈打成招,朝堂上人人自危。就連各地官府也不消停,他們打著謀國叛臣的旗號,競相告發政見不同的官員為林晏將軍同黨。有多少無辜之人慘死,多少沉冤不得昭雪。”
“那一整個秋日,京城陰雨綿綿,不見太陽。江南,山東,河北一帶,災禍頻起。榮家扶新帝登基,把控朝堂。於災情不聞不問,致各地流民無數,更出疫情。官府不加治理,反而放火燒村。災難過後,滿目瘡痍。”
“這之後,各地更是盜匪滋生,民不聊生。林將軍死後,南楚軍中無人,兩夷再次挑釁天威,屢犯邊境,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更有北秦破壞議和協議,於前歲增兵至雁北,所到之處,肆意屠殺我南楚百姓,天怒人怨。”
有經歷過那天災兵亂的百姓們,當下跪倒在地,嚎啕大哭。思念死去的親人有之,對天災降臨的恐懼有之,對朝廷不作為的憤恨有之……
榮夫人展袖拜倒,緩緩的朝百姓磕了個頭。
“這一切的一切,都因奸佞誤國,君主不察,卻要天下百姓承這苦果。罪婦今日上堂,便是代罪臣榮國林呈這構陷忠良,霍亂百姓,致南楚生靈塗炭,遍地哀嚎的滔天之罪。若罪臣不得懲罰,忠骨不得見天日,豈不叫忠臣寒心,叫百姓蒙難……”
‘轟’的一聲巨響,孫渺身後的屏風轟然倒塌,屏風後一個男子面目猙獰,他顫著手指著榮夫人,吼道:“瘋婦,你這瘋婦!我榮家聲望,豈容你這般污衊!”
宗正海立刻拔刀護在林玉瑾身邊。
榮夫人轉回頭去望著滿眼赤紅的榮國林,譏諷的笑道:“你榮家還有聲望?”
榮國林瘋了一般怒吼道:“我兒是皇帝,我是太上皇。這南楚的天下是我榮家的!”
榮景辰從座椅上站起身,走到榮夫人身邊去,將衣袍撩起,面向林玉致和傅辭跪倒,叩首。又起身面向蕭元瑾,跪倒,又叩首。最後面朝百姓,再叩首。
“榮氏陷害忠良,使我南楚無勇將,致百姓遭難,此罪一。北秦扣關,榮氏為一己之私,調回大軍,捨棄江北,任由北秦踐踏國土,此罪二。榮氏為轄制江北,聯合江南私屯糧食,使江北缺糧,百姓受苦,此罪三。榮氏篡國,任貪官橫行,民不聊生,此罪四。”
“今榮氏長子榮景辰代父陳罪,替六年前枉死忠魂洗刷冤屈,叫沉冤昭雪,叫冤魂安息。”
“瘋了,瘋了,你們都瘋了!榮景辰,你是榮家人!你是榮家人!”榮國林聲嘶力竭。
榮景辰淡笑著:“是,我是榮家人,所以代榮家認罪。”
榮國林已被這一切逼的失了理智,他狂笑兩聲,大吼:“榮景辰,你是我的兒子,不是敏國公府的外孫。他們不會認你,也不屑認你。你不是一直不解你的母親為何與你生疏麼,好,我告訴你……”
“榮國林!”
屏風後珠簾震動,從簾後踱步而出一個美貌婦人,她面無血色,眼角眉梢俱是疲憊之色。
榮國林似是找回了些許理智,可滿腔怒火告訴他,他不能停。他要讓榮景辰知道,他們都是外人,只有他和太后才是他最親近的人。他還是皇帝,只要他下令,就能將這些人都抓起來處死,這天下還是他榮家的。
榮太后看著榮國林臉上神色變幻,微微嘆息一聲:“榮國林,一切已成定局,罷手吧。當年做那些事的時候,就該想到今天這個後果。”
榮國林後退兩步,搖著頭:“不,這天下是榮家的,是榮家的。榮景辰,你是……”
鋒利的匕首從榮太后那隻柔軟蒼白的手中脫出,鮮紅的熱血濺在她白皙的手上,在有些昏暗的大理寺公堂顯得異常奪目。
匕首正中心臟,榮國林嘴唇張合著,終究沒能說出話來。他‘轟’的一聲倒在地上,怒目圓睜的眼睛裡滿是震驚和不甘。
這一切變故來的太快太突然,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柔弱女子竟敢當堂殺人。
“而榮國林又在此時收買林家軍副將於弘文,偽造證據,坐實林將軍謀反一事。楚和帝下令將林家人下獄。又在這時,於弘文故意煽動林家軍,欲劫天牢救人。林家軍中參將稱此事不妥,一旦林家軍動,林將軍謀反之罪便是板上釘釘,再無迴轉。並嚴令林家軍中人,不得私自行事。”
“可事後,林家軍還是出現在了天牢外。眾人皆以為那就是林家軍,卻根本不知,這是榮國林買通京畿守衛假扮的林家軍。楚和帝驚怒之下,派禁軍剿賊,徹底釘死了林將軍罪名。連同林家軍眾將領,悉數革職查辦。”
“當時在督察院任職的傅則傅大人仗義執言,被榮蔡兩黨定為林晏將軍同黨,又因兩家有姻親關係,楚和帝當即下旨,緝拿傅家人,以同罪論處。”
話至此處,榮夫人強忍著的一口氣終於破了,她已泣不成聲。榮景和亦是滿臉淚痕,攙扶著已近虛弱的榮夫人。
林玉致與傅辭靜立公堂前,垂眸不語。
榮夫人緩過勁兒來,繼續說道:“六年前的秋天,京城血流成河。榮蔡兩黨為剷除異己,借林晏將軍之事,大肆捉拿官員,屈打成招,朝堂上人人自危。就連各地官府也不消停,他們打著謀國叛臣的旗號,競相告發政見不同的官員為林晏將軍同黨。有多少無辜之人慘死,多少沉冤不得昭雪。”
“那一整個秋日,京城陰雨綿綿,不見太陽。江南,山東,河北一帶,災禍頻起。榮家扶新帝登基,把控朝堂。於災情不聞不問,致各地流民無數,更出疫情。官府不加治理,反而放火燒村。災難過後,滿目瘡痍。”
“這之後,各地更是盜匪滋生,民不聊生。林將軍死後,南楚軍中無人,兩夷再次挑釁天威,屢犯邊境,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更有北秦破壞議和協議,於前歲增兵至雁北,所到之處,肆意屠殺我南楚百姓,天怒人怨。”
有經歷過那天災兵亂的百姓們,當下跪倒在地,嚎啕大哭。思念死去的親人有之,對天災降臨的恐懼有之,對朝廷不作為的憤恨有之……
榮夫人展袖拜倒,緩緩的朝百姓磕了個頭。
“這一切的一切,都因奸佞誤國,君主不察,卻要天下百姓承這苦果。罪婦今日上堂,便是代罪臣榮國林呈這構陷忠良,霍亂百姓,致南楚生靈塗炭,遍地哀嚎的滔天之罪。若罪臣不得懲罰,忠骨不得見天日,豈不叫忠臣寒心,叫百姓蒙難……”
‘轟’的一聲巨響,孫渺身後的屏風轟然倒塌,屏風後一個男子面目猙獰,他顫著手指著榮夫人,吼道:“瘋婦,你這瘋婦!我榮家聲望,豈容你這般污衊!”
宗正海立刻拔刀護在林玉瑾身邊。
榮夫人轉回頭去望著滿眼赤紅的榮國林,譏諷的笑道:“你榮家還有聲望?”
榮國林瘋了一般怒吼道:“我兒是皇帝,我是太上皇。這南楚的天下是我榮家的!”
榮景辰從座椅上站起身,走到榮夫人身邊去,將衣袍撩起,面向林玉致和傅辭跪倒,叩首。又起身面向蕭元瑾,跪倒,又叩首。最後面朝百姓,再叩首。
“榮氏陷害忠良,使我南楚無勇將,致百姓遭難,此罪一。北秦扣關,榮氏為一己之私,調回大軍,捨棄江北,任由北秦踐踏國土,此罪二。榮氏為轄制江北,聯合江南私屯糧食,使江北缺糧,百姓受苦,此罪三。榮氏篡國,任貪官橫行,民不聊生,此罪四。”
“今榮氏長子榮景辰代父陳罪,替六年前枉死忠魂洗刷冤屈,叫沉冤昭雪,叫冤魂安息。”
“瘋了,瘋了,你們都瘋了!榮景辰,你是榮家人!你是榮家人!”榮國林聲嘶力竭。
榮景辰淡笑著:“是,我是榮家人,所以代榮家認罪。”
榮國林已被這一切逼的失了理智,他狂笑兩聲,大吼:“榮景辰,你是我的兒子,不是敏國公府的外孫。他們不會認你,也不屑認你。你不是一直不解你的母親為何與你生疏麼,好,我告訴你……”
“榮國林!”
屏風後珠簾震動,從簾後踱步而出一個美貌婦人,她面無血色,眼角眉梢俱是疲憊之色。
榮國林似是找回了些許理智,可滿腔怒火告訴他,他不能停。他要讓榮景辰知道,他們都是外人,只有他和太后才是他最親近的人。他還是皇帝,只要他下令,就能將這些人都抓起來處死,這天下還是他榮家的。
榮太后看著榮國林臉上神色變幻,微微嘆息一聲:“榮國林,一切已成定局,罷手吧。當年做那些事的時候,就該想到今天這個後果。”
榮國林後退兩步,搖著頭:“不,這天下是榮家的,是榮家的。榮景辰,你是……”
鋒利的匕首從榮太后那隻柔軟蒼白的手中脫出,鮮紅的熱血濺在她白皙的手上,在有些昏暗的大理寺公堂顯得異常奪目。
匕首正中心臟,榮國林嘴唇張合著,終究沒能說出話來。他‘轟’的一聲倒在地上,怒目圓睜的眼睛裡滿是震驚和不甘。
這一切變故來的太快太突然,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柔弱女子竟敢當堂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