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頁
阿濟格依舊矗立著,他身上的盔甲並不是很重,但此刻卻如千斤般壓得他的後背一點點的往下沉。
「走,和尼堪拼了!」
程尼突然拔刀朝眾人吼叫一聲,接著滿目猙獰的揮刀便要去和順軍拼命,可有人卻一把拉住了他。
是英親王。
「事已至此,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後不被人羞辱。」
說完這句話後,阿濟格很是平靜的看向邊上的戈什哈們,然後朝他們點了點頭。
「主子!」
哽咽的戈什哈們一邊流著淚水,一邊將早就準備在魁星樓中的火油罐子搬了出來,然後咣咣的砸碎。
瞬間,火油味瀰漫整座魁星樓。
阿濟格親手點燃火把,在決意赴死之前,他再一次看向樓中這幫追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好奴才們。
「王爺!」
程尼抱著主子的腿嚎啕大哭,一眾侍衛同戈什哈也都是掉淚。大門邊的漕丹、試漢也強撐著身子緩緩站起,之後將樓門緊閉。
遠處,無數鐵甲精兵簇擁著大順皇帝進入城中。
從城門一路過去,到處都是辮子兵的屍體,有被刀砍死的,也有被銃子打得都是血洞的,更有被落下的鐵彈給砸得屍骨無存的。
一些地段,由於屍體太多導致一時難以通行。
陸四便耐心的等侯士兵為他清理出通往前方的道路。
城中的屠殺在繼續,馬上的陸四卻是沒有半點下令停止的意思,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違背了這八個字,活該被人家奴役數百年。
陸四想到了太多阿濟格被擒到他面前的場景,也想過阿濟格會自殺,但卻沒想到阿濟格竟然一把火把自己給燒死了。
這個死法倒跟孔有德很相似。
望著被士兵們從樓中抬出來的十幾具焦黑的屍體,陸四面色陰晴不定。
很快,阿濟格的屍體就被永安等滿蒙將領指認出來。
塵埃落定。
「這賊娃子總算是死了!」
徐和尚心情大好,卻發現皇帝陛下的心情似乎很不好,想到什麼,立時就要親自給賊娃子超度,順便挫骨揚灰,好讓陛下的心情能夠變得愉悅。
可陛下哪裡會和死人過不去!
陸四氣的是他剛剛才發現,這魁星樓里竟有楊漣的真跡,而這真跡已然燒了一大半。
沒有了文物收藏價值,自然就不會有市場價值。
陸四甚是可惜,搖搖頭負手離開。
第八百三十五章 滅明者,明軍也
湖南方面,督撫們並非如大順皇帝陸四所以為的一無是處,反而在第一次北援荊襄失敗之後迅速醞釀二次北援。
鑑於順軍攻占了洞庭湖北側重鎮華容,對湖南境內形成威脅,若不拔除這顆釘子,明軍也無法再次攻打荊州。
所以湖南巡撫堵胤錫前往長沙懇請總督何騰蛟統兵由常德北上,退到岳州的遼王吳三桂整軍由臨湘西進,堵胤錫則率君子營及自己募得的兵馬萬餘人由澧州向東攻打華容,這樣奪取華容後三路兵馬可以會師形成「齊力」局面,避免如上次一樣三家各自行事,結果被順軍輕易嚇退的事再發生。
「公為湖廣總督,豈有一退再退的道理?」
為了讓何騰蛟鼓起勇氣再次北進,堵胤錫不僅提出他的君子營仍為前鋒,更委婉提醒何騰蛟若湖南再失,他這湖廣總督便名存實亡,甚至還會因為湖廣的丟失而被朝廷降罪。
為了保住自己的總督位子,也為了能夠挽救危局,何騰蛟再次同意北進,為此拼湊成了一支三萬多人的督標親軍,領軍的將領有吳承宗、姚友興、龍見明、滿大壯等人。
而這些人要麼就是潰散在湖南境內的散兵游勇,要麼就是時而為兵時而為匪的雜牌,要麼就是土司,戰鬥力十分堪憂。
吳三桂那邊由於北援荊襄失敗,弟弟吳三輔投敵而方寸大亂,本是連湖南都不願呆下去,一心要往南逃。
謀士方獻亭再三苦勸,指出若擅棄汛地南下,恐明朝再不容他。屆時,一無餉二無糧,兩萬將士何以生存。並言我軍一退尚可,再退恐將士離心,分崩離析。
吳三桂這才聽從方獻亭的意見,於岳州暫駐,並整頓餘部,將一些他認為有可能投順的將領私下處決。
接到何騰蛟再次北進的請求後,吳三桂猶豫不決,因為他自忖以自己不足兩萬人馬肯定打不過順賊,萬一何騰蛟再如上一回未經交戰就嚇得狼狽而逃,他這路人馬肯定要被順軍盯上。
又是方獻亭勸說明軍此時急需一場勝利,否則軍心士氣必然隨著順軍的不斷取勝而喪失,到那時候下面又有多少人還願意替王爺效死力呢。
吳三桂一想也是,於是回信何騰蛟表示他願意自臨湘西進攻打華容,但前提是總督中軍必須先至。
於是,在七月下旬的時候,湖南方面又湊出了三路兵馬北進,由於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明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會師華容。
攻占華容的是順軍第四軍一部三千餘人,領軍的是旅帥傅貴,此人有一個綽號叫「三拐子」。
二十七日,傅貴撒在外面的探馬發現了由澧縣而來的明軍堵胤錫部,又探查到明軍洞庭湖水師有異動,似在集結人馬有再次北上跡象。
因為手頭只有三千餘人,雖然不怕那幫打起仗來只會跑的明軍,但傅貴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第一時間派人回荊州向軍部求援。與此同時,撤回派在華容附近征糧的幾百官兵,又動員城中青壯加固城防準備堅守。
「走,和尼堪拼了!」
程尼突然拔刀朝眾人吼叫一聲,接著滿目猙獰的揮刀便要去和順軍拼命,可有人卻一把拉住了他。
是英親王。
「事已至此,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後不被人羞辱。」
說完這句話後,阿濟格很是平靜的看向邊上的戈什哈們,然後朝他們點了點頭。
「主子!」
哽咽的戈什哈們一邊流著淚水,一邊將早就準備在魁星樓中的火油罐子搬了出來,然後咣咣的砸碎。
瞬間,火油味瀰漫整座魁星樓。
阿濟格親手點燃火把,在決意赴死之前,他再一次看向樓中這幫追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好奴才們。
「王爺!」
程尼抱著主子的腿嚎啕大哭,一眾侍衛同戈什哈也都是掉淚。大門邊的漕丹、試漢也強撐著身子緩緩站起,之後將樓門緊閉。
遠處,無數鐵甲精兵簇擁著大順皇帝進入城中。
從城門一路過去,到處都是辮子兵的屍體,有被刀砍死的,也有被銃子打得都是血洞的,更有被落下的鐵彈給砸得屍骨無存的。
一些地段,由於屍體太多導致一時難以通行。
陸四便耐心的等侯士兵為他清理出通往前方的道路。
城中的屠殺在繼續,馬上的陸四卻是沒有半點下令停止的意思,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違背了這八個字,活該被人家奴役數百年。
陸四想到了太多阿濟格被擒到他面前的場景,也想過阿濟格會自殺,但卻沒想到阿濟格竟然一把火把自己給燒死了。
這個死法倒跟孔有德很相似。
望著被士兵們從樓中抬出來的十幾具焦黑的屍體,陸四面色陰晴不定。
很快,阿濟格的屍體就被永安等滿蒙將領指認出來。
塵埃落定。
「這賊娃子總算是死了!」
徐和尚心情大好,卻發現皇帝陛下的心情似乎很不好,想到什麼,立時就要親自給賊娃子超度,順便挫骨揚灰,好讓陛下的心情能夠變得愉悅。
可陛下哪裡會和死人過不去!
陸四氣的是他剛剛才發現,這魁星樓里竟有楊漣的真跡,而這真跡已然燒了一大半。
沒有了文物收藏價值,自然就不會有市場價值。
陸四甚是可惜,搖搖頭負手離開。
第八百三十五章 滅明者,明軍也
湖南方面,督撫們並非如大順皇帝陸四所以為的一無是處,反而在第一次北援荊襄失敗之後迅速醞釀二次北援。
鑑於順軍攻占了洞庭湖北側重鎮華容,對湖南境內形成威脅,若不拔除這顆釘子,明軍也無法再次攻打荊州。
所以湖南巡撫堵胤錫前往長沙懇請總督何騰蛟統兵由常德北上,退到岳州的遼王吳三桂整軍由臨湘西進,堵胤錫則率君子營及自己募得的兵馬萬餘人由澧州向東攻打華容,這樣奪取華容後三路兵馬可以會師形成「齊力」局面,避免如上次一樣三家各自行事,結果被順軍輕易嚇退的事再發生。
「公為湖廣總督,豈有一退再退的道理?」
為了讓何騰蛟鼓起勇氣再次北進,堵胤錫不僅提出他的君子營仍為前鋒,更委婉提醒何騰蛟若湖南再失,他這湖廣總督便名存實亡,甚至還會因為湖廣的丟失而被朝廷降罪。
為了保住自己的總督位子,也為了能夠挽救危局,何騰蛟再次同意北進,為此拼湊成了一支三萬多人的督標親軍,領軍的將領有吳承宗、姚友興、龍見明、滿大壯等人。
而這些人要麼就是潰散在湖南境內的散兵游勇,要麼就是時而為兵時而為匪的雜牌,要麼就是土司,戰鬥力十分堪憂。
吳三桂那邊由於北援荊襄失敗,弟弟吳三輔投敵而方寸大亂,本是連湖南都不願呆下去,一心要往南逃。
謀士方獻亭再三苦勸,指出若擅棄汛地南下,恐明朝再不容他。屆時,一無餉二無糧,兩萬將士何以生存。並言我軍一退尚可,再退恐將士離心,分崩離析。
吳三桂這才聽從方獻亭的意見,於岳州暫駐,並整頓餘部,將一些他認為有可能投順的將領私下處決。
接到何騰蛟再次北進的請求後,吳三桂猶豫不決,因為他自忖以自己不足兩萬人馬肯定打不過順賊,萬一何騰蛟再如上一回未經交戰就嚇得狼狽而逃,他這路人馬肯定要被順軍盯上。
又是方獻亭勸說明軍此時急需一場勝利,否則軍心士氣必然隨著順軍的不斷取勝而喪失,到那時候下面又有多少人還願意替王爺效死力呢。
吳三桂一想也是,於是回信何騰蛟表示他願意自臨湘西進攻打華容,但前提是總督中軍必須先至。
於是,在七月下旬的時候,湖南方面又湊出了三路兵馬北進,由於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明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會師華容。
攻占華容的是順軍第四軍一部三千餘人,領軍的是旅帥傅貴,此人有一個綽號叫「三拐子」。
二十七日,傅貴撒在外面的探馬發現了由澧縣而來的明軍堵胤錫部,又探查到明軍洞庭湖水師有異動,似在集結人馬有再次北上跡象。
因為手頭只有三千餘人,雖然不怕那幫打起仗來只會跑的明軍,但傅貴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第一時間派人回荊州向軍部求援。與此同時,撤回派在華容附近征糧的幾百官兵,又動員城中青壯加固城防準備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