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懷疑皇帝私下建立廠衛爪牙的徐和尚很是不安,訕笑道:「陛下,臣的生日也快了。」

  「朕曉得,等你過生日那天,朕親手給你做個蛋糕。」

  陸四親切的一拍徐和尚,沒頭沒腦的說了句:「賣煙是要許可證的。」

  ……

  隨州城,明軍滿蒙辮子兵在做最後的頑抗。

  在御營統一指揮下,順軍以三個集團軍的優勢兵力對隨州發起了辮子兵從未感受過的猛烈攻擊。

  為了儘快拿下隨州城,順軍將所有能用得上的攻城器具全部用了上去,炮兵的大炮更是打得炮膛都快紅了。

  隨州城內的阿濟格知道順軍這種不惜代價,毫無後顧之憂的進攻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沒有任何明軍會來救他這個忠王。

  被困的辮子兵也知道他們不會有什麼援軍,他們能堅持到現在只因英親王那句——「你們是我滿洲一族最後的種子!」

  攻堅的順軍損失也很大,尤其是第十三集團軍的第三十二鎮,這個鎮是以滿蒙降兵組成的忠貞營改編而來,而滿蒙降兵的出身註定第三十二鎮必須表現得比其他兵馬更忠誠,代價自然而然就很大。

  軍提督謝金生對鎮帥永安等人說的明白,他不要什麼傷亡數字,他只要隨州城。

  第八百三十四章 好漢阿濟格

  「野草粘天雨未休,客心自冷不關秋。

  寨西便是猿啼處,滿目傷心悔上樓。」

  沈括這首於隨州所作的《登漢東樓》一詩,當符合城中被困阿濟格的心境。

  阿濟格殘部的奮勇抵抗讓親臨前線觀戰的陸四很是心驚,因為如果先前遇到的辮子兵都是如此視死如歸,他淮揚陸文宗是絕對奪不了北京,黃袍加身做了這大順隆武皇帝的。

  「是什麼原因?」

  陸四發問左右。

  一時無人答之,片刻,有一小校上前道:「此滿虜希望破滅之反應。」

  「是麼?有理。」

  陸四哈哈一笑,是咧,有希望與無希望給絕境中的滿蒙兵,帶來的心態變化是天壤之別的。

  代善同濟爾哈朗他們就是因為覺得有希望出關回老家,所以才做了「不抵抗」的愚蠢決定,從而被順軍如牛羊般屠戮。內訌的多爾袞大軍同樣也是因為有希望,這才將他們的攝政王砍了。

  而現在隨州城中的滿蒙兵是徹底沒了希望,先前忠貞營對他們極盡勸降,能降的都已經降了,餘下這些可以說是滿洲這一民族最後的氣節了。

  任何一個民族,在存亡最後的時刻,總會湧現一批願意犧牲的英雄。

  當然,也可以說隨州城中的辮子兵不願意接受事實,他們還沉浸在八旗無敵的榮光之中,所以哪怕死,他們也不想面對現實。

  可惜,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辮子兵爆發出的最後悍勇依舊改變不了滿洲徹底失敗的命運。

  彈盡糧未絕,是守軍的悲哀。

  順軍三個集團軍外加尚可喜部的輪番強攻下,辮子兵僅存不多的箭枝和藥子幾乎耗盡,城中原本堆積如山的石塊、滾木以及各式守械也都空空如也。

  被火炮轟的搖搖欲墜的城牆終是在萬眾期待下,轟然倒塌。

  城牆倒塌的那刻,依稀有一些辮子兵帶著不甘和絕望,咆哮著從城上一躍而下。

  他們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是的,一切都完了。

  率先衝進城的就是由忠貞營改編的第三十二鎮,這些大半年前還是英勇無敵的八旗軍如潮水一般衝進城中,以致於有那麼片刻城中傳來的儘是滿洲胡語。

  英勇的第三十二鎮官兵紅著雙眼,砍殺著他們視線中所能見到的每一個留有辮子的男人。

  辮子軍的防線蕩然不存,東門、西門,順軍的攻堅部隊如同利刃刺入隨州胸膛。

  奮勇的抵抗成了一邊倒的屠殺,更多的是絕望的滿洲士卒一個接一個的投進護城河中。

  城中的每一座水井中都有屍體,是那些不願被尼堪漢人俘虜的滿洲兵屍體。

  滿洲的英親王、大明的忠親王阿濟格在侍衛的保護下,退到了城中的魁星樓中。

  這座魁星樓是天啟年間東林黨一代名臣楊漣率先捐資修建的。

  為了紀念這位勇與閹黨做鬥爭的名臣,樓內現在還刻有楊漣的名言——「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與我何有哉!」

  「殺盡奴兵,千刀萬剮阿濟格!」

  「殺盡奴兵,千刀萬剮阿濟格!」

  「……」

  遠處響起的順軍呼喊聲,讓曾經不可一世的英親王默然。

  原滿洲一等伯、鑲白旗甲喇額真程尼提著染血的長刀,痴痴的看著遠方,雙目猶如石珠般一動不動。

  魁星樓前的戰鬥仍在繼續,幾十名阿濟格的侍衛、披甲擺牙喇們拼死與湧上來的順軍做最後的殊死戰鬥。

  他們不願後退一步。

  因為,後面是他們的旗主。

  後面,也是他們的墳墓。

  廝殺聲越來越小,漸漸的已經聽不到滿洲兒郎的叫喊聲。

  正三品滿洲正黃旗參領漕丹同試漢跌跌撞撞的推開了魁星樓的大門,望著樓中枯立的英親王等人,漕丹同試漢突然覺得無比放鬆,然後雙雙不約而同的癱坐在地。

  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又像門神,又像在廟前求香主施捨的乞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