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各懷心思地說了一會兒話,總也不似從前親昵自然了。

  竇雲本來存了耀武揚威的心思,可看到唯唯諾諾的閆二娘,心思也歇了一半,覺得沒什麼意思。

  到分別時,閆銀夢對竇雲到底有幾分真情意,沒忍住輕聲提醒她道:「杜貴妃善妒……」

  前幾日母親與她提及竇雲時隨口說了句杜貴妃無容人之量,從前還在三皇子府時就可窺得一二,即便是親表妹,怕也不希望順利入宮奪了自己的風頭,且又有那樣好的命格,往後豈不是要壓自己這個貴妃一頭?

  只是閆銀夢話剛起了個頭又後悔了,生怕禍從口出,便立刻閉緊嘴不再多言。

  竇雲不以為然。

  雖然她不是杜家的女兒,從前與杜表姐也少有往來。但她身負鳳命,若一朝得勢,那可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事。這幾次進宮表姐待她也異常親昵熱情,可見是希望她能入宮,姐妹二人相護扶持的。

  ……

  善蘭瓊失落地乘車回到了如今居住的宅子,剛一進院子,秋芝便迎出來了。

  自從徐月被貶為庶民,還在竇家褪衣受了鞭刑,整個人大受打擊。

  徐壽絲毫不顧忌她的身份,也不因她是自己的姑母而心慈手軟。行罰時還命竇家所有的下人都站在一旁觀看,以作為對她的懲戒。

  心高氣傲的徐月又怎能忍受如此對待,傷都還未養好,便從竇家搬了出來。

  且她夜裡總生噩夢,多數時候是夢到劉家母子和竇瑜。

  他們身上都血淋淋的,糾纏著她,要她償命。

  有時是夢到了死去的丈夫竇晏恆,但這樣的時候極少。

  還有的時候會夢到趙野。

  其實她寧願自己夢到趙野,夢裡有恨,會使她更加坦然一些,不至於那麼恐懼。

  因為用著上好的傷藥,徐月身上的鞭傷已經癒合了,可她仍然覺得患處疼痛,甚至比受刑當日還要痛上一些。尤其是夜裡瘙癢入骨,仿佛有蟲子在不斷地往傷口裡鑽,常令她因疼痛大聲喊叫。

  善蘭瓊花錢請了一個又一個大夫來看過,可也一直診不出原因。

  秋芝覺得這應當是心病,只是她不敢直接對徐月說。

  「娘子,東西可買到了?」秋芝上前問善蘭瓊。

  善蘭瓊將抱在懷中的匣子交到她手上。

  秋芝打開後驚喜道:「奴婢這就去給公主殿下服下!今夜總算能令殿下安穩地睡一覺了。」她還習慣於像從前那樣稱呼徐月,但每聽到一次,善蘭瓊內心就多一分苦澀。

  這樣的堅持還有何意義?

  她扯住秋芝的手臂,猶豫道:「這通神散總歸不是什麼好東西……」

  正經人家皆以此為恥,嚴禁兒孫觸碰服食。

  因為是禁藥,通神散十分難買。善蘭瓊也費盡心思,花了不少錢才能買到一點。母親被貶為庶民後,連她的公主冠服都被抄走送回了宮中,更別說其餘珠寶玉器。

  太皇太后憐惜女兒,悄悄接濟著她們,她們才能買下這間宅子,繼續使喚僕婢。不過她遠在深宮,即便有心接濟也能力有限,不能事事兼顧。通神散這樣金貴,以她們如今的財力若持續購買下去怕也快捉襟見肘了。

  秋芝當然也知道通神散的厲害,但確實沒別的可用的法子了,小聲說:「公主殿下是離不開這東西的,又能怎麼辦?您一定要再想想辦法才是。」

  善蘭瓊從前還是竇琦時筆下畫作價值千金,可如今再仿照那時的技法風格畫出來,甚至水平更勝一籌,卻連賣出去都困難。她作的畫,畫工雖然上佳,可如她這樣的人奉都城不知凡幾,沒有了過去的名聲加持,不過能得些微薄得可憐的報酬罷了。

  看著買家手上那幾串可憐的銅板,善蘭瓊只覺得受辱。

  她們還沒有慘到那個地步,善蘭瓊心中存有傲氣,也就不願賣畫了。

  第53章 彩頭(上) 誰贏了,竇娘子這畫便給誰……

  自從那日送走了佰娘和呂公, 竇瑜一直在等待離開的日子,或者說,是等待表哥的到來。

  一直等到了河陰郡最盛大的節日來臨。

  其實她來到河陰郡之時便已經距過節不遠了。將軍府里早早就在為此做著準備, 備下雞牛豬羊作為獻品, 出行的車駕也已經安排妥當。按照慣例每一年都會在這一天請來聖女為全郡祈福, 儀式就在君王河的河畔舉行。

  君王河早已經徹底解凍了, 城內城外一片生機勃勃。這一日天剛亮,竇瑜與蘇木貞、烏雲塔乘坐馬車出了門。

  蘇木貞也帶上了小女兒趙赤格, 抱著她坐在馬車裡。趙赤格前段時間生了場小病, 現在病好利索了終於可以隨母親姐姐出門,一路上興奮地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烏雲塔嫌她煩, 堵住耳朵不想聽。

  倒是羨慕竇瑜可以自己乘坐一輛車。

  竇瑜隔窗望著車外, 雖然還看不到盛夏時水草豐美的景象, 也隱隱能感受到此地的遼闊靜美, 日頭已經升起,外面飄來草木伴著晨露的香氣。他們的車隊正沿著君王河緩慢前行,是來得最晚的一批,遠遠望去, 君王河旁已經停滿了車駕, 幾乎首尾相繼。

  竇瑜穿著一件草綠色的棉布袍,只有袍子的領口和袖口用黑色的棉線繡了雲飾, 長長的柔順的黑髮梳成了一條辮子垂在腦後。茂娘坐在一旁, 也做著類似的打扮。

  之所以她們要如此打扮,是因為傳聞多年前河陰郡得聖女庇護, 免受滅城之災,這一日城中女子都要效仿聖女畫像著裝。竇瑜也就入鄉隨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