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後來我媽說,那天我回家的時候,高興得就跟傻子一樣,臉紅紅的,嘴裡還哼著歌,問我什麼,都是一句“好的”。
“你不恨你爸了?”
我媽試探著問。
我用力搖頭,給她一個大大的笑臉。
可是第二天,我和我爸就又狠狠地大吵了一架。吵架的原由可笑得不能再可笑,我爸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居然笑話我“肚子比胸大”。——有爸爸這麼說自己女兒的嗎?他可能只是要活躍飯桌氣氛,但拿我做下酒菜是不是也太過分了?
我忍,忍了一秒、兩秒、三秒……然後我站了起來,從飯桌邊跑到窗子前,推開就要往下跳。
“你們都嫌棄我是吧,我活在世上就是個笑話是吧,那我死了算了!”
“你他媽有病啊!”我爸朝我吼。
他又罵我有病!我一隻腳跨上了窗台,要死就死個gān淨!你才有病,你們全家都有病,你們整個小區都有病!
“天啊,這日子沒法過了!”我媽愣了一秒,隨後拍著大腿像唱戲一樣哭了起來,我弟弟則趕緊跑過來,使勁把我從窗台上拖回去……全家人就這樣鬧成一團。
最後,我爸又使出了他的殺手鐧:“我看我就是錢多,給你們吃得太好了!吃好了光長ròu不長腦子,一群白眼láng!”
那場爭吵,最後以我爸摔門而去、我媽嚎啕痛哭、弟弟不知所措、我筋疲力盡而告終。
就像發生在這個家中的每一場爭吵一樣。
而生活,就在這樣激烈的對抗中循環往復。愛與恨,我已經分不清楚。甚至,如果沒有這樣激烈的爭吵,我還會懷疑,我們這一家人還是一家人嗎?我自己,是不是還活著?
那些日子,我真的過得很不好。我爸不知道是不是被我氣狠了,來的次數也少了,終於有一天,我媽跟我說:“家裡沒錢了,你去跟你爸要點生活費!”
“你為什麼不去?”我問她。
“你闖的禍你自己去收拾,你去跟他道歉!”我媽理直氣壯地說。
“你為什麼不長點本事捆住他?”我說,“要不是你這麼沒用,我們就不用活得這麼憋屈,你知道不知道?”
我媽氣得渾身發抖,用手指著我說:“你個混帳東西,聽聽你自己都講了些什麼混帳話!”
“我這個混帳東西是兩個混帳生出來的。”我不甘示弱地回嘴,“關我屁事!”
我媽氣得當時就從家裡跑了出去,不用說,當然是去告狀。沒過一會兒,我爸果然上來了,我在房間裡,他便在客廳里大聲喊:“給我滾出來!”
不過,他對我興師問罪的理由並不是我跟我媽吵架,而是昨天弟弟居然對他說了一句髒話,而他認定,那是我教的。
“我沒有!”我大聲喊,“你自己就不說髒話嗎?”
“你還嘴硬!”他氣得渾身哆嗦,“你這樣的廢物還活著gān什麼?我今天就把你打死了算gān淨!”
“你打啊!除了會打我,你還會gān什麼?我告訴你,你今天要打,就gān脆把我打死,不然我總有一天會打回來!”
這是我第一次有勇氣在我爸打我的時候反抗。我爸本來已經拿了一隻衣架,就要朝我劈過來,聽到我的話,忽然冷笑著說:“那好,我不打你,你既然這麼有骨氣,就自己打自己,打完一百個耳光我就走,以後,再也不打你。”
我傻了。
說這話的人,是我爸爸。他是多麼恨我,多麼看不起我,才會說出這樣的話?而一個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嫌棄到這個地步的人,是不是真的死了gān淨?
在我清醒過來之前,我已經開始打自己了。一下一下再一下,我一面數,一面用力地抽自己的耳光。我覺得我真是賤啊,別人說要我打我就打,我是腦子壞了麼?可是一個這麼賤的我,不應該狠狠地打一頓,直到打清醒麼?
我打自己的時候,我爸就站在門口看著。我不知道自己打了多久,但我爸就是沒有喊“停”,也沒有上來阻止我,相反,他的面色很平靜,甚至有一點點享受,像是在看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如果他這時對我說“別打了”,我可能會感動,可能會痛哭流涕,可能會原諒他對我所有的不好,可能會成為一個溫柔的小女兒,可是,他沒有。我恨他居然對我這麼無qíng,於是,打自己打得更狠。
我爸是什麼時候轉身走的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時候停住手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後來,我的臉腫了足足有一個星期。
而這件事也成了我心裡的一道傷口,一直疼到現在。
可是它越疼,我就越要去碰它。在夏令營里,我對饒雪漫講我的故事,第一個就是講了這件事,我說我曾經自己打了自己一百個耳光,打得自己頭都暈了。
我想讓她罵我賤,或者罵我爸是個禽shòu,可她沒有罵,她只是看著我,無比平靜地說:“小魚,為什麼我覺得你在說起這些事的時候,還覺得挺驕傲呢?可是我想說的是,你真的很蠢。”
我承認,我有點暈。
她接著對我說:“小魚,你必須牢牢給我記住,無論你有什麼樣的理由,傷害自己的人,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愚蠢最無知的人。”
我哭了。
沒有人跟我說過這些,真的。在我一次一次弄得自己遍體鱗傷的時候,我聽到的話都是——她有病,她腦子壞了,她自作自受。
我很感激這次夏令營,因為它讓我真的懂得了不少,我知道和很多人比起來,我的生活沒有太多值得抱怨的。我家不窮,我不笨,我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可也沒有不愛我。我只要放聲歌唱,歌聲比很多人都美麗。
我也終於慢慢地發現,確實像饒雪漫所說的,我的很多問題都是我自己製造出來的,我的青chūn就是一場戰鬥,自己和自己纏鬥廝打,直到遍體鱗傷。雖然這場戰鬥不是我想要的,可是它已經開始,就再也無法停止。我不斷向別人伸出手,渴望有人幫我停下這場戰鬥,可別人都搖搖頭走開了。我知道要停下這場荒謬的抗爭,按鈕就在我自己心裡。可是在久遠的過去,當我決定成為現在的我時,就把那枚按鈕埋在了最深的血ròu里,不能觸碰,一碰就疼。
我是一尾擅斗的魚,我在尋找一方溫暖的水域。如果你經過我身邊,麻煩你對我說一聲:“加油。”別罵我,別怪我,因為我真的太需要,一直堅持的勇氣。
如果你可以,謝謝你。
Part02
我在夏令營的開營式上第一次見到小魚時,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女孩,既不漂亮也不難看;既不瘦,但也沒有胖到讓人大吃一驚的地步。
第一次覺得她有點“不一樣”,是在一次女孩子們的夜談會上。本來大家都是聊著一些不算沉重的話題,可她開口的時候,卻帶上了哭腔:“我有時候覺得,我還是死了的好。”
“為什麼?”我嚇了一跳。
“如果我死了,我媽就不會因為我煩心,弟弟也不會學壞。剛才我媽還給我打電話,說弟弟剛跟她吵了一架,都是我帶壞的。”
我對她說:“帶好弟弟是你媽媽自己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以後不要再用這種事責備自己了。”
她急急地跟我爭辯:“不是的,我弟弟真的很聽我的話,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他小時候很乖的,後來我得病了,天天和我媽吵架,他也就變了。如果我對我媽好一點,他也不會跟我媽吵架。”
當時我就被她這種凡事都要往自己身上攬責任的熱qíng勁兒給驚呆了。
後來,我了解了她的家庭狀況,也看到了她手機里的自殘視頻,沒錯,她爸爸首先就是一個不負責任、喜怒無常的人,但是我想告訴小魚,當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別人時,要學會改變自己。
我對小魚說:“咱們先從你的指甲說起吧。”
小魚身上最惹人注目的,其實不是她自己說的“胖”,也不是她的抑鬱症,而是這十根又長又尖的指甲。
“我知道這個不好看。”小魚敏感地回答,然後開始不自在起來。
“知道不好看,為什麼還要留?”
“為了安全感。”她想了想,承認道。“如果有人想欺負我,這個至少有點威懾力。”
我被她的回答逗樂了。“誰會無緣無故想欺負你?”我追問,“如果真的遇到壞人,你覺得這指甲有用嗎?”
“我知道沒用。”
“不好看,又沒用,為什麼還要留?”我故意逗她說,“剪掉?”
她立刻神qíng緊張地拒絕了。
第二天,她又找到我:“雪漫姐,昨天我想了一個晚上。”
我摸不著頭腦地問:“想了一晚上什麼?”
“想了一晚上要不要剪掉指甲。”
她果真就是傳說中的“糾結姐”啊!
她後來還給我講了一個她跟她媽之間的故事。一天她在家裡找一個碗,找不到,就給她媽打電話。她媽不耐煩,讓她自己找。她就一直打一直哭,直到她媽急匆匆地從外面趕回來,找到那個碗遞到她面前,她才平靜下來。
我問她:“你哭啥?”
她說:“不知道,就是感覺當時若沒有找到那個碗,會死掉。”
“真會死嗎?”我再問。
她搖搖頭說:“當然不會。”
“其實碗不重要,你只是找一個藉口,可以折磨你媽。你骨子裡對她很不滿意是不是?”
她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對我一針見血的不滿,但是她沒好意思發作。
其實,包括我在內,大家都很喜歡小魚。她xing格開朗,為人慷慨,喜歡說話,懂得自嘲,還挺有幽默感。
這是我們眼中的她。
但她自己眼中的自己呢?
“還不如死了”、“活在世上只是給人添麻煩”、“帶壞了弟弟”、“胖得像頭豬”、“穿什麼衣服都不好看”、“自殘成癮”,這是她給自己的標籤。
而且,她喜歡一再地重複這些負面的自我評價,在我面前,在每一個她認為可能給出她否定回答的人面前。
她不僅自己習慣於糾結,還下意識地想把周圍所有人都織進她那張糾結的大網中去。
時間稍久一點,我發現她好像已經習慣了負面qíng緒的表達方式。比如說,別人生病發個燒,會說:“發燒好難受,真希望快點好。”而她就會在微博上說:“燒燒燒,燒死算了!”
“你不恨你爸了?”
我媽試探著問。
我用力搖頭,給她一個大大的笑臉。
可是第二天,我和我爸就又狠狠地大吵了一架。吵架的原由可笑得不能再可笑,我爸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居然笑話我“肚子比胸大”。——有爸爸這麼說自己女兒的嗎?他可能只是要活躍飯桌氣氛,但拿我做下酒菜是不是也太過分了?
我忍,忍了一秒、兩秒、三秒……然後我站了起來,從飯桌邊跑到窗子前,推開就要往下跳。
“你們都嫌棄我是吧,我活在世上就是個笑話是吧,那我死了算了!”
“你他媽有病啊!”我爸朝我吼。
他又罵我有病!我一隻腳跨上了窗台,要死就死個gān淨!你才有病,你們全家都有病,你們整個小區都有病!
“天啊,這日子沒法過了!”我媽愣了一秒,隨後拍著大腿像唱戲一樣哭了起來,我弟弟則趕緊跑過來,使勁把我從窗台上拖回去……全家人就這樣鬧成一團。
最後,我爸又使出了他的殺手鐧:“我看我就是錢多,給你們吃得太好了!吃好了光長ròu不長腦子,一群白眼láng!”
那場爭吵,最後以我爸摔門而去、我媽嚎啕痛哭、弟弟不知所措、我筋疲力盡而告終。
就像發生在這個家中的每一場爭吵一樣。
而生活,就在這樣激烈的對抗中循環往復。愛與恨,我已經分不清楚。甚至,如果沒有這樣激烈的爭吵,我還會懷疑,我們這一家人還是一家人嗎?我自己,是不是還活著?
那些日子,我真的過得很不好。我爸不知道是不是被我氣狠了,來的次數也少了,終於有一天,我媽跟我說:“家裡沒錢了,你去跟你爸要點生活費!”
“你為什麼不去?”我問她。
“你闖的禍你自己去收拾,你去跟他道歉!”我媽理直氣壯地說。
“你為什麼不長點本事捆住他?”我說,“要不是你這麼沒用,我們就不用活得這麼憋屈,你知道不知道?”
我媽氣得渾身發抖,用手指著我說:“你個混帳東西,聽聽你自己都講了些什麼混帳話!”
“我這個混帳東西是兩個混帳生出來的。”我不甘示弱地回嘴,“關我屁事!”
我媽氣得當時就從家裡跑了出去,不用說,當然是去告狀。沒過一會兒,我爸果然上來了,我在房間裡,他便在客廳里大聲喊:“給我滾出來!”
不過,他對我興師問罪的理由並不是我跟我媽吵架,而是昨天弟弟居然對他說了一句髒話,而他認定,那是我教的。
“我沒有!”我大聲喊,“你自己就不說髒話嗎?”
“你還嘴硬!”他氣得渾身哆嗦,“你這樣的廢物還活著gān什麼?我今天就把你打死了算gān淨!”
“你打啊!除了會打我,你還會gān什麼?我告訴你,你今天要打,就gān脆把我打死,不然我總有一天會打回來!”
這是我第一次有勇氣在我爸打我的時候反抗。我爸本來已經拿了一隻衣架,就要朝我劈過來,聽到我的話,忽然冷笑著說:“那好,我不打你,你既然這麼有骨氣,就自己打自己,打完一百個耳光我就走,以後,再也不打你。”
我傻了。
說這話的人,是我爸爸。他是多麼恨我,多麼看不起我,才會說出這樣的話?而一個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嫌棄到這個地步的人,是不是真的死了gān淨?
在我清醒過來之前,我已經開始打自己了。一下一下再一下,我一面數,一面用力地抽自己的耳光。我覺得我真是賤啊,別人說要我打我就打,我是腦子壞了麼?可是一個這麼賤的我,不應該狠狠地打一頓,直到打清醒麼?
我打自己的時候,我爸就站在門口看著。我不知道自己打了多久,但我爸就是沒有喊“停”,也沒有上來阻止我,相反,他的面色很平靜,甚至有一點點享受,像是在看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如果他這時對我說“別打了”,我可能會感動,可能會痛哭流涕,可能會原諒他對我所有的不好,可能會成為一個溫柔的小女兒,可是,他沒有。我恨他居然對我這麼無qíng,於是,打自己打得更狠。
我爸是什麼時候轉身走的我不知道,我是什麼時候停住手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後來,我的臉腫了足足有一個星期。
而這件事也成了我心裡的一道傷口,一直疼到現在。
可是它越疼,我就越要去碰它。在夏令營里,我對饒雪漫講我的故事,第一個就是講了這件事,我說我曾經自己打了自己一百個耳光,打得自己頭都暈了。
我想讓她罵我賤,或者罵我爸是個禽shòu,可她沒有罵,她只是看著我,無比平靜地說:“小魚,為什麼我覺得你在說起這些事的時候,還覺得挺驕傲呢?可是我想說的是,你真的很蠢。”
我承認,我有點暈。
她接著對我說:“小魚,你必須牢牢給我記住,無論你有什麼樣的理由,傷害自己的人,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愚蠢最無知的人。”
我哭了。
沒有人跟我說過這些,真的。在我一次一次弄得自己遍體鱗傷的時候,我聽到的話都是——她有病,她腦子壞了,她自作自受。
我很感激這次夏令營,因為它讓我真的懂得了不少,我知道和很多人比起來,我的生活沒有太多值得抱怨的。我家不窮,我不笨,我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可也沒有不愛我。我只要放聲歌唱,歌聲比很多人都美麗。
我也終於慢慢地發現,確實像饒雪漫所說的,我的很多問題都是我自己製造出來的,我的青chūn就是一場戰鬥,自己和自己纏鬥廝打,直到遍體鱗傷。雖然這場戰鬥不是我想要的,可是它已經開始,就再也無法停止。我不斷向別人伸出手,渴望有人幫我停下這場戰鬥,可別人都搖搖頭走開了。我知道要停下這場荒謬的抗爭,按鈕就在我自己心裡。可是在久遠的過去,當我決定成為現在的我時,就把那枚按鈕埋在了最深的血ròu里,不能觸碰,一碰就疼。
我是一尾擅斗的魚,我在尋找一方溫暖的水域。如果你經過我身邊,麻煩你對我說一聲:“加油。”別罵我,別怪我,因為我真的太需要,一直堅持的勇氣。
如果你可以,謝謝你。
Part02
我在夏令營的開營式上第一次見到小魚時,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
她是一位很普通的女孩,既不漂亮也不難看;既不瘦,但也沒有胖到讓人大吃一驚的地步。
第一次覺得她有點“不一樣”,是在一次女孩子們的夜談會上。本來大家都是聊著一些不算沉重的話題,可她開口的時候,卻帶上了哭腔:“我有時候覺得,我還是死了的好。”
“為什麼?”我嚇了一跳。
“如果我死了,我媽就不會因為我煩心,弟弟也不會學壞。剛才我媽還給我打電話,說弟弟剛跟她吵了一架,都是我帶壞的。”
我對她說:“帶好弟弟是你媽媽自己的責任,不是你的責任,以後不要再用這種事責備自己了。”
她急急地跟我爭辯:“不是的,我弟弟真的很聽我的話,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他小時候很乖的,後來我得病了,天天和我媽吵架,他也就變了。如果我對我媽好一點,他也不會跟我媽吵架。”
當時我就被她這種凡事都要往自己身上攬責任的熱qíng勁兒給驚呆了。
後來,我了解了她的家庭狀況,也看到了她手機里的自殘視頻,沒錯,她爸爸首先就是一個不負責任、喜怒無常的人,但是我想告訴小魚,當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別人時,要學會改變自己。
我對小魚說:“咱們先從你的指甲說起吧。”
小魚身上最惹人注目的,其實不是她自己說的“胖”,也不是她的抑鬱症,而是這十根又長又尖的指甲。
“我知道這個不好看。”小魚敏感地回答,然後開始不自在起來。
“知道不好看,為什麼還要留?”
“為了安全感。”她想了想,承認道。“如果有人想欺負我,這個至少有點威懾力。”
我被她的回答逗樂了。“誰會無緣無故想欺負你?”我追問,“如果真的遇到壞人,你覺得這指甲有用嗎?”
“我知道沒用。”
“不好看,又沒用,為什麼還要留?”我故意逗她說,“剪掉?”
她立刻神qíng緊張地拒絕了。
第二天,她又找到我:“雪漫姐,昨天我想了一個晚上。”
我摸不著頭腦地問:“想了一晚上什麼?”
“想了一晚上要不要剪掉指甲。”
她果真就是傳說中的“糾結姐”啊!
她後來還給我講了一個她跟她媽之間的故事。一天她在家裡找一個碗,找不到,就給她媽打電話。她媽不耐煩,讓她自己找。她就一直打一直哭,直到她媽急匆匆地從外面趕回來,找到那個碗遞到她面前,她才平靜下來。
我問她:“你哭啥?”
她說:“不知道,就是感覺當時若沒有找到那個碗,會死掉。”
“真會死嗎?”我再問。
她搖搖頭說:“當然不會。”
“其實碗不重要,你只是找一個藉口,可以折磨你媽。你骨子裡對她很不滿意是不是?”
她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對我一針見血的不滿,但是她沒好意思發作。
其實,包括我在內,大家都很喜歡小魚。她xing格開朗,為人慷慨,喜歡說話,懂得自嘲,還挺有幽默感。
這是我們眼中的她。
但她自己眼中的自己呢?
“還不如死了”、“活在世上只是給人添麻煩”、“帶壞了弟弟”、“胖得像頭豬”、“穿什麼衣服都不好看”、“自殘成癮”,這是她給自己的標籤。
而且,她喜歡一再地重複這些負面的自我評價,在我面前,在每一個她認為可能給出她否定回答的人面前。
她不僅自己習慣於糾結,還下意識地想把周圍所有人都織進她那張糾結的大網中去。
時間稍久一點,我發現她好像已經習慣了負面qíng緒的表達方式。比如說,別人生病發個燒,會說:“發燒好難受,真希望快點好。”而她就會在微博上說:“燒燒燒,燒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