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姜含元道:「我在府里無事,不如出去,有點私事要辦。你借個人,替我指路便可。」
束慎徽也未多問,轉頭便招來了張寶,吩咐:「王妃要出府,你替王妃領路。叫王仁同行。」
張寶立刻躬身應是。
束慎徽朝姜含元點了點頭,道了句早去早回,說完轉身便去,走了幾步,又想起個事,停步道,「對了,明後幾日,你應會有不少飲宴拜見的邀約,你若無意結交,我叫府里通事處置,替你回了。」
束慎徽說完,這頭自顧去了。姜含元換了便裝,戴了笠帽,攜上物件。張寶隨她,扮成普通人家小廝的模樣,王府護衛統領王仁帶了兩個利索手下,遠遠跟在後,牽馬輕裝,從王府側門出,入了長安街市。
「王妃,奴婢打小就長在長安,不是奴婢誇口,無論大街市小巷弄,只要王妃您說出個名兒,奴婢就保管能給您帶上路。城北內外,丞相祠,火神廟。城東內外,龍首河,燈花市。城南內外,關帝廟,金魚池。城西則有城隍廟和百花山,全都是好玩的去處。要是不知道名兒,也是無妨,王妃就說周遭都有哪些所在,奴婢一樣能給您找出來!」
一出去,張寶就嘰里呱啦地說了一通,看著頗是快活的樣子。
他確實很快活。
其實說起來,上頭頂著個像老太監李祥春那樣皺個眉都能夾死只秋蚊子的上司,他能撒腿走遍皇城四處,那完全是託了當今少帝的福。早年少帝常出宮來王府,到了王府就往外跑,張寶同行,便如此,跟著幾乎跑遍了整個長安城的犄角旮旯。這幾年少帝被拘得緊了,他也就沒了從前那麼多的出門機會。沒想到女將軍一來,新婚第二天,不在王府里陪攝政王,直接出門,提攜著自己也能出來透透風了,美得很。
姜含元對這個小太監的印象倒是還好,遞出一紙。那紙上列了十來條地址,都是她青木營里來自長安以及長安附近的軍士家址。這回入京,她順帶便也替那些士兵捎帶回來家書或是在軍營里攢下的錢。
張寶跟在束慎徽的身旁,還是安樂王時的束慎徽日日讀書,時日久了,他也能認上些字,瞄了一眼,說沒問題。
姜含元先去的是楊虎楊家。
楊虎祖上郡公,他父親早年卻犯事,病死在了獄中,後雖被證實是受下屬蒙蔽所致,但因失察之罪,降爵三等,家道就此敗落。楊虎在宗族兄弟當中行七,可見當日宗親之盛,出事後,宗族往來便也日漸稀落,如今家中剩一母親與兄長夫婦,兄長做了一個小京官,勉力支撐著門戶罷了。
姜含元登門未報身份,只說自己是雁門西陘附近的人,因平日有和軍營里的人往來,認識楊虎,這回正好有事來長安,便替楊虎捎帶家書,他們若有需要帶回去的東西,也可一併交給她。
楊虎自投軍後,多年未曾歸家,兄長聞訊驚喜,收下信後,再三感謝,見她是女子,將母親妻子和膝下的一個獨女都喚了出來。一家人對她很是感謝。楊母詢問楊虎在軍中如何,姜含元不厭其煩,一一道來,講他作戰英勇,屢立功勞,聽得楊母又是心酸又是欣喜,一邊笑,一邊低頭擦著眼角。
姜含元說話的時候,留意到楊虎那年幼的小侄女一直站在其母身後,偷偷在看自己。坐了片刻,敘完話,她說另外有事要走了,楊家極力留飯,她辭謝,起身前,沖那小女娃微微一笑,招了招手。
女娃眼睛一亮,卻還是有些羞澀,雙手背後不敢上前。姜含元便走到她的面前:「我猜一下,你的名兒,是不是叫阿果?」
女娃驚訝,連羞澀也忘了,「阿姐你怎的知道我叫阿果?」
姜含元道:「是你虎叔告訴我的。他對我提過,家中有個叫阿果的小侄女,他離開長安的時候,阿果才三四歲,如今一晃好幾年,怕都成大姑娘,要忘記他這個叔父了。」
阿果急忙搖頭:「不會的!阿姐你轉告我叔父,阿爹阿娘常提叔父,我一直記著他的!」
姜含元將自己方才過來時想起來在街上老號里買的一包糖果子遞了過去,「這是你虎叔交待我錢,特意叮囑我買了轉你的。」
女娃驚喜,卻又不敢接,轉頭看父母。她母親比阿果更驚訝,沒想到一向粗枝大葉的小叔,離家那麼多年了,這回竟還不忘托人給阿果買零嘴吃,信以為真,便笑著讓女兒接下,又謝過姜含元,說麻煩她了。
姜含元便告辭出來,阿果隨大人一道送她,快到大門之時,姜含元見她欲言又止的,便笑問她想說什麼。
阿果鼓起勇氣:「阿姐,你從那邊來,那你見過長寧女將軍的面嗎?她是不是天上的女神仙下的凡?我昨日聽人都在講,女將軍嫁了攝政王,城裡很多人去看。我也想去看她到底怎生模樣,可是人太多了,阿母怕擠到我,不許我去。」
說話間,一行人已到門口。姜含元停下。
「女將軍極是普通,怎會是女神仙下的凡?」
「可是她做了女將軍!」
阿果膽子漸漸大了,不信她的話,搖頭又道。
「那是因她自小立志從軍,後來的每一日,都在為她的志向努力罷了。」
「這樣就可以像女將軍一樣厲害了嗎?」小女孩依然半信半疑。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就朝著目標去做。無論最後能不能達成,總是會離目標越來越近。」她想了下,又答。
束慎徽也未多問,轉頭便招來了張寶,吩咐:「王妃要出府,你替王妃領路。叫王仁同行。」
張寶立刻躬身應是。
束慎徽朝姜含元點了點頭,道了句早去早回,說完轉身便去,走了幾步,又想起個事,停步道,「對了,明後幾日,你應會有不少飲宴拜見的邀約,你若無意結交,我叫府里通事處置,替你回了。」
束慎徽說完,這頭自顧去了。姜含元換了便裝,戴了笠帽,攜上物件。張寶隨她,扮成普通人家小廝的模樣,王府護衛統領王仁帶了兩個利索手下,遠遠跟在後,牽馬輕裝,從王府側門出,入了長安街市。
「王妃,奴婢打小就長在長安,不是奴婢誇口,無論大街市小巷弄,只要王妃您說出個名兒,奴婢就保管能給您帶上路。城北內外,丞相祠,火神廟。城東內外,龍首河,燈花市。城南內外,關帝廟,金魚池。城西則有城隍廟和百花山,全都是好玩的去處。要是不知道名兒,也是無妨,王妃就說周遭都有哪些所在,奴婢一樣能給您找出來!」
一出去,張寶就嘰里呱啦地說了一通,看著頗是快活的樣子。
他確實很快活。
其實說起來,上頭頂著個像老太監李祥春那樣皺個眉都能夾死只秋蚊子的上司,他能撒腿走遍皇城四處,那完全是託了當今少帝的福。早年少帝常出宮來王府,到了王府就往外跑,張寶同行,便如此,跟著幾乎跑遍了整個長安城的犄角旮旯。這幾年少帝被拘得緊了,他也就沒了從前那麼多的出門機會。沒想到女將軍一來,新婚第二天,不在王府里陪攝政王,直接出門,提攜著自己也能出來透透風了,美得很。
姜含元對這個小太監的印象倒是還好,遞出一紙。那紙上列了十來條地址,都是她青木營里來自長安以及長安附近的軍士家址。這回入京,她順帶便也替那些士兵捎帶回來家書或是在軍營里攢下的錢。
張寶跟在束慎徽的身旁,還是安樂王時的束慎徽日日讀書,時日久了,他也能認上些字,瞄了一眼,說沒問題。
姜含元先去的是楊虎楊家。
楊虎祖上郡公,他父親早年卻犯事,病死在了獄中,後雖被證實是受下屬蒙蔽所致,但因失察之罪,降爵三等,家道就此敗落。楊虎在宗族兄弟當中行七,可見當日宗親之盛,出事後,宗族往來便也日漸稀落,如今家中剩一母親與兄長夫婦,兄長做了一個小京官,勉力支撐著門戶罷了。
姜含元登門未報身份,只說自己是雁門西陘附近的人,因平日有和軍營里的人往來,認識楊虎,這回正好有事來長安,便替楊虎捎帶家書,他們若有需要帶回去的東西,也可一併交給她。
楊虎自投軍後,多年未曾歸家,兄長聞訊驚喜,收下信後,再三感謝,見她是女子,將母親妻子和膝下的一個獨女都喚了出來。一家人對她很是感謝。楊母詢問楊虎在軍中如何,姜含元不厭其煩,一一道來,講他作戰英勇,屢立功勞,聽得楊母又是心酸又是欣喜,一邊笑,一邊低頭擦著眼角。
姜含元說話的時候,留意到楊虎那年幼的小侄女一直站在其母身後,偷偷在看自己。坐了片刻,敘完話,她說另外有事要走了,楊家極力留飯,她辭謝,起身前,沖那小女娃微微一笑,招了招手。
女娃眼睛一亮,卻還是有些羞澀,雙手背後不敢上前。姜含元便走到她的面前:「我猜一下,你的名兒,是不是叫阿果?」
女娃驚訝,連羞澀也忘了,「阿姐你怎的知道我叫阿果?」
姜含元道:「是你虎叔告訴我的。他對我提過,家中有個叫阿果的小侄女,他離開長安的時候,阿果才三四歲,如今一晃好幾年,怕都成大姑娘,要忘記他這個叔父了。」
阿果急忙搖頭:「不會的!阿姐你轉告我叔父,阿爹阿娘常提叔父,我一直記著他的!」
姜含元將自己方才過來時想起來在街上老號里買的一包糖果子遞了過去,「這是你虎叔交待我錢,特意叮囑我買了轉你的。」
女娃驚喜,卻又不敢接,轉頭看父母。她母親比阿果更驚訝,沒想到一向粗枝大葉的小叔,離家那麼多年了,這回竟還不忘托人給阿果買零嘴吃,信以為真,便笑著讓女兒接下,又謝過姜含元,說麻煩她了。
姜含元便告辭出來,阿果隨大人一道送她,快到大門之時,姜含元見她欲言又止的,便笑問她想說什麼。
阿果鼓起勇氣:「阿姐,你從那邊來,那你見過長寧女將軍的面嗎?她是不是天上的女神仙下的凡?我昨日聽人都在講,女將軍嫁了攝政王,城裡很多人去看。我也想去看她到底怎生模樣,可是人太多了,阿母怕擠到我,不許我去。」
說話間,一行人已到門口。姜含元停下。
「女將軍極是普通,怎會是女神仙下的凡?」
「可是她做了女將軍!」
阿果膽子漸漸大了,不信她的話,搖頭又道。
「那是因她自小立志從軍,後來的每一日,都在為她的志向努力罷了。」
「這樣就可以像女將軍一樣厲害了嗎?」小女孩依然半信半疑。
「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就朝著目標去做。無論最後能不能達成,總是會離目標越來越近。」她想了下,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