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了後院,五娘洗漱好,就上床了,也許是最近太累了,現在歇了下來,沾著床,沒一會就睡熟了。等昭親王從書房回來,見她眼底的青色,眼裡儘是心疼。想到今天她做的傻事,他的心就軟成了水,不感動那絕對是假的,只是他更想她再自私一點,親了親她的額頭,就去了後面浴房洗漱了。

  一夜無夢,次日卯時,五娘就醒了,整個人都舒服了。借著昏黃的燈光,看著她的枕邊人,不禁伸手去輕撫他下顎處的青茬,臉上露了笑,湊上去親吻他的嘴角。

  只是某個熟睡的人,好似被她吻醒了一般,纏了上來,不再罷休。很快屋內就傳出了喘息、呻吟之聲,久久未能停歇。

  早晨,五娘一手揉著有些酸軟的腰腹,一手被她男人牽著,到了重明堂,小算盤就湊了過來:「父王、母妃好。」

  五娘拉過兒子的手,就去給太后請安:「母后金安。」

  太后抱著小秤砣坐在榻上,一臉的慈愛:「你們來了,早膳可用過了?」

  昭親王坐到了太后下手的椅子上,而五娘則湊到了坐在右邊榻上的米氏身邊:「都用過了,兒子有一事要與您說。」

  太后一頓:「什麼事?」反正應該不是小事。

  果然,昭親王看了一眼五娘,就轉向了太后:「兒子準備棄姓,直接以元昭為名,另立新朝。」

  太后聞言,深嘆了一口氣:「你這樣,可想過後果?」這棄姓可不是小事,一個不好,就可能犯了大忌,冒了天下之大不韙。

  「母后放心,兒子都已經有了安排,」昭親王安撫太后:「大景本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只是消息還被壓著,兒子已經準備好鎮壓群雄了。」這消息一旦壓不住了,各地勢力就會蠢蠢欲動,一個不好,這中原就徹底亂了,到時吃苦的還是百姓,趙寅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既然你已經有了周全的準備,那就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吧。我已經老了,日後只管待在後院享天倫之樂,至於其他的事,你們兩口子跟底面的那些人商量著做就好,」太后真的是已經累了,不想這一輩子都搭在斗上面,現在有人替她當著,她感覺很好。

  米氏沒想到昭親王的心這麼大,連景姓都容不得:「其他我也不想說,只想提醒你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們心裡要清楚才行。」

  「多謝岳母提醒,」昭親王自是明白這其中道理:「小婿定當謹記於心。」

  第73章

  彥先生果然不負他狀元之名,只閉門兩日,就將五娘要的話本寫好了。看完手裡這厚厚的一沓,五娘又從炕几上拿了一塊新的錦帕按了按眼角,她現在算是明白什麼叫做「真人不露相」了。看著這本名為《帝後與臣婦》的話本,五娘有些泛紅的眼睛裡,透著寒光,欠下的債哪有不還的?

  只是沒想到像彥先生那樣一個不修邊幅的男子,寫起話本來,竟能將裡面的愛恨情仇描寫得如此細膩動人。她看了看炕几上那一堆被她用來拭過淚的錦帕,滿意地笑了。

  晚上,昭親王回來後,五娘就把彥先生寫好的話本拿給了她,說:「彥先生這三元及第之名果然不是平白得來的,寫的話本很是能勾人心弦,看得我眼睛都哭紅了。」要知道她本就是一冷情之人,除了演戲之外,能讓她動情流淚的真的不多。

  昭親王沒有具體細看,只是大略翻了幾頁,就把手中的話本還給了五娘:「既然已經寫好了,那底面你就看著辦吧,剛好鎮國侯府的莊子就在邊上,舅母是個老戲迷,你可以請她幫你參詳參詳,想必她是非常樂意的。」

  「有舅母幫襯著那就再好不過了,」五娘放下話本,就接過兮香遞過來的熱巾子給昭親王擦拭手臉:「這幾天京里怎麼樣?」雖然不想問,但她還是有些擔心京城的狀況。

  說到京城,昭親王雙目微微一縮:「京里情況還可以,前天黃石青投了我,他向王府遞了摺子,說他會讓京禁衛清理皇宮,守好京城。」黃石青還算識相,要不是看他還有點本事,他也不會留著他。

  「那景家呢,還有多少人活著?」五娘心中是有猜測的,但還是想要聽個準話:「皇帝跟韓氏還活著嗎?」

  「景家除了跟著出來的老三、五皇子還有離京的逸王,現在就還剩下我們這一脈了,不過很快我們這一支就不再姓景了,」昭親王嗤笑一聲:「至於皇帝跟韓氏,他們現在另外一個地方,韓氏不是一直都心心念念著皇帝兒子嗎?那就讓他們母子好好處著吧,希望他們能相親相愛,而不是相愛相殺。」

  「這一切惡果都是緣於先帝跟韓氏當年種下的孽因,要是先帝泉下有知,就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生前所為?」五娘深嘆了口氣:「你準備怎麼處置小五兒跟逸王?」說真的,她有些可憐小五兒,那孩子畢竟還不到三歲,他又有什麼錯呢?至於肅親王,那是個明白人,根本不用他們擔心。

  這個昭親王早就想好了:「逸王會入嗣韓氏一脈,以後跟景家就沒有關係了,至於五皇子,封個閒王吧,傅氏女是個明白人,她知道該怎麼教他。」

  「這樣挺好,趕盡殺絕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五娘很贊同他的做法:「他們畢竟跟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咱們不能做得太狠。」同屬一宗,再想斷也是難堵悠悠之口,既然如此,還不如大度點,放在眼皮子底下,量他們也翻不出什麼浪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