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小胖子看夾夠了,就像模像樣的讓花嬤嬤端著他冒尖的碗:「盤盤去看看砣砣。」
幾個大人干看著也沒阻止,等小胖子進了內室,昭親王就放下碗筷跟過去了。站在內室門邊,他就見他家小胖子,拿著個大點的香囊,正把他碗裡的膳食往裡裝,一邊裝著一邊小聲跟花嬤嬤說悄悄話:「一會盤盤去看看母妃,母妃肯定餓餓了。」
花嬤嬤笑得眉不見眼地配合他,沒有一點要阻擾的意思:「好,一會花嬤嬤陪你去,這個莊子大,你還不認路。」這懂事的孩子,總是讓人想要多疼一些,太后娘娘這兩個孫兒生得真好。
昭親王笑著退了出去,繼續用晚膳,看來他媳婦晚上不會餓了。太后見他臉上幸災樂禍的笑,就有些好奇,放下筷子,跟米氏一同去了內室瞧瞧,不過很快她們就回來。太后嗔怪地瞪了兒子一眼,給他夾了一堆蘿蔔:「你多吃點,越大越胡鬧。」
昭親王看著自己碗裡冒尖的蘿蔔,就皺起了眉頭:「母后,您這樣,兒子會傷心的。」他最討厭的膳食就是蘿蔔,沒有之一。他母后肯定是故意的,果然有了孫子,兒子就成了腳貨。
還沒用完膳,他家胖小子就腆著肚子,牽著花嬤嬤去了凝輝院。即便昭親王不喜食蘿蔔,他還是把它們生吞硬咽下去了,在軍中生活多年,他早就明白食物的珍貴。
回到凝輝院,昭親王輕手輕腳地進了屋子,外室沒人,就移步內室,果然他媳婦身邊站著位孝子:「母妃,是不是冷了?」
五娘看著她家小肥崽拎著的一袋子膳食,心是暖暖的,只是這膳食她是吃不下的:「冷了不怕,母妃讓芍嬤嬤去熱一熱就行,你是不是也沒有吃飽,剛好陪母妃再用一點可以嗎?」對於兩個孩子,她從不嬌養,他們生來富貴,但能不能永享這份尊榮就要靠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小算盤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好,盤盤想吃肉跟魚。」他剛剛想著他母妃還餓著肚子,就吃不下了,這會肚肚真的好餓。
用完晚膳,五娘跟昭親把小算盤送回重明堂,夫妻兩就去了前院書房。一路上,夫妻兩誰都沒有出聲。直到進了前院,五娘才問:「你今晚是不是故意考教小算盤的?」她男人,她了解,小算盤是他們的長子,自小都是他們夫妻倆帶大的。如果日後他們成了大事,小算盤身上的膽子就重了,她娘說的一點不假,建國容易,守住難。
昭親王伸手握住她的柔荑:「你不怪我?」
五娘搖了搖頭:「他是個好孩子,我們好好教,我有預感他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你這算什麼預感,」昭親王笑了,臉上帶著驕傲:「他絕對不會讓我們失望,而且他肯定會青出於藍,比我強。」對小算盤,他是寄予了厚望。
到了書房,彥先生已經等在裡面了:「王爺、王妃娘娘。」
「坐吧,」昭親王拉著五娘來到了主位:「今天讓你過來,是王妃找你有事。」
彥先生倒是有些驚奇,這王妃娘娘能有什麼事兒找他,拱手道:「不知王妃娘娘有何吩咐?」
五娘也沒跟他客氣,直接說了來因:「是這樣的,我想請先生寫一本話本,就以太后、先帝、韓秋兒還有趙毅這四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為主,大景為背景,不知先生可願執筆?」寫話本說來對一些所謂有品調的文人墨客來說,多少有些自降身份。可她雖識字,論起算盤來,她是打得順手,可這話本,她自認還沒那筆力。
一聽是這個事,彥先生就雙目賊亮,昭親王妃這不是給他送來訴冤的機會嗎?想當年他一三元及第竟被人頂替,景盛帝卻裝聾作啞,任由人魚目混珠,他忍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以筆作矛,為自己伸冤了:「彥某定竭盡全力,不負王妃娘娘所託。」
「那就有勞彥先生了,」五娘沉聲說道:「這話本,最重要的是感人肺腑,母后是先帝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竟遭先帝跟韓秋兒那般折辱,其中內情,想必先生也了解。鎮國侯府一門忠烈,可老侯爺未能血灑沙場,卻死在了先帝跟韓秋兒的陰謀算計之下,如此種種,怎叫人不悲不恨?還望先生多多潤色幾分,這話本寫好之後,我準備把它排成戲,在所有第一樓搭個戲台子,也跟天下百姓說道說道,訴訴苦。」
雖然話本還未寫,但彥先生已經能想到它的功效了,這一劑藥下去,昭親王無論是造反還是開立新朝,都有了緣由。辱母之仇、殺兄之恨,苟延殘喘,到了今天權勢滔天,豎旗為王,這一切就成了因果循環,高招,妙哉:「彥某明白王妃娘娘的意思。」口誅筆伐這一招,昭親王妃用得真是恰到好處。
昭親王看他媳婦說完了,就開了口:「本王準備棄姓,以元昭之名統領西北軍,另立新朝昭,先生以為如何?」
果然如此,彥先生就知道昭親王妃不做無用功:「彥某會儘快完成話本,其實王爺也可以遊說太后娘娘寫一本自傳,這樣話本再加上太后娘娘的自傳,效果會更好。」話本,多用於閒情娛樂,可自傳就多了幾分真實。
「自傳就不用了,」昭親王不想再讓他母后回憶過去,那些不堪的過往,就讓它過去吧:「話本你儘快,你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完就找一批說書人,讓他們先給附近的百姓說幾場,人人流淚,就可以排戲文了。」
「彥某明白。」
幾個大人干看著也沒阻止,等小胖子進了內室,昭親王就放下碗筷跟過去了。站在內室門邊,他就見他家小胖子,拿著個大點的香囊,正把他碗裡的膳食往裡裝,一邊裝著一邊小聲跟花嬤嬤說悄悄話:「一會盤盤去看看母妃,母妃肯定餓餓了。」
花嬤嬤笑得眉不見眼地配合他,沒有一點要阻擾的意思:「好,一會花嬤嬤陪你去,這個莊子大,你還不認路。」這懂事的孩子,總是讓人想要多疼一些,太后娘娘這兩個孫兒生得真好。
昭親王笑著退了出去,繼續用晚膳,看來他媳婦晚上不會餓了。太后見他臉上幸災樂禍的笑,就有些好奇,放下筷子,跟米氏一同去了內室瞧瞧,不過很快她們就回來。太后嗔怪地瞪了兒子一眼,給他夾了一堆蘿蔔:「你多吃點,越大越胡鬧。」
昭親王看著自己碗裡冒尖的蘿蔔,就皺起了眉頭:「母后,您這樣,兒子會傷心的。」他最討厭的膳食就是蘿蔔,沒有之一。他母后肯定是故意的,果然有了孫子,兒子就成了腳貨。
還沒用完膳,他家胖小子就腆著肚子,牽著花嬤嬤去了凝輝院。即便昭親王不喜食蘿蔔,他還是把它們生吞硬咽下去了,在軍中生活多年,他早就明白食物的珍貴。
回到凝輝院,昭親王輕手輕腳地進了屋子,外室沒人,就移步內室,果然他媳婦身邊站著位孝子:「母妃,是不是冷了?」
五娘看著她家小肥崽拎著的一袋子膳食,心是暖暖的,只是這膳食她是吃不下的:「冷了不怕,母妃讓芍嬤嬤去熱一熱就行,你是不是也沒有吃飽,剛好陪母妃再用一點可以嗎?」對於兩個孩子,她從不嬌養,他們生來富貴,但能不能永享這份尊榮就要靠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小算盤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好,盤盤想吃肉跟魚。」他剛剛想著他母妃還餓著肚子,就吃不下了,這會肚肚真的好餓。
用完晚膳,五娘跟昭親把小算盤送回重明堂,夫妻兩就去了前院書房。一路上,夫妻兩誰都沒有出聲。直到進了前院,五娘才問:「你今晚是不是故意考教小算盤的?」她男人,她了解,小算盤是他們的長子,自小都是他們夫妻倆帶大的。如果日後他們成了大事,小算盤身上的膽子就重了,她娘說的一點不假,建國容易,守住難。
昭親王伸手握住她的柔荑:「你不怪我?」
五娘搖了搖頭:「他是個好孩子,我們好好教,我有預感他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你這算什麼預感,」昭親王笑了,臉上帶著驕傲:「他絕對不會讓我們失望,而且他肯定會青出於藍,比我強。」對小算盤,他是寄予了厚望。
到了書房,彥先生已經等在裡面了:「王爺、王妃娘娘。」
「坐吧,」昭親王拉著五娘來到了主位:「今天讓你過來,是王妃找你有事。」
彥先生倒是有些驚奇,這王妃娘娘能有什麼事兒找他,拱手道:「不知王妃娘娘有何吩咐?」
五娘也沒跟他客氣,直接說了來因:「是這樣的,我想請先生寫一本話本,就以太后、先帝、韓秋兒還有趙毅這四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為主,大景為背景,不知先生可願執筆?」寫話本說來對一些所謂有品調的文人墨客來說,多少有些自降身份。可她雖識字,論起算盤來,她是打得順手,可這話本,她自認還沒那筆力。
一聽是這個事,彥先生就雙目賊亮,昭親王妃這不是給他送來訴冤的機會嗎?想當年他一三元及第竟被人頂替,景盛帝卻裝聾作啞,任由人魚目混珠,他忍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以筆作矛,為自己伸冤了:「彥某定竭盡全力,不負王妃娘娘所託。」
「那就有勞彥先生了,」五娘沉聲說道:「這話本,最重要的是感人肺腑,母后是先帝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竟遭先帝跟韓秋兒那般折辱,其中內情,想必先生也了解。鎮國侯府一門忠烈,可老侯爺未能血灑沙場,卻死在了先帝跟韓秋兒的陰謀算計之下,如此種種,怎叫人不悲不恨?還望先生多多潤色幾分,這話本寫好之後,我準備把它排成戲,在所有第一樓搭個戲台子,也跟天下百姓說道說道,訴訴苦。」
雖然話本還未寫,但彥先生已經能想到它的功效了,這一劑藥下去,昭親王無論是造反還是開立新朝,都有了緣由。辱母之仇、殺兄之恨,苟延殘喘,到了今天權勢滔天,豎旗為王,這一切就成了因果循環,高招,妙哉:「彥某明白王妃娘娘的意思。」口誅筆伐這一招,昭親王妃用得真是恰到好處。
昭親王看他媳婦說完了,就開了口:「本王準備棄姓,以元昭之名統領西北軍,另立新朝昭,先生以為如何?」
果然如此,彥先生就知道昭親王妃不做無用功:「彥某會儘快完成話本,其實王爺也可以遊說太后娘娘寫一本自傳,這樣話本再加上太后娘娘的自傳,效果會更好。」話本,多用於閒情娛樂,可自傳就多了幾分真實。
「自傳就不用了,」昭親王不想再讓他母后回憶過去,那些不堪的過往,就讓它過去吧:「話本你儘快,你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完就找一批說書人,讓他們先給附近的百姓說幾場,人人流淚,就可以排戲文了。」
「彥某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