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小姐身體可好?還咳嗽不曾?今日吃了些什麼?都做了什麼?」
侍女淨瓶連忙回話:「早起風涼,咳嗽了幾回。早上只吃了一點雞蛋羹,燕窩一口沒碰,賞給我們幾個了。吃過早膳,看了一會兒書。後來,後來小姐說想去院子裡走動走動,我們不敢做主,便勸了幾回。現在小姐又睡下了。」
那嬤嬤面色一沉:「小姐要去院子,你們怎敢拂逆?究竟你們是主子,還是她是主子?」
淨瓶連忙道:「是因昨日小姐夜間出來賞月,今日就咳的厲害了。奴婢要請太醫來,小姐說不必,因此,才不敢讓小姐出門。」
嬤嬤思慮了片刻:「太醫說,養了這麼幾個月,舊傷都好的差不多了。若是悶在屋子裡,胃口反倒不好,心情也不得疏解。下次,小姐若只是要在院子裡走動,無論哪裡,都是去得的。你們要小心伺候,千萬千萬要當心。若是出了絲毫差池,你我的性命都難保!」
淨瓶連忙稱是,恭恭敬敬的把嬤嬤送走了。
淨瓶剛進屋,便見屋內突然一亮,原是小姐不知什麼時候起了,剛伸手挑起了窗簾。
淨瓶連忙過去,接過布簾,用流蘇纏了起來。
「近來京中有什麼大事嗎?」小姐咳了月余,如今雖然好了,聲音仍然有點含沙帶啞,說話的聲音也不大,只是無意間便有幾分婉轉,停在耳朵里,像被一朵狗尾巴草在裡頭轉了一圈,有些酥麻。
她方才起身,還未束髮,素衣淨裳,烏黑秀髮垂落,整個人挺直的如同一支亭亭玉立的月下緗蓮。
淨瓶見她站在窗前,與窗外的一樹海棠相映,不由有些看呆了。
淨瓶回過神來,眸光一轉,笑著回話:「並沒有聽聞什麼大事。若說起來,我也是在內院服侍,不常出門,真有什麼事,也是不懂的。」
她家小姐聽完,輕輕一笑,耳邊一縷髮絲垂落。她聲音越發輕柔,和氣的像是一縷清風:「我只是在府中呆的久了,有些憋悶。只不過如今身體還未大好,也不好出去走動。不若,你且去瞧瞧,尋一個能言善道的老媽子來,說些閒話解解悶。」
原來不是要出門去。
淨瓶立時鬆了口氣,眼睛都亮了許多,說話也利落起來:「小姐若是悶了,不如我去回了侯爺,請一個說書的女先生來,可好?」
她便又笑了笑,果真如水華凌波而立:「我自己就認得字,說書的都是話本子一般的套路,看慣了的。還不如聽聽閒話,既能消閒,又不傷神。」
淨瓶連忙稱是。只要這位主兒,暫時不鬧著要出去,別的都是好說的。
她一直費心伺候,也了解這位小姐的脾性,不會輕易為難她們,當下便心思活絡,眼珠一轉,說一些趣事來給她解悶。
小姐果然精神些,時而附和幾句。淨瓶所知的,也無非就是丫頭之間拌嘴了,婆子又打架了,小廝們拈酸吃醋,說了後頭,見她笑的實在好看,更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來招她一笑。
這麼一邊講著,一邊絞盡腦汁的思索,果然恍惚記起一件大事——
「小姐金尊玉貴的,怕是不耐煩聽這些雞毛蒜皮。若說城中的大事,也真的有一件。我不出門,也聽他們說了一耳朵。說是通州知府抓到了一個在逃近二十年的逃犯,還是個女子!押解這逃犯進京的時候,被人劫了囚車!通州知府都被砍了一刀,險些死了呢!後來,好不容易,才把這個劫囚的人,和那女犯一起抓了回來。」
淨瓶的嘴一張一合:「我聽說,這劫囚的人,好像以前還是公門中人呢!」
小姐慢慢剝著蓮子,漫不經心的問:「公門中人?莫不是以前大理寺的?」
淨瓶苦惱的拍了拍腦門:「好像是。小姐,我也記不清了,不是衙門的捕頭,就是大理寺的。反正官還不小,這事兒是廚房採買的陳媽媽跟我說的,您若想知道,我去傳陳媽媽來。」
小姐搖搖頭,眼睛微彎,笑道:「閒聊解悶罷了,也未必要刨根究底。不過,說是位女犯,便有些好奇。」
淨瓶連聲稱是:「也是,我聽說,這通州知府不遺餘力的抓捕了她快二十年。她一個女子,究竟犯了什麼大罪?聽說,這幾日就要公審,若是有新的消息,再來說給小姐聽。」
第134章 聶玉
謝無咎進了天牢, 今日值守的小子是個機靈的, 忙將鎖卸了, 開門讓他進去。隨後,還謹慎的守在一丈開外之地。
謝無咎將從昭華坊買來的好酒好菜都取出來, 還有些芝麻燒餅、酒釀丸子等吃食,一一放在桌上。
「聶叔,先吃點東西吧!」
聶玉悶哼一聲,斜了他一眼:「我道什麼,怪不得還有人偷偷給我上藥,原來是你小子。我那不成器的徒兒呢?」
謝無咎微微一頓,握著杯盞的手瞬時骨節畢現。
聶玉在半道劫囚,身受重傷被捕, 通州知府恨透了他,一路磋磨虐待,本就沒什麼精神頭了。——他不過撐著一口氣, 自然也沒能發現謝無咎的異狀。
謝無咎緩過了這口氣, 心口的抽疼過去, 若無其事道:「她有要事,剛出京。我雖然想知會她, 但……」他刻意苦笑一聲, 壓下隱痛,「皇命難違。」
「也是。」聶玉點點頭, 支著一隻胳膊慢慢坐起來。「她回京了,也沒什麼用。這案子只怕又是要鬧的沸沸揚揚, 是不會輕易停歇的。」
侍女淨瓶連忙回話:「早起風涼,咳嗽了幾回。早上只吃了一點雞蛋羹,燕窩一口沒碰,賞給我們幾個了。吃過早膳,看了一會兒書。後來,後來小姐說想去院子裡走動走動,我們不敢做主,便勸了幾回。現在小姐又睡下了。」
那嬤嬤面色一沉:「小姐要去院子,你們怎敢拂逆?究竟你們是主子,還是她是主子?」
淨瓶連忙道:「是因昨日小姐夜間出來賞月,今日就咳的厲害了。奴婢要請太醫來,小姐說不必,因此,才不敢讓小姐出門。」
嬤嬤思慮了片刻:「太醫說,養了這麼幾個月,舊傷都好的差不多了。若是悶在屋子裡,胃口反倒不好,心情也不得疏解。下次,小姐若只是要在院子裡走動,無論哪裡,都是去得的。你們要小心伺候,千萬千萬要當心。若是出了絲毫差池,你我的性命都難保!」
淨瓶連忙稱是,恭恭敬敬的把嬤嬤送走了。
淨瓶剛進屋,便見屋內突然一亮,原是小姐不知什麼時候起了,剛伸手挑起了窗簾。
淨瓶連忙過去,接過布簾,用流蘇纏了起來。
「近來京中有什麼大事嗎?」小姐咳了月余,如今雖然好了,聲音仍然有點含沙帶啞,說話的聲音也不大,只是無意間便有幾分婉轉,停在耳朵里,像被一朵狗尾巴草在裡頭轉了一圈,有些酥麻。
她方才起身,還未束髮,素衣淨裳,烏黑秀髮垂落,整個人挺直的如同一支亭亭玉立的月下緗蓮。
淨瓶見她站在窗前,與窗外的一樹海棠相映,不由有些看呆了。
淨瓶回過神來,眸光一轉,笑著回話:「並沒有聽聞什麼大事。若說起來,我也是在內院服侍,不常出門,真有什麼事,也是不懂的。」
她家小姐聽完,輕輕一笑,耳邊一縷髮絲垂落。她聲音越發輕柔,和氣的像是一縷清風:「我只是在府中呆的久了,有些憋悶。只不過如今身體還未大好,也不好出去走動。不若,你且去瞧瞧,尋一個能言善道的老媽子來,說些閒話解解悶。」
原來不是要出門去。
淨瓶立時鬆了口氣,眼睛都亮了許多,說話也利落起來:「小姐若是悶了,不如我去回了侯爺,請一個說書的女先生來,可好?」
她便又笑了笑,果真如水華凌波而立:「我自己就認得字,說書的都是話本子一般的套路,看慣了的。還不如聽聽閒話,既能消閒,又不傷神。」
淨瓶連忙稱是。只要這位主兒,暫時不鬧著要出去,別的都是好說的。
她一直費心伺候,也了解這位小姐的脾性,不會輕易為難她們,當下便心思活絡,眼珠一轉,說一些趣事來給她解悶。
小姐果然精神些,時而附和幾句。淨瓶所知的,也無非就是丫頭之間拌嘴了,婆子又打架了,小廝們拈酸吃醋,說了後頭,見她笑的實在好看,更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來招她一笑。
這麼一邊講著,一邊絞盡腦汁的思索,果然恍惚記起一件大事——
「小姐金尊玉貴的,怕是不耐煩聽這些雞毛蒜皮。若說城中的大事,也真的有一件。我不出門,也聽他們說了一耳朵。說是通州知府抓到了一個在逃近二十年的逃犯,還是個女子!押解這逃犯進京的時候,被人劫了囚車!通州知府都被砍了一刀,險些死了呢!後來,好不容易,才把這個劫囚的人,和那女犯一起抓了回來。」
淨瓶的嘴一張一合:「我聽說,這劫囚的人,好像以前還是公門中人呢!」
小姐慢慢剝著蓮子,漫不經心的問:「公門中人?莫不是以前大理寺的?」
淨瓶苦惱的拍了拍腦門:「好像是。小姐,我也記不清了,不是衙門的捕頭,就是大理寺的。反正官還不小,這事兒是廚房採買的陳媽媽跟我說的,您若想知道,我去傳陳媽媽來。」
小姐搖搖頭,眼睛微彎,笑道:「閒聊解悶罷了,也未必要刨根究底。不過,說是位女犯,便有些好奇。」
淨瓶連聲稱是:「也是,我聽說,這通州知府不遺餘力的抓捕了她快二十年。她一個女子,究竟犯了什麼大罪?聽說,這幾日就要公審,若是有新的消息,再來說給小姐聽。」
第134章 聶玉
謝無咎進了天牢, 今日值守的小子是個機靈的, 忙將鎖卸了, 開門讓他進去。隨後,還謹慎的守在一丈開外之地。
謝無咎將從昭華坊買來的好酒好菜都取出來, 還有些芝麻燒餅、酒釀丸子等吃食,一一放在桌上。
「聶叔,先吃點東西吧!」
聶玉悶哼一聲,斜了他一眼:「我道什麼,怪不得還有人偷偷給我上藥,原來是你小子。我那不成器的徒兒呢?」
謝無咎微微一頓,握著杯盞的手瞬時骨節畢現。
聶玉在半道劫囚,身受重傷被捕, 通州知府恨透了他,一路磋磨虐待,本就沒什麼精神頭了。——他不過撐著一口氣, 自然也沒能發現謝無咎的異狀。
謝無咎緩過了這口氣, 心口的抽疼過去, 若無其事道:「她有要事,剛出京。我雖然想知會她, 但……」他刻意苦笑一聲, 壓下隱痛,「皇命難違。」
「也是。」聶玉點點頭, 支著一隻胳膊慢慢坐起來。「她回京了,也沒什麼用。這案子只怕又是要鬧的沸沸揚揚, 是不會輕易停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