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無咎將筷子遞給他:「您離京多年,如今重歸,也嘗嘗故土的滋味。」

  聶玉摩挲著杯沿,眼中露出懷念之情:「泓兒……孟濯纓的眼光不錯,你是個有心的孩子。」

  孟濯纓自然不會向謝無咎透露自己的身份,想來,是謝無咎自己查到的。

  謝無咎淡淡一笑:「那日回京以後,我查了卷宗,得知您曾做過大理寺卿。還是本朝最為年輕的大理寺卿。您這樣的人,走過哪裡,都會留下不一般的痕跡,查找起來,也很容易。」

  聶玉嗤笑一聲,似是自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說的就是我這種事事冒進的刺兒頭。」

  謝無咎掰開一個燒餅,撕成一塊一塊,讓聶玉方便下口。又給他倒了一杯甜酒,等聶玉吃的差不多了,才又問道:

  「您這次劫囚,救下的那女犯阿雲,難道,就是當年您私自放走的那名女死囚?」

  聶玉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示意謝無咎再來一杯。

  謝無咎無奈道:「聶叔,您身上還有傷,雖是甜酒,也不能多喝。」

  「不能多喝你拿來做什麼?你個瓜娃子!」聶玉伸手來搶酒壺,被謝無咎避開,惱羞成怒的拍了拍桌子,「叔來投靠你,你不盡地主之誼嗎?」

  謝無咎捧著酒壺,堅定的搖了搖頭。

  聶玉立刻變臉懷柔,和煦如暮春暖風:「好了,好孩子,再給我吃一盅吧。你不知道,這種事非要吃幾口酒,才能說得出口。」

  謝無咎便又倒了半盞。

  聶玉道:「當年我就是私下把她放了,假裝她落水失蹤。結果,卻被人識破,到最後,落得妻兒慘死。」

  謝無咎默默坐著,波瀾不驚。既沒有什麼憐憫,也沒有嘲諷或者評判。

  聶玉稍稍有些欣慰。

  果真是個好孩子。

  事情剛出的時候,熟人們大多可憐他,一時善念,卻搭上了自己的妻兒。再相熟的,恨不得一巴掌打醒他。即便是陌生人,聽了這話,都會不由自主的思索——

  他是為什麼這麼做?

  為了一個女囚,搭上自己的妻兒,值得嗎?

  聶玉笑道:「他們私下都說,我見那女犯容貌秀美,起了異樣憐惜,因此,才甘心冒此大險,助她脫身。沒想到的是,女犯阿雲跑了,我自己一家三口,卻搭了進去。小子,你信這話嗎?」

  第135章 阿雲

  謝無咎自然不信。

  聶玉也不再賣什麼關子, 從謝無咎手中奪過酒壺, 灌了幾口, 將舊情往事一五一十說起來。

  「我當然不會這麼蠢,見著個有顏色的婦人, 便走不動路。事實是,那婦人本就無罪。我不能看著一個無罪之人,平白無故的丟了性命,押解時,順手耍了點小把戲,將阿雲那婦人放走了。」

  聶玉本就有些手段,做的那點把戲,自然是天衣無縫, 就算當時先帝追查起來,也不過能查一個無關痛癢的瀆職。打幾板子,罰個一年半載的俸祿, 也就完事兒了。

  就算再不濟, 也最多停職一段時間。

  謝無咎聽完, 略有些驚訝,總算是明白, 為何父親耳提面命, 要他切切記得——重劍在手,不得有一絲一毫的瀆職。

  原來, 怕的不是他真的瀆職,而是怕的是他自恃聰敏, 將律法視作到處可以鑽空子的漏網。

  「那婦人阿雲的卷宗,你可看過?」

  謝無咎自然看過,阿雲的確可憐,的確無辜。但謝中石自幼的教導起了效果,謝無咎並不贊同聶玉私下釋放死囚的做法。

  而且,後來的結局還那樣慘烈。

  阿雲跑了,聶玉自以為無人發覺,偏偏卻被當時的棗兒莊縣令,也就是如今的通州知府李照允給知道了。不止知道了個原原本本,還沒有阻止,任由他用計,將阿雲放走,隨後才去大肆抓捕,要將逃犯阿雲就地格殺。

  聶玉自然暗中去尋,要護住阿雲。他那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敗露,多有自負之意——到最後,陰差陽錯,阿雲的確是被他救走了,聶玉妻兒卻落水不知所蹤。

  「已經快二十多年了,我隱匿避世,也不再有心思再入宮門,李照允這小人卻暗中一直在調查阿雲的下落。如今,竟然真的被他找到了。」聶玉苦笑一聲,想到阿雲如今的家人,又痛罵一聲。「李照允可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謝無咎又問:「您一直住在鄉下,是怎麼知道,李照允又抓到了阿雲?」

  聶玉「嘿然」一笑:「你猜!我早說過,這小子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鼠輩!他抓到隱姓埋名的阿雲,竟然發下官府告示,一連一整個月,派人到處宣揚。我真是不知道,都對不起他!」

  李照允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出聶玉。

  聶玉果然不負他的期待,再次露面劫囚。

  謝無咎問:「您當年若是留在船上,妻兒便不會出事了。」

  聶玉半晌沒有出聲。

  「我也後悔。」聶玉忽然道。

  「但我沒有後悔救下阿雲這個女子。她雖為一農家女,大字不認得一個,但節義無雙,令人敬佩。我後悔的是,我身為公門中人,卻選擇了最被動的一種方式來幫她。但……」聶玉苦笑著搖搖頭,「當時先帝已經下了詔書,叫她死。先帝與當今天子不同,動不動就下個罪己詔跟玩兒似的。先帝爺啊,什麼都好,就是把臉面看的格外重,從不肯認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