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梅長生看清皇帝的神情,抿唇微笑了下,不敢過多流露,再度叩首長揖:「一生一世一雙人,陛下如是,臣之心亦如是。乞請陛下玉成。」
他連皇后都搬了出來,皇帝便做不出厲色模樣了,嗤笑一聲:「地上涼,閣老先平身吧,若教姑母知道,不說大人心誠,反要來怨朕了。」
梅長生聽出皇帝有鬆口之意,眸色登時熠然,不故作矯情,謝恩起身。
皇帝亦起身下墀,背手踱到梅長生身前,對面那雙灼灼的眼裡,仿佛含著萬千希冀,就等著他點這個頭。
「朕還有最後一問。」皇帝仰頭望了望彩龍繪金的藻井,笑笑問他,「閣老一旦尚主,即使朕不疑你,可你身後作為江南閥閱之首的梅氏,盤根勢廣,又當如何是好?」
梅長生不假思索地揖手:「臣上議,梅氏自臣以後,男不得尚主,女不得選御,世世代代不承御於皇室宮闈。」
皇帝大詫,繼而笑出聲來,直笑到腔子都發疼,咳了幾音:「梅閣老啊老閣老,原來你都替朕想好了!朕小瞧你了,你這是圖自己便利,直接斷了後人的路啊。」
「他們的路,自有他們自己去趟。」梅長生想起過往一年的種種經歷,目光深沉,「臣也是這樣一步步過來的。」
皇帝挑眉,「宣梅從此不通婚,族中能答應?」
「這點小事,臣可做主。」梅長生躬首再請,「只求陛下答應。」
皇帝凝神望了他幾許,嘴邊終於露出一抹微笑來。
他的這位閣老,有本事壓住朝臣的非議,有本事泯除他的疑心,還早早思慮周到免去了後顧之憂。如果說之前他對於梅鶴庭與皇姑母的事還有些疑慮,那麼經過這一番長談,宣長賜相信了,梅鶴庭對姑姑確是真心的。
今夜月圓,梅鶴庭從上殿到說服他,不過半個時辰而已。
有如此心智如此辯才的良臣,為他佐理江山……
宣長賜氣志昂然,「成,朕應了。」
梅長生大喜,眼睛亮得像嵌進了兩顆星,「多謝陛下,那聖旨便有勞陛下了,臣這就為陛下鋪絹研墨!」
皇帝從來不知梅長生也會猴急,可真算開了回眼界,眼珠微轉,忽的嘿笑一聲:
「別急呀,朕記得,前日朝會上工部報,汴河最近正修堰浚疏漕道。關乎運輸糧米的大計,非同小可,嗯,閣老能者多勞,不如外任去督促此事。待卿回了,朕的詔書自然便給你。」
這橫生的枝節在梅長生意料之外。
前一刻還精明強幹的人臉上閃過一絲茫然,待他看清皇帝眼底的促狹,隨即瞭然,無奈地拱手討饒:「陛下體恤臣吧,去汴州督漕……短則一月才能回。」
一日也不想與她分別。
「怎麼,」皇帝好脾氣地眯眯眼,「閣老連一個月都不能等嗎?」
他雖鬆了口,胸中卻總有一種說出不上來的感覺,既似寬慰,又如失落,仿佛生命之中很重要的親人將要被奪走了。
更何況,今晚從頭到尾一直是梅長生在主導進程,宣長賜非得治他一治才舒坦。
至於那汴州漕運,事關國庫倉廩的虛實,為他看重是真,也不算調任重臣作兒戲。
天子一言九鼎,梅長生識清時勢,猶豫了幾霎,也只得領旨謝恩。權當,是最後一場好事多磨吧。
告退之前,他不放心地又詢請了一句:「臣斗膽,那擬旨之事……陛下請莫忘了。」
皇帝哈哈大笑,皇姑母得是多高的手腕,竟讓他的股肱大臣患得患失成這模樣。隨即意識到自己露於形態了,少年咳了一聲,矜然頷首。
看著梅長生出殿的身影,宣長賜心情大好,想了想,嘴角彎彎地踅回御書案,捻了只秋水玉杆的紫毫筆在手。
內侍見了,忙欲上前伺候研墨,被宣長賜止了,他自己含笑磨了墨,在黃絹上落筆擬了一道旨。待吹乾後,滿意地看了一遍,封入玉檀匣中。
自己的姑姑嘛,他委屈誰也不能慢怠了她去。
隨後皇帝擺駕轉回內殿的寢宮。
不比前殿的清涼曠大,寢室內鳳燭曛曛,飄動著幾縷若有似無的幽香,不是龍涎瑞腦這等名貴的成香,而是女子身上的天然之香,千金難求。
墨皇后聽得動靜,挑開香雲紗雲海祥紋簾帳,露出一張清淨出塵的素麵,被那緋緞深衣襯著,有種帳下芙蓉的情致。
「不是說不必等我嗎。」皇帝一張笑顏,三兩下褪了外服,快行幾步登腳踏將她的手握住,攬回榻上,「睡吧睡吧,夜大深了。」
墨皇后知陛下此夜召見了梅閣老,他離開時臉色似有不豫,她為此還有過幾分擔心,此時見陛下喜笑顏開,想來已是無事了。
帝後並枕於榻,墨芳軒不好問政,便只微笑道,「陛下心情似乎很好。」
皇帝含糊地噥了聲,少年拔節的身板子有妃蘭匹竹的清秀,翻身攬抱住娘娘溫暖的細腰。
閉眼念叨了八個字,「君臣無猜,夫婦不疑。」
三郎,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啊。
直到睡去,宣長賜的嘴角依舊是微微翹起的。
【二更】
次日天明,青鳶殿的床帳尚未鉤起。
昨兒折騰得晚,宣明珠只想睡個懶覺,無奈有個人大清早便猴上她身子來舔她,唇角臉頰簌簌地癢。他也不嫌她臉上塗的玫瑰珠粉,盡數吃盡嘴裡。
他連皇后都搬了出來,皇帝便做不出厲色模樣了,嗤笑一聲:「地上涼,閣老先平身吧,若教姑母知道,不說大人心誠,反要來怨朕了。」
梅長生聽出皇帝有鬆口之意,眸色登時熠然,不故作矯情,謝恩起身。
皇帝亦起身下墀,背手踱到梅長生身前,對面那雙灼灼的眼裡,仿佛含著萬千希冀,就等著他點這個頭。
「朕還有最後一問。」皇帝仰頭望了望彩龍繪金的藻井,笑笑問他,「閣老一旦尚主,即使朕不疑你,可你身後作為江南閥閱之首的梅氏,盤根勢廣,又當如何是好?」
梅長生不假思索地揖手:「臣上議,梅氏自臣以後,男不得尚主,女不得選御,世世代代不承御於皇室宮闈。」
皇帝大詫,繼而笑出聲來,直笑到腔子都發疼,咳了幾音:「梅閣老啊老閣老,原來你都替朕想好了!朕小瞧你了,你這是圖自己便利,直接斷了後人的路啊。」
「他們的路,自有他們自己去趟。」梅長生想起過往一年的種種經歷,目光深沉,「臣也是這樣一步步過來的。」
皇帝挑眉,「宣梅從此不通婚,族中能答應?」
「這點小事,臣可做主。」梅長生躬首再請,「只求陛下答應。」
皇帝凝神望了他幾許,嘴邊終於露出一抹微笑來。
他的這位閣老,有本事壓住朝臣的非議,有本事泯除他的疑心,還早早思慮周到免去了後顧之憂。如果說之前他對於梅鶴庭與皇姑母的事還有些疑慮,那麼經過這一番長談,宣長賜相信了,梅鶴庭對姑姑確是真心的。
今夜月圓,梅鶴庭從上殿到說服他,不過半個時辰而已。
有如此心智如此辯才的良臣,為他佐理江山……
宣長賜氣志昂然,「成,朕應了。」
梅長生大喜,眼睛亮得像嵌進了兩顆星,「多謝陛下,那聖旨便有勞陛下了,臣這就為陛下鋪絹研墨!」
皇帝從來不知梅長生也會猴急,可真算開了回眼界,眼珠微轉,忽的嘿笑一聲:
「別急呀,朕記得,前日朝會上工部報,汴河最近正修堰浚疏漕道。關乎運輸糧米的大計,非同小可,嗯,閣老能者多勞,不如外任去督促此事。待卿回了,朕的詔書自然便給你。」
這橫生的枝節在梅長生意料之外。
前一刻還精明強幹的人臉上閃過一絲茫然,待他看清皇帝眼底的促狹,隨即瞭然,無奈地拱手討饒:「陛下體恤臣吧,去汴州督漕……短則一月才能回。」
一日也不想與她分別。
「怎麼,」皇帝好脾氣地眯眯眼,「閣老連一個月都不能等嗎?」
他雖鬆了口,胸中卻總有一種說出不上來的感覺,既似寬慰,又如失落,仿佛生命之中很重要的親人將要被奪走了。
更何況,今晚從頭到尾一直是梅長生在主導進程,宣長賜非得治他一治才舒坦。
至於那汴州漕運,事關國庫倉廩的虛實,為他看重是真,也不算調任重臣作兒戲。
天子一言九鼎,梅長生識清時勢,猶豫了幾霎,也只得領旨謝恩。權當,是最後一場好事多磨吧。
告退之前,他不放心地又詢請了一句:「臣斗膽,那擬旨之事……陛下請莫忘了。」
皇帝哈哈大笑,皇姑母得是多高的手腕,竟讓他的股肱大臣患得患失成這模樣。隨即意識到自己露於形態了,少年咳了一聲,矜然頷首。
看著梅長生出殿的身影,宣長賜心情大好,想了想,嘴角彎彎地踅回御書案,捻了只秋水玉杆的紫毫筆在手。
內侍見了,忙欲上前伺候研墨,被宣長賜止了,他自己含笑磨了墨,在黃絹上落筆擬了一道旨。待吹乾後,滿意地看了一遍,封入玉檀匣中。
自己的姑姑嘛,他委屈誰也不能慢怠了她去。
隨後皇帝擺駕轉回內殿的寢宮。
不比前殿的清涼曠大,寢室內鳳燭曛曛,飄動著幾縷若有似無的幽香,不是龍涎瑞腦這等名貴的成香,而是女子身上的天然之香,千金難求。
墨皇后聽得動靜,挑開香雲紗雲海祥紋簾帳,露出一張清淨出塵的素麵,被那緋緞深衣襯著,有種帳下芙蓉的情致。
「不是說不必等我嗎。」皇帝一張笑顏,三兩下褪了外服,快行幾步登腳踏將她的手握住,攬回榻上,「睡吧睡吧,夜大深了。」
墨皇后知陛下此夜召見了梅閣老,他離開時臉色似有不豫,她為此還有過幾分擔心,此時見陛下喜笑顏開,想來已是無事了。
帝後並枕於榻,墨芳軒不好問政,便只微笑道,「陛下心情似乎很好。」
皇帝含糊地噥了聲,少年拔節的身板子有妃蘭匹竹的清秀,翻身攬抱住娘娘溫暖的細腰。
閉眼念叨了八個字,「君臣無猜,夫婦不疑。」
三郎,這種感覺真的很好啊。
直到睡去,宣長賜的嘴角依舊是微微翹起的。
【二更】
次日天明,青鳶殿的床帳尚未鉤起。
昨兒折騰得晚,宣明珠只想睡個懶覺,無奈有個人大清早便猴上她身子來舔她,唇角臉頰簌簌地癢。他也不嫌她臉上塗的玫瑰珠粉,盡數吃盡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