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一年的服喪,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然對於與內閣爭權拉據的少帝來說,現成的輔弼之臣在眼前,莫說一年,縱使只遲一個月,便不知錯失多少先機。
所以梅鶴庭什麼都不知道最好。
宣明珠方才魘了一回,這會子躺下,遲遲也無睡意。
有時候她覺著,寶鴉夢魘的毛病是遺傳了她的,兒時一做噩夢,她也喜歡赤著腳丫跑到母后寢宮,也愛膩在母后溫香的懷抱里撒嬌。
女子蜷弓身體,漆黑的長髮如一匹綢鋪散在妝花枕上,雙臂攏著自己,閉上眼任思緒漫衍。
一時回憶起梅鶴庭娶她那一年才十七歲,若換成言淮,就是一個孩子,她卻拿他當作自家的天一樣敬崇親愛,實在是色令智昏,惹人發笑;
一時又想到,以晉朝的風俗禮,男兒十七、女子十五可嫁娶,偏偏少帝生在冬月,還要等半年才能大婚立後。
皇后的人選早在先帝時便已定下,是墨太傅家的孫女,閨名芳軒,品格雅頌韻古,堪任國母。
只不過那些涵泳三朝的老臣們,固執地認為皇帝唯有娶妻立嗣才算成人,連半年時間也不願略松掌擘,淡滅那顆攬權之心。
皇帝幾次有心修田賦行新政,都被門下省以時機不成熟而駁回。
積蔽難改,尾大不掉。古今多少朝代都脫離不了這個窠臼,又何曾有祖制斷然不改,而國祚綿延萬世的江山呢?
那些墨守成規的冗政舊習,也只有崚嶒敢縱鱗的熱血寒鋒,才能破陳出新。
唯獨這一點,她對梅長生有著絕對的信心。
他如今也只有這一點堪用。
天馬行空地思量著,不覺間眼皮漸沉,迷糊了過去。
*
崇文門以東的隆安寺,鍾罄聲聲。
這座先帝朝荒廢的古剎,多年爐不煙,龕不燈,佛面金不浴。芒種時節的第一場雨,三殿月光,頓為四壇雨色所籠罩。
那敲鐘的是寺中方丈,法號無相,也是此寺成為禁地後唯一留下的僧人——宣燾一向覺得此人有何毛病,大雨夜裡敲的哪門子鍾?
宣家人生得都出色,昔日的反叛榮親王,尤其長了一張俊美近邪的臉。
他哪怕被圈禁在此,通身金玉皆無,唯二的身外物是髻上一枚竹笄,與身上一襲綠帔,泱泱雨色中,亦宛如放曠非人間的世外高士。
來到伏虎閣下,宣燾踅摸到那塊無字碑。
「你說,皇妹幾年不來這裡,當真一點也不想她四哥嗎?」
男子嘴角流露出一縷無悲無憫的笑意,被重重雨簾氤氳得邪氣。
頭頂如影隨行的灰布傘面沙沙作響,為他撐傘的女子整個人淋在雨中,闔唇不語。
「送儺,」宣燾喃喃自語,「我想她了。」
*
後半夜大雨轉細,直到黎明才止,霖霖滴滴的沿著明黃琉璃瓦當滴答而下,洗淨階前芭蕉。
窪聚的雨水在庭除間打著漩兒,偶爾有幾片晚桃花飄落其上,又順著牆邊的暗溝流到外渠。
梅鶴庭在屋廊下站了一整宿,靠盯著庭中的草木磚石打發時辰,捱到天明。
濕衣貼在他身上,粘膩膩侵著肉皮,復又風乾。
他顧不上去想肌膚上沾了多少污漬,只想守著宣明珠醒來,親自看一眼她是否與往日無恙。
這麼做有何意義,他不知道。
只知昨晚那個夢像一張細密的蠶絲網纏住他,稍一回想,便驚心動魄。
他疑心夢裡有一兩句關鍵的言語,過後卻如何都想不起來,只剩下不著邊際的心慌。
沒等內寢里傳出動靜,姜瑾先找到了二門上。他進不來內宅,好話說盡拜託畢長史入內轉告公子,說衙門裡有急事。
梅鶴庭聽後蹙眉,向眼前卍字不到頭的雲窗看一眼,轉身向外去。
一夜未眠兼之久站腿僵,下台階時他不留心在濕苔上趔趄一步,險些滑倒在雨濘中。
「梅郎君。」
畢長史看著男子一拐一拐的背影,嘆息著叫了他一聲。
他說恕仆多嘴一句,「世無雙全法,兩頭都想顧全,兩頭都想做好,不是容易之事。」
梅鶴庭定了定身形,道聲「受教」。
他原本就打算知會姜瑾,讓他到大理寺,將自己往年換值加班的休沐日一徑支出,再求一段假期。
他非半途而廢之人,公務上如此,感情上亦當如是。
來到二門外,卻見姜瑾一臉的沉肅鄭重,看見郎君急忙道:
「公子,今晨平康里出了命案——司天台的監正被殺害了!崔大人親自點您去查案!」
【第二更】
等到宣明珠一覺再睡醒,宗人署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了。
「口頭休夫」與「造冊入牒」是全然不同的意思,於是在這個雨後新晴的清晨,整個上京成了一口炸沸的油鍋。
所有關注此事的宗室公卿,鉤起床帳後的第一句話,大都不離一問:
「當真麼,長公主和梅駙馬真分啦?」
宗婦行中,似成玉公主那一朋盼不得昭樂長公主好的,可丁可卯向遞進消息的女史求證,好像女史每點一下頭,她們心頭的快意就能多一分。
尤其慎親王妃,才因義女被整飭的事咬牙惱恨,轉天得知這消息,頓時鬆快地出了口氣。
郎君行中,聞信者則喜憂參半,似廣信侯家的三郎馮真便又喜又惱。喜的是老大終於離開了那個桎梏,又可以與他們同行遊樂了,惱的是梅氏子何德何能,白白霸占長公主七年,竟無本事許老大一個白首偕老!
所以梅鶴庭什麼都不知道最好。
宣明珠方才魘了一回,這會子躺下,遲遲也無睡意。
有時候她覺著,寶鴉夢魘的毛病是遺傳了她的,兒時一做噩夢,她也喜歡赤著腳丫跑到母后寢宮,也愛膩在母后溫香的懷抱里撒嬌。
女子蜷弓身體,漆黑的長髮如一匹綢鋪散在妝花枕上,雙臂攏著自己,閉上眼任思緒漫衍。
一時回憶起梅鶴庭娶她那一年才十七歲,若換成言淮,就是一個孩子,她卻拿他當作自家的天一樣敬崇親愛,實在是色令智昏,惹人發笑;
一時又想到,以晉朝的風俗禮,男兒十七、女子十五可嫁娶,偏偏少帝生在冬月,還要等半年才能大婚立後。
皇后的人選早在先帝時便已定下,是墨太傅家的孫女,閨名芳軒,品格雅頌韻古,堪任國母。
只不過那些涵泳三朝的老臣們,固執地認為皇帝唯有娶妻立嗣才算成人,連半年時間也不願略松掌擘,淡滅那顆攬權之心。
皇帝幾次有心修田賦行新政,都被門下省以時機不成熟而駁回。
積蔽難改,尾大不掉。古今多少朝代都脫離不了這個窠臼,又何曾有祖制斷然不改,而國祚綿延萬世的江山呢?
那些墨守成規的冗政舊習,也只有崚嶒敢縱鱗的熱血寒鋒,才能破陳出新。
唯獨這一點,她對梅長生有著絕對的信心。
他如今也只有這一點堪用。
天馬行空地思量著,不覺間眼皮漸沉,迷糊了過去。
*
崇文門以東的隆安寺,鍾罄聲聲。
這座先帝朝荒廢的古剎,多年爐不煙,龕不燈,佛面金不浴。芒種時節的第一場雨,三殿月光,頓為四壇雨色所籠罩。
那敲鐘的是寺中方丈,法號無相,也是此寺成為禁地後唯一留下的僧人——宣燾一向覺得此人有何毛病,大雨夜裡敲的哪門子鍾?
宣家人生得都出色,昔日的反叛榮親王,尤其長了一張俊美近邪的臉。
他哪怕被圈禁在此,通身金玉皆無,唯二的身外物是髻上一枚竹笄,與身上一襲綠帔,泱泱雨色中,亦宛如放曠非人間的世外高士。
來到伏虎閣下,宣燾踅摸到那塊無字碑。
「你說,皇妹幾年不來這裡,當真一點也不想她四哥嗎?」
男子嘴角流露出一縷無悲無憫的笑意,被重重雨簾氤氳得邪氣。
頭頂如影隨行的灰布傘面沙沙作響,為他撐傘的女子整個人淋在雨中,闔唇不語。
「送儺,」宣燾喃喃自語,「我想她了。」
*
後半夜大雨轉細,直到黎明才止,霖霖滴滴的沿著明黃琉璃瓦當滴答而下,洗淨階前芭蕉。
窪聚的雨水在庭除間打著漩兒,偶爾有幾片晚桃花飄落其上,又順著牆邊的暗溝流到外渠。
梅鶴庭在屋廊下站了一整宿,靠盯著庭中的草木磚石打發時辰,捱到天明。
濕衣貼在他身上,粘膩膩侵著肉皮,復又風乾。
他顧不上去想肌膚上沾了多少污漬,只想守著宣明珠醒來,親自看一眼她是否與往日無恙。
這麼做有何意義,他不知道。
只知昨晚那個夢像一張細密的蠶絲網纏住他,稍一回想,便驚心動魄。
他疑心夢裡有一兩句關鍵的言語,過後卻如何都想不起來,只剩下不著邊際的心慌。
沒等內寢里傳出動靜,姜瑾先找到了二門上。他進不來內宅,好話說盡拜託畢長史入內轉告公子,說衙門裡有急事。
梅鶴庭聽後蹙眉,向眼前卍字不到頭的雲窗看一眼,轉身向外去。
一夜未眠兼之久站腿僵,下台階時他不留心在濕苔上趔趄一步,險些滑倒在雨濘中。
「梅郎君。」
畢長史看著男子一拐一拐的背影,嘆息著叫了他一聲。
他說恕仆多嘴一句,「世無雙全法,兩頭都想顧全,兩頭都想做好,不是容易之事。」
梅鶴庭定了定身形,道聲「受教」。
他原本就打算知會姜瑾,讓他到大理寺,將自己往年換值加班的休沐日一徑支出,再求一段假期。
他非半途而廢之人,公務上如此,感情上亦當如是。
來到二門外,卻見姜瑾一臉的沉肅鄭重,看見郎君急忙道:
「公子,今晨平康里出了命案——司天台的監正被殺害了!崔大人親自點您去查案!」
【第二更】
等到宣明珠一覺再睡醒,宗人署的消息已經不脛而走了。
「口頭休夫」與「造冊入牒」是全然不同的意思,於是在這個雨後新晴的清晨,整個上京成了一口炸沸的油鍋。
所有關注此事的宗室公卿,鉤起床帳後的第一句話,大都不離一問:
「當真麼,長公主和梅駙馬真分啦?」
宗婦行中,似成玉公主那一朋盼不得昭樂長公主好的,可丁可卯向遞進消息的女史求證,好像女史每點一下頭,她們心頭的快意就能多一分。
尤其慎親王妃,才因義女被整飭的事咬牙惱恨,轉天得知這消息,頓時鬆快地出了口氣。
郎君行中,聞信者則喜憂參半,似廣信侯家的三郎馮真便又喜又惱。喜的是老大終於離開了那個桎梏,又可以與他們同行遊樂了,惱的是梅氏子何德何能,白白霸占長公主七年,竟無本事許老大一個白首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