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黑衣人的神色有些猶豫。任亮是王韶給雲娘一行人精心挑選的隨身衛士,為人機敏,武藝超群,見此機會迅速上前,只三五過招便搶下了黑衣人的劍,迅速將他制服。
沈括這才鬆了口氣,拱手道:“多謝二位趕來相救,否則我性命危矣。”
雲娘轉頭問那黑衣人:“是誰派你來的?”
黑衣人冷冷道:“無可奉告,技不如人,願賭服輸而已。”
雲娘此時心中已經有了幾分計較,她從袖內拿出一封書信笑道:“我放你回去,這封書信勞煩你交給令主。”
那黑衣人遲疑一下接過書信,匆匆離去。
這一天午後,沈括正與雲娘閒談,卻見楊益戒遣人到使館傳話:想要雲娘過府一見。
雲娘與沈括相視一笑,出言道:“見面可以,不過不能在楊府。還請尊主屈駕過驛館一敘。”
沈括猶豫道:“楊益戒這隻老狐狸,他會來嗎。”
雲娘笑笑道:“放心,他的疑心病很重,無論如何都得來一趟。”
沈括一行人在驛館內待了五六天,天天宴飲,也是天天爭論,翻來覆去就是那兩句話:契丹堅持要以黃嵬山南分水嶺為界,宋方堅持以黃嵬山腳為界,還有就是天池廟的歸屬,契丹拿不出證據,只是一味在那裡胡攪蠻纏。後來沈括和雲娘商議好了,也不再多費口舌,只是搪塞說身為回謝使,不該談地界事,兩國談判一時陷入僵局。
這天上午,沈括作為國使被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召到斡魯朵,與群臣爭辯地界,結束後皇帝下令賜宴,直至傍晚未回。雲娘正在氈帳內看書,忽聽僕從來報:楊益戒來了。
他終於來了,雲娘向任亮使了個眼色,他忙領著一眾侍衛在帳外列隊,恰巧楊益戒也侍從來了。雲娘笑笑道:“有勞樞密屈駕。在下有一請求,今日我等談論之事,他人不適合在場,還望樞密下令侍從在帳外等候。”
楊益戒迅速打量了一眼帳內,並無兵衛可藏身之處,雲娘又是個文弱書生,若是比武自己也會占上風,遂揮手令眾人出去,壓低了聲音問:“閣下送我書信,究竟是何意?”
雲娘笑笑道:“無他,只是感慨樞密左右逢源而已。樞密與魏王親近,眾所周知。只是在下聽聞,樞密前些日子又向太子示好,莫不是想為自己留後路嗎?”
魏王即是契丹有名的權臣耶律乙辛,以平定重元之亂的功勞,被耶律洪基授為北院樞密使,進號為魏王。耶律洪基也不知被餵了什麼迷魂藥,對耶律乙辛信任有加,咸雍五年又令其署理太師,詔令四方如有軍事行動,允許耶律乙辛斟酌情勢自行處理。此時他早已權傾朝野,與北府宰相張孝祥沆瀣一氣,群臣凡曲從迎合的就受到薦舉提升,凡忠信耿直的則被廢棄貶逐。
契丹太子耶律浚年紀日長,開始參預朝政,群臣多贊其法度清明,耶律洪基也對其屢屢稱道,隱隱已經成為耶律乙辛大權獨攬的掣肘。楊益戒此時向太子示好,以耶律乙辛睚眥必報的性子,必不會輕易放過他。
楊益戒一愣,隨即笑著反駁道:“閣下不過一外臣,如何知我朝中密事,不過道聽途說罷了。”
雲娘冷冷道:“太康元年十一月初九,樞密令手下張平密送書信與太子,我聽聞張平前些時日不見了,樞密不想知道他去那裡了嗎?”
原來雲娘一行人進入遼境前,早就令劉庠暗地打探楊益戒等人的消息,得知楊益戒首鼠兩端,搖擺不定。雲娘一到廣平甸,便令任亮到楊益戒氈帳附近打探,得知楊益戒令張平向太子送書信。之後任亮一直秘密監視張平的動靜,誰知楊益戒疑心病太重,竟然在前日令親信將張平騙至僻靜無人處,想要殺他滅口,幸虧任亮發現及時,趕著將他救下。
張平莫名失蹤,始終是楊益戒一塊心病,此時不由出聲問道:“他現在那裡?”
雲娘拍拍手,任亮領著人無聲無息進入帳內,張平用怨毒的眼光盯著楊益戒:“小的用心為樞密辦事,樞密卻如此無情,那就別怪小的不義了。”
楊益戒高聲道:“張平不過一背主小人罷了,口說無憑,即便他出來作證,也沒人會相信的。”
雲娘道:“張平並不傻,多年來你做得虧心事何止這一樁,有些他早就偷偷存了證據,還用我讓他一一道來嗎?”
楊益戒身子一顫,沉默良久終於道:“閣下想要什麼?”
雲娘反問道:“樞密是聰明人,在下想要什麼豈會不知?”
楊益戒冷冷道:“地界劃分原出自聖意,並非我等臣子所有左右。你若想就此威脅我,就錯了主意。”
雲娘笑笑道:“據在下所知,貴國皇帝在位既久,頗知厲害,與我朝和好念深。倒是有些臣下為了爭功,不顧大局,肆意挑起事端。劃分地界之事,大宋的要求完全是合理的,還望樞密體念兩國盟誓,在聖上那裡好好解釋。”
楊益戒凝視雲娘良久,突然笑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我答應你。”
雲娘笑道:“樞密果然是聰明人,若是兩國爭邊界一事有了著落,我自會將張平交給樞密處置。”
楊益戒狠狠掃了雲娘一眼道:“若無別的話,我就先回去了。”
沈括這才鬆了口氣,拱手道:“多謝二位趕來相救,否則我性命危矣。”
雲娘轉頭問那黑衣人:“是誰派你來的?”
黑衣人冷冷道:“無可奉告,技不如人,願賭服輸而已。”
雲娘此時心中已經有了幾分計較,她從袖內拿出一封書信笑道:“我放你回去,這封書信勞煩你交給令主。”
那黑衣人遲疑一下接過書信,匆匆離去。
這一天午後,沈括正與雲娘閒談,卻見楊益戒遣人到使館傳話:想要雲娘過府一見。
雲娘與沈括相視一笑,出言道:“見面可以,不過不能在楊府。還請尊主屈駕過驛館一敘。”
沈括猶豫道:“楊益戒這隻老狐狸,他會來嗎。”
雲娘笑笑道:“放心,他的疑心病很重,無論如何都得來一趟。”
沈括一行人在驛館內待了五六天,天天宴飲,也是天天爭論,翻來覆去就是那兩句話:契丹堅持要以黃嵬山南分水嶺為界,宋方堅持以黃嵬山腳為界,還有就是天池廟的歸屬,契丹拿不出證據,只是一味在那裡胡攪蠻纏。後來沈括和雲娘商議好了,也不再多費口舌,只是搪塞說身為回謝使,不該談地界事,兩國談判一時陷入僵局。
這天上午,沈括作為國使被契丹皇帝耶律洪基召到斡魯朵,與群臣爭辯地界,結束後皇帝下令賜宴,直至傍晚未回。雲娘正在氈帳內看書,忽聽僕從來報:楊益戒來了。
他終於來了,雲娘向任亮使了個眼色,他忙領著一眾侍衛在帳外列隊,恰巧楊益戒也侍從來了。雲娘笑笑道:“有勞樞密屈駕。在下有一請求,今日我等談論之事,他人不適合在場,還望樞密下令侍從在帳外等候。”
楊益戒迅速打量了一眼帳內,並無兵衛可藏身之處,雲娘又是個文弱書生,若是比武自己也會占上風,遂揮手令眾人出去,壓低了聲音問:“閣下送我書信,究竟是何意?”
雲娘笑笑道:“無他,只是感慨樞密左右逢源而已。樞密與魏王親近,眾所周知。只是在下聽聞,樞密前些日子又向太子示好,莫不是想為自己留後路嗎?”
魏王即是契丹有名的權臣耶律乙辛,以平定重元之亂的功勞,被耶律洪基授為北院樞密使,進號為魏王。耶律洪基也不知被餵了什麼迷魂藥,對耶律乙辛信任有加,咸雍五年又令其署理太師,詔令四方如有軍事行動,允許耶律乙辛斟酌情勢自行處理。此時他早已權傾朝野,與北府宰相張孝祥沆瀣一氣,群臣凡曲從迎合的就受到薦舉提升,凡忠信耿直的則被廢棄貶逐。
契丹太子耶律浚年紀日長,開始參預朝政,群臣多贊其法度清明,耶律洪基也對其屢屢稱道,隱隱已經成為耶律乙辛大權獨攬的掣肘。楊益戒此時向太子示好,以耶律乙辛睚眥必報的性子,必不會輕易放過他。
楊益戒一愣,隨即笑著反駁道:“閣下不過一外臣,如何知我朝中密事,不過道聽途說罷了。”
雲娘冷冷道:“太康元年十一月初九,樞密令手下張平密送書信與太子,我聽聞張平前些時日不見了,樞密不想知道他去那裡了嗎?”
原來雲娘一行人進入遼境前,早就令劉庠暗地打探楊益戒等人的消息,得知楊益戒首鼠兩端,搖擺不定。雲娘一到廣平甸,便令任亮到楊益戒氈帳附近打探,得知楊益戒令張平向太子送書信。之後任亮一直秘密監視張平的動靜,誰知楊益戒疑心病太重,竟然在前日令親信將張平騙至僻靜無人處,想要殺他滅口,幸虧任亮發現及時,趕著將他救下。
張平莫名失蹤,始終是楊益戒一塊心病,此時不由出聲問道:“他現在那裡?”
雲娘拍拍手,任亮領著人無聲無息進入帳內,張平用怨毒的眼光盯著楊益戒:“小的用心為樞密辦事,樞密卻如此無情,那就別怪小的不義了。”
楊益戒高聲道:“張平不過一背主小人罷了,口說無憑,即便他出來作證,也沒人會相信的。”
雲娘道:“張平並不傻,多年來你做得虧心事何止這一樁,有些他早就偷偷存了證據,還用我讓他一一道來嗎?”
楊益戒身子一顫,沉默良久終於道:“閣下想要什麼?”
雲娘反問道:“樞密是聰明人,在下想要什麼豈會不知?”
楊益戒冷冷道:“地界劃分原出自聖意,並非我等臣子所有左右。你若想就此威脅我,就錯了主意。”
雲娘笑笑道:“據在下所知,貴國皇帝在位既久,頗知厲害,與我朝和好念深。倒是有些臣下為了爭功,不顧大局,肆意挑起事端。劃分地界之事,大宋的要求完全是合理的,還望樞密體念兩國盟誓,在聖上那裡好好解釋。”
楊益戒凝視雲娘良久,突然笑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我答應你。”
雲娘笑道:“樞密果然是聰明人,若是兩國爭邊界一事有了著落,我自會將張平交給樞密處置。”
楊益戒狠狠掃了雲娘一眼道:“若無別的話,我就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