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李秋道:“若無王相公押字,中書豈能下劄子?參政是痛快人,還請速作決斷。”
呂惠卿突然笑了:“原以為王相公是正人君子,即便我被貶至陳州,也對他抱著幾分期望。想不到,他竟然如此待我,他既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他向李秋拱手道:“多謝李兄前來告知,我日後有出頭之日,必當湧泉相報。”
李秋忙道:“快別這麼說,參政對下官有庇護之恩,下官早就想要報答。下官還要趕回汴京辦差,參政善自保重。”
86.應知渭水車中老
福寧殿內,趙頊看完了通進銀台司遞來的呂惠卿抗辯摺子,面色晦暗不明,他急召王安石單獨入對,沉聲問:“卿出劄子把呂惠卿下制獄了嗎? ”
王安石一驚,即使他貴為宰相,也不能瞞著皇帝將大臣投入獄中勘問,忙道:“臣實不知此事。”
趙頊默默將那份由練亨甫起草,再由王雱押上王安石名字的劄子遞給王安石:“卿先看看吧。”
王安石結果那份劄子,自己的簽名霍然入目,且從筆跡上看,竟是真假難辨,略一思索,便明白就裡,不由面色大變。
趙頊將呂惠卿的抗辯摺子一併遞給王安石:“卿再看看呂惠卿的奏疏吧。”
王安石看那奏疏上赫然寫著:“安石盡棄素學而隆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譖愬脅持,蔽賢黨奸,移怒行狠,犯命矯令,罔上要君。凡此數惡,力行於年歲之間,莫不備具,雖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平日聞望,一旦掃地,不知安石何苦而為此也。謀身如此,以之謀國,必無遠圖,而陛下既以不可少而安之,臣固未易言也。雖然,安石忌臣之心有甚而無已,故其所為無所顧藉。”
王安石看到這裡,竟是當場愣住了,他極力收束心神往下看,奏疏上的每句話句句誅心:“今中書乃用罪人綰等之誣辭,出降敕命。匿其忮心,托請小事,以脫誤詔令之出,此皆奸賊之臣得以擅命作威於闇世者也,奈何安石今日之所為乃與之同事耶?陛下既令安石任政,若至於此而不稍裁抑,猶恐非長久之道。君臣防閒,豈可為安石廢也?安石必不敢以此為名而求去,若以此求去,是敢以不義要陛下也,其可從乎?陛下平日以如何人遇安石,安石平日以何等人自任,不意窘迫乃至於此。”
看到後來,王安石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雙手忍不住抖了起來,他實在不知道如何辯解,只得道:“臣實在不知呂惠卿為何會如此!”
王安石為人磊落,無論面對同僚還是面對君王,一向敢於出言抗爭,該堅持的一定會堅持到底,趙頊仰慕王安石的人品器識,往往會曲意聽納。但是今天,王安石低下了頭,避開了趙頊如同錐刺的目光。他突然覺得自己在人格上矮了下來,也實在不知道今後該如何面對曾經視自己為師臣的皇帝。
趙頊內心嘆息一聲,終是冷冷道:“卿且退下吧。”
雲娘因趙頊宣召,正欲入福寧殿面聖,卻見王安石急步出殿走下台階,身形踉蹌幾欲跌倒,忙上前扶住道:“相公小心。”
王安石見是雲娘,穩住心神苦笑道:“一時失態,讓娘子見笑了。”
雲娘很少見他這幅樣子,關心地問:“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安石沉默片刻,回首凝視殿前丹陛,感慨道:“紛紛易變浮雲白,落落難終老柏青。一晃九年了。”他見雲娘疑惑,微微一笑道:“娘子快進殿吧,我也該回去了。”
趙頊見雲娘進殿,露出笑容道:“大娘娘昨日送了我一副李丘營的煙嵐春曉圖,墨法極精微,特來邀你共賞。”
雲娘仔細端詳他的神色,笑笑道:“官家有心事的時候,便愛獨自一人賞畫。若是願意,不妨先說出來。”
趙頊嘆了口氣,終是把剛才給王安石看過的劄子和呂惠卿的奏疏遞給她,沉聲道:“你看看吧。”
雲娘一目十行看完,立即明白了剛才王安石失態的原因,思索一陣勸道:“陛下深知王相公為人,他是絕對不會以中書名義下劄子將呂惠卿下制獄的。王雱深恨呂惠卿所為,筆跡又與王相公相似,這個劄子定是他令人寫下,又代其父押字夾在其他文書中送出的。”
趙頊道:“你說的這些,我何嘗不知。但當今用人之際,朝中大臣如此黨同伐異、爭鬥不休,新法究竟靠誰去施行?呂惠卿是王相公一手提拔上來的,雖然有才,卻是奸佞小人,王相公身為宰相,實在難辭其咎。”
他接著道:“更可笑的是,鄧綰昨日上了一封奏疏,推薦王相公的子婿輩,又為他求賜宅第。鄧綰此為極辱國體,要知道,他是朝廷的御史,並非王相公的家臣。”
雲娘沉默了,造化弄人,這一回她也不能為王安石辯護了。良久方道:“剛才見殿外見到王相公,他大失常態,本是風光霽月之人,秉冰雪之操,如今卻無端被人潑了髒水,想來也十分悔恨自己的失察吧。”她嘆息一聲,不再說下去了。
這天晚上,雲娘心事重重,直到子時才朦朧睡去,卻聽暖玉匆匆過來叫道:“娘子醒醒,王侍講怕是不好了。”
雲娘突然驚醒,一下子睡意全無,忙問:“到底怎麼回事?”
呂惠卿突然笑了:“原以為王相公是正人君子,即便我被貶至陳州,也對他抱著幾分期望。想不到,他竟然如此待我,他既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他向李秋拱手道:“多謝李兄前來告知,我日後有出頭之日,必當湧泉相報。”
李秋忙道:“快別這麼說,參政對下官有庇護之恩,下官早就想要報答。下官還要趕回汴京辦差,參政善自保重。”
86.應知渭水車中老
福寧殿內,趙頊看完了通進銀台司遞來的呂惠卿抗辯摺子,面色晦暗不明,他急召王安石單獨入對,沉聲問:“卿出劄子把呂惠卿下制獄了嗎? ”
王安石一驚,即使他貴為宰相,也不能瞞著皇帝將大臣投入獄中勘問,忙道:“臣實不知此事。”
趙頊默默將那份由練亨甫起草,再由王雱押上王安石名字的劄子遞給王安石:“卿先看看吧。”
王安石結果那份劄子,自己的簽名霍然入目,且從筆跡上看,竟是真假難辨,略一思索,便明白就裡,不由面色大變。
趙頊將呂惠卿的抗辯摺子一併遞給王安石:“卿再看看呂惠卿的奏疏吧。”
王安石看那奏疏上赫然寫著:“安石盡棄素學而隆尚縱橫之末數,以為奇術,以至譖愬脅持,蔽賢黨奸,移怒行狠,犯命矯令,罔上要君。凡此數惡,力行於年歲之間,莫不備具,雖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平日聞望,一旦掃地,不知安石何苦而為此也。謀身如此,以之謀國,必無遠圖,而陛下既以不可少而安之,臣固未易言也。雖然,安石忌臣之心有甚而無已,故其所為無所顧藉。”
王安石看到這裡,竟是當場愣住了,他極力收束心神往下看,奏疏上的每句話句句誅心:“今中書乃用罪人綰等之誣辭,出降敕命。匿其忮心,托請小事,以脫誤詔令之出,此皆奸賊之臣得以擅命作威於闇世者也,奈何安石今日之所為乃與之同事耶?陛下既令安石任政,若至於此而不稍裁抑,猶恐非長久之道。君臣防閒,豈可為安石廢也?安石必不敢以此為名而求去,若以此求去,是敢以不義要陛下也,其可從乎?陛下平日以如何人遇安石,安石平日以何等人自任,不意窘迫乃至於此。”
看到後來,王安石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雙手忍不住抖了起來,他實在不知道如何辯解,只得道:“臣實在不知呂惠卿為何會如此!”
王安石為人磊落,無論面對同僚還是面對君王,一向敢於出言抗爭,該堅持的一定會堅持到底,趙頊仰慕王安石的人品器識,往往會曲意聽納。但是今天,王安石低下了頭,避開了趙頊如同錐刺的目光。他突然覺得自己在人格上矮了下來,也實在不知道今後該如何面對曾經視自己為師臣的皇帝。
趙頊內心嘆息一聲,終是冷冷道:“卿且退下吧。”
雲娘因趙頊宣召,正欲入福寧殿面聖,卻見王安石急步出殿走下台階,身形踉蹌幾欲跌倒,忙上前扶住道:“相公小心。”
王安石見是雲娘,穩住心神苦笑道:“一時失態,讓娘子見笑了。”
雲娘很少見他這幅樣子,關心地問:“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安石沉默片刻,回首凝視殿前丹陛,感慨道:“紛紛易變浮雲白,落落難終老柏青。一晃九年了。”他見雲娘疑惑,微微一笑道:“娘子快進殿吧,我也該回去了。”
趙頊見雲娘進殿,露出笑容道:“大娘娘昨日送了我一副李丘營的煙嵐春曉圖,墨法極精微,特來邀你共賞。”
雲娘仔細端詳他的神色,笑笑道:“官家有心事的時候,便愛獨自一人賞畫。若是願意,不妨先說出來。”
趙頊嘆了口氣,終是把剛才給王安石看過的劄子和呂惠卿的奏疏遞給她,沉聲道:“你看看吧。”
雲娘一目十行看完,立即明白了剛才王安石失態的原因,思索一陣勸道:“陛下深知王相公為人,他是絕對不會以中書名義下劄子將呂惠卿下制獄的。王雱深恨呂惠卿所為,筆跡又與王相公相似,這個劄子定是他令人寫下,又代其父押字夾在其他文書中送出的。”
趙頊道:“你說的這些,我何嘗不知。但當今用人之際,朝中大臣如此黨同伐異、爭鬥不休,新法究竟靠誰去施行?呂惠卿是王相公一手提拔上來的,雖然有才,卻是奸佞小人,王相公身為宰相,實在難辭其咎。”
他接著道:“更可笑的是,鄧綰昨日上了一封奏疏,推薦王相公的子婿輩,又為他求賜宅第。鄧綰此為極辱國體,要知道,他是朝廷的御史,並非王相公的家臣。”
雲娘沉默了,造化弄人,這一回她也不能為王安石辯護了。良久方道:“剛才見殿外見到王相公,他大失常態,本是風光霽月之人,秉冰雪之操,如今卻無端被人潑了髒水,想來也十分悔恨自己的失察吧。”她嘆息一聲,不再說下去了。
這天晚上,雲娘心事重重,直到子時才朦朧睡去,卻聽暖玉匆匆過來叫道:“娘子醒醒,王侍講怕是不好了。”
雲娘突然驚醒,一下子睡意全無,忙問:“到底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