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趙頊固執的沉默了,良久方道:“朕不許你再說這樣的話,朕欲卿錄文字,且早錄進。”
王安石見趙頊無別的話囑咐,便起身告退。天已完全黑了,雨卻依舊沒有停歇,他雖然撐著傘,但細密的雨線還是迎風飄來,一點一點打濕了衣袍。因雨勢漸大,層層殿閣、道道宮牆之間空曠無人,他一人踽踽獨行,只覺得刻骨的孤寒。忍不住停下腳步,回望延和殿內的點點燈火,那是黑夜中唯一的一點光亮和溫暖。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轉過身來,漸行漸遠,那一點亮光終於消散。
呂惠卿被黜陳州後上章自辯,說蔡承禧所言二十一條罪狀純屬構陷,在華亭置田一事原是呂升卿所為,並且錢已還清。王雱恨呂惠卿入骨,必欲置其死地,故召呂嘉問和練亨甫入府議事。
王雱的癰疽越發嚴重了,創口流膿不止,整個腿部都烏黑髮亮,便是拄拐行走也十分困難。也許因為久病的緣故,他性格也變得更加偏執,恨恨道:“呂惠卿險惡奸詐、背信棄義。眼下雖然遠離中書,卻仍以給事中之銜知陳州,實難消我心頭之恨。”
呂嘉問與王安石父子一向交好,但當年曾布根究市易司事,呂惠卿和章惇對他有庇護之恩。如今王雱與呂惠卿交惡,自己卻要幫助王雱傾陷呂惠卿,以他的立場十分為難,思索片刻道:“陛下令徐禧和尹政推究呂惠卿在華亭置田一事,此二人俱為呂惠卿所薦,說置田是升卿所為,恐怕會有庇護。”
王雱冷笑一聲道:“我已令鄧綰上奏,改請蹇周輔推究此事,必要窮治其罪。”
呂嘉問猶豫片刻勸道:“元澤兄,呂惠卿如今雖已落敗,但困獸猶鬥,若一味窮追到底,讓他攀咬出別的事情,反而不美。不如暫且放他一馬,想來他也不會掀起什麼大風浪來。”
王雱冷冷掃了呂嘉問一眼:“除惡務盡,望之不明白這個道理嗎?我朝宰執起起落落原是常事,陛下又是念舊之人,若呂惠卿遇赦還朝,你我將如何自處?”
練亨甫因呂惠卿阻礙了他的仕途,早就恨之入骨,此時突然插言道:“可否請丞相移文,將呂惠卿下獄。”
王雱苦笑道:“你還不知道爹爹的為人,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練亨甫思索片刻決然道:“丞相公務冗繁,很多公文都元澤兄代為處理。下官可代擬一文雜於其中,將呂惠卿下獄,元澤兄可代為押字,只當是丞相之意,此法何如?”
這法子太陰損了,呂嘉問忍不住皺眉道:“大不妥,若被丞相發現,定會怪罪我等。”
王雱沉默良久,拄拐艱難地起身,腿部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他嘆息一聲道:“上天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怕是要拖著這條病腿,一直到死了。”
呂嘉問愣了一下方道:“元澤兄春秋鼎盛,腿部癰疽不過癬疥之疾,只要用心療治,自能平復如常,又何必說此喪氣話。”
王雱自嘲一笑道:“我自己的身體心裡有數,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呂惠卿睚眥必報,是刻薄小人,絕對不能讓他有翻身的機會。爹爹心軟,這個惡人,就由我來做吧。 ”
轉眼間,呂惠卿在陳州待了大半年了,以他的才幹,管勾一個小小的陳州自然綽綽有餘。只是呂惠卿是喜好熱鬧的人,昔日任參政知事時,府上賓客盈門,現在卻門庭冷落,更讓他不安的是,鄧綰、蔡承禧等人還不收手,必要根究他在華亭置田一事,這是將他往絕路上逼了。
呂惠卿在書房中呆呆地坐了好久,突然覺得一陣煩躁,提筆在紙上寫到:“往者鄧綰言,臣丁憂日托張若濟貸部內錢。聞推究所窮究首尾,七月乃畢。今朝廷復差蹇周輔推鞫,周輔乃綰鄉人,嘗為御史推直官,不惟有嫌,於法亦礙,觀宰臣氣焰,必欲致臣於死,乞別選官置院。”
他寫完拋筆長嘆,實在想不到,自己也有如此落魄的一天。這時家中老僕推門來報:“李秋求見。”李秋是中書吏員,呂惠卿與其私交甚篤,他本應在汴京辦公,此時不顧嫌疑來到陳州,必是有要事相告,呂惠卿不由提高了聲音道:“快請。”
李秋滿頭大汗走入書房,也來不及寒暄,匆匆道:“參政,大事不好,中書要下劄子將參政下制獄勘問了。”
呂惠卿大驚,忙問:“別著急,你慢慢說是怎麼回事。”
李秋默默將公文遞給呂惠卿,沉聲道:“這是下官手抄的劄子,參政看看吧。”
呂惠卿接過公文,只看了幾行,臉色大變,卻見上面寫道:“惠卿之所為,有滔天之惡,而無抑畏之心,發口則欺君,執筆則玩法,秉心則立黨結朋,移步則肆奸作偽。朝廷之善事,使其朋類揚以為己出;不善,則使其黨與言為上意。如章惇、李定、徐禧之徒皆為朋黨,曾旼、劉涇、葉唐懿、周常、徐伸之徒又為奔走。至有避權畏義之士,則指為庸為鄙;盡忠去邪之人,則以為害人害物。貪利希附之者,則為賢為善,更相推譽,彼可侍從,彼可監司。庸鄙便佞,繇此以進。欲進之,則虛增其善;欲退之,則妄加其惡。朝廷處事,一秉大公,今特下制獄以正其罪。”
呂惠卿的雙手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顫聲問:“此文王相公押字了嗎?”
王安石見趙頊無別的話囑咐,便起身告退。天已完全黑了,雨卻依舊沒有停歇,他雖然撐著傘,但細密的雨線還是迎風飄來,一點一點打濕了衣袍。因雨勢漸大,層層殿閣、道道宮牆之間空曠無人,他一人踽踽獨行,只覺得刻骨的孤寒。忍不住停下腳步,回望延和殿內的點點燈火,那是黑夜中唯一的一點光亮和溫暖。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轉過身來,漸行漸遠,那一點亮光終於消散。
呂惠卿被黜陳州後上章自辯,說蔡承禧所言二十一條罪狀純屬構陷,在華亭置田一事原是呂升卿所為,並且錢已還清。王雱恨呂惠卿入骨,必欲置其死地,故召呂嘉問和練亨甫入府議事。
王雱的癰疽越發嚴重了,創口流膿不止,整個腿部都烏黑髮亮,便是拄拐行走也十分困難。也許因為久病的緣故,他性格也變得更加偏執,恨恨道:“呂惠卿險惡奸詐、背信棄義。眼下雖然遠離中書,卻仍以給事中之銜知陳州,實難消我心頭之恨。”
呂嘉問與王安石父子一向交好,但當年曾布根究市易司事,呂惠卿和章惇對他有庇護之恩。如今王雱與呂惠卿交惡,自己卻要幫助王雱傾陷呂惠卿,以他的立場十分為難,思索片刻道:“陛下令徐禧和尹政推究呂惠卿在華亭置田一事,此二人俱為呂惠卿所薦,說置田是升卿所為,恐怕會有庇護。”
王雱冷笑一聲道:“我已令鄧綰上奏,改請蹇周輔推究此事,必要窮治其罪。”
呂嘉問猶豫片刻勸道:“元澤兄,呂惠卿如今雖已落敗,但困獸猶鬥,若一味窮追到底,讓他攀咬出別的事情,反而不美。不如暫且放他一馬,想來他也不會掀起什麼大風浪來。”
王雱冷冷掃了呂嘉問一眼:“除惡務盡,望之不明白這個道理嗎?我朝宰執起起落落原是常事,陛下又是念舊之人,若呂惠卿遇赦還朝,你我將如何自處?”
練亨甫因呂惠卿阻礙了他的仕途,早就恨之入骨,此時突然插言道:“可否請丞相移文,將呂惠卿下獄。”
王雱苦笑道:“你還不知道爹爹的為人,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練亨甫思索片刻決然道:“丞相公務冗繁,很多公文都元澤兄代為處理。下官可代擬一文雜於其中,將呂惠卿下獄,元澤兄可代為押字,只當是丞相之意,此法何如?”
這法子太陰損了,呂嘉問忍不住皺眉道:“大不妥,若被丞相發現,定會怪罪我等。”
王雱沉默良久,拄拐艱難地起身,腿部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他嘆息一聲道:“上天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怕是要拖著這條病腿,一直到死了。”
呂嘉問愣了一下方道:“元澤兄春秋鼎盛,腿部癰疽不過癬疥之疾,只要用心療治,自能平復如常,又何必說此喪氣話。”
王雱自嘲一笑道:“我自己的身體心裡有數,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呂惠卿睚眥必報,是刻薄小人,絕對不能讓他有翻身的機會。爹爹心軟,這個惡人,就由我來做吧。 ”
轉眼間,呂惠卿在陳州待了大半年了,以他的才幹,管勾一個小小的陳州自然綽綽有餘。只是呂惠卿是喜好熱鬧的人,昔日任參政知事時,府上賓客盈門,現在卻門庭冷落,更讓他不安的是,鄧綰、蔡承禧等人還不收手,必要根究他在華亭置田一事,這是將他往絕路上逼了。
呂惠卿在書房中呆呆地坐了好久,突然覺得一陣煩躁,提筆在紙上寫到:“往者鄧綰言,臣丁憂日托張若濟貸部內錢。聞推究所窮究首尾,七月乃畢。今朝廷復差蹇周輔推鞫,周輔乃綰鄉人,嘗為御史推直官,不惟有嫌,於法亦礙,觀宰臣氣焰,必欲致臣於死,乞別選官置院。”
他寫完拋筆長嘆,實在想不到,自己也有如此落魄的一天。這時家中老僕推門來報:“李秋求見。”李秋是中書吏員,呂惠卿與其私交甚篤,他本應在汴京辦公,此時不顧嫌疑來到陳州,必是有要事相告,呂惠卿不由提高了聲音道:“快請。”
李秋滿頭大汗走入書房,也來不及寒暄,匆匆道:“參政,大事不好,中書要下劄子將參政下制獄勘問了。”
呂惠卿大驚,忙問:“別著急,你慢慢說是怎麼回事。”
李秋默默將公文遞給呂惠卿,沉聲道:“這是下官手抄的劄子,參政看看吧。”
呂惠卿接過公文,只看了幾行,臉色大變,卻見上面寫道:“惠卿之所為,有滔天之惡,而無抑畏之心,發口則欺君,執筆則玩法,秉心則立黨結朋,移步則肆奸作偽。朝廷之善事,使其朋類揚以為己出;不善,則使其黨與言為上意。如章惇、李定、徐禧之徒皆為朋黨,曾旼、劉涇、葉唐懿、周常、徐伸之徒又為奔走。至有避權畏義之士,則指為庸為鄙;盡忠去邪之人,則以為害人害物。貪利希附之者,則為賢為善,更相推譽,彼可侍從,彼可監司。庸鄙便佞,繇此以進。欲進之,則虛增其善;欲退之,則妄加其惡。朝廷處事,一秉大公,今特下制獄以正其罪。”
呂惠卿的雙手不由自主地抖了起來,顫聲問:“此文王相公押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