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當時好一頓誇讚蕭明晟,但他其實並沒覺得蕭明晟學了多高深的東西,只以為李勣安排的武藝師傅教蕭明晟的也就是一些養身功夫,還特意尋了個機會,囑咐李勣多擔待自己文弱的寶貝兒子。

  至於李勣回答的,代王殿下極有天賦,習武奇才什麼的,李治以為是誇大其詞,並沒有放在心上。

  現在看來……他家明晟真的是習武奇才?!

  李治驚了。

  雖然驚訝於蕭明晟的武學天賦,心裡美滋滋地想著他家郎君文武雙全人中龍鳳不愧是他和媚娘心愛的兒子,但上戰場那麼危險,李治仍不放心,只語氣里之前的強硬不免又弱了幾分。

  聽出李治語氣里的動搖,蕭明晟再接再厲。只不過,李治又怒了,當即就是一拍龍案,震得龍案上擺著的東西就是一顛。

  「隱姓埋名去前線?這更不行了!」

  這天子御駕親征,說是親征,但並不需要天子親自披掛衝鋒陷陣,大多是坐鎮後方便能夠激勵士氣。不是天子怕死,而是戰場上刀劍無眼,皇帝傷到了半點都大傷士氣。

  李治氣得直揉心窩子,他怎麼有這麼一個能折騰的兒子啊。

  可惱怒歸惱怒,李治心底又十分讚賞蕭明晟的膽氣,一時間簡直糾結得要命。

  「阿耶。」蕭明晟撩起衣擺,慢慢地跪在李治面前,仰頭看向被他氣得又拍桌子又揉心口的李治,一字一句:「我會好好的,必將隨唐軍踏平高句麗,為阿耶,為大唐創不世之功。阿耶,你信我,明晟能夠辦到。」

  「你……你……」李治指著蕭明晟,想要叱罵卻不舍,心中感動卻難掩擔憂,一時間面部表情格外扭曲。

  蕭明晟堅定沉靜的目光轉而變得可憐巴巴,濕漉漉地看向李治,道:「阿耶,你就允了兒子吧。」

  李治:「……給我滾回臨照殿,沒有我、朕的旨意,不得外出!」

  李治一臉暴躁地將蕭明晟趕出了甘露殿,明擺著讓他思過,但他並沒有直接下旨或是發口諭,這樣的對話只存在於父子之間。但蕭明晟老老實實地回到了臨照殿裡,真的關了殿門不再外出。

  蕭明晟很淡定,討伐高句麗的軍隊下個月初七才開拔,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據蕭明晟對自己父親的了解,他阻攔的心思已經少了很多,如今橫亘在前的,不過是捨不得和太擔憂。

  這就需要一點時間糾結一下了。

  蕭明晟在心中默默地批評了一下自己的不孝,然而專心致志地等李治鬆口。

  *

  蕭明晟這一鬧,李治一宿沒睡好覺,整個人暴躁得要命,之前擬好的聖旨也被他給撕了。

  不過,正像是蕭明晟對李治的了解,李治其實已經被蕭明晟的一席話觸動到了。

  這個兒子生而體弱,他幾乎以為是活不了的,但他卻好好地長大了。李治從不後悔將天地靈藥給了蕭明晟,於李治而言,蕭明晟是他的血脈延續,是他殷殷期盼的繼承人,而蕭明晟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而這一次,李治暴躁鬱悶,卻不是因為失望,而是憂心與驕傲交織,讓他幾乎不知如何是好。

  蕭明晟「不知悔改」的第七日,天還未亮,一眾宮人奉命來到臨照殿,手捧衣物靴履等物。為首的王伏勝恭敬行禮,道:「代王殿下,聖人命老奴為您更衣。」

  蕭明晟看了一眼宮人手捧衣物,白衣緋帶,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他嘴唇輕抿,張開了手臂。

  一眾宮人低眉順眼,快速地為蕭明晟換上衣物,仔細地梳好頭髮,迎著他走出臨照殿,坐上早已候在殿外的輦轎。

  輦轎載著蕭明晟,一路來到了太廟外。

  太廟外,兵將身穿甲冑,列隊兩側。

  一身玄衣纁裳的帝王站在太廟東階之上,身後是一眾同樣服玄色的李唐宗室成員。朝中百官五品以上官員則侍立太廟西階,躬身行禮。

  「代王李弘,加冠大禮。」

  「贊者入廟。」

  蕭明晟加冠禮的陣容無疑是相當豪華的,皇帝親臨,正賓李勣,贊冠上官儀,擯者三人,皆是朝中大員,德行兼備,宗室百官觀禮。

  李勣神情肅穆,先為蕭明晟加緇布冠,沉聲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加皮弁冠時,又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再加爵弁冠,道:「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加爵弁冠的時候,蕭明晟已經換上了與李治相似的玄衣纁裳。哪怕沒有受封太子,今日的加冠禮也讓百官宗室看得分明,當今聖上屬意的繼承人是誰。

  李治緩步走到蕭明晟面前,雙手扶在蕭明晟的肩膀上,緩聲道:「賜爾表字,明晟。」

  何謂「明」?

  照臨四方謂之明。

  何謂「晟」?

  朝陽熾盛謂之晟。

  蕭明晟俯身行禮,額頭抵在太廟的地面上。

  李治緩緩閉上了眼睛,既已加冠,便可擔當。

  若執意從軍,自當,祝之。

  *

  既然決定放蕭明晟去遼東戰場,李治之前的部署便要推翻重來。不是之前的布置有什麼紕漏,而是關鍵時刻,他果然還是最信任李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