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離墜馬崖還有五米!他面無表情,沒有分心,雙眼炯炯有神地望向前方。

  四、三、二、一!

  他徑直衝下了墜馬崖……

  第一章 目標鼎州

  「紹興二年,親策進士……四川類試正奏名第一人,依殿試第五人恩例。」——宋元·馬端臨《文獻通考·選舉五》

  「四川類省試第一,恩數視殿試第三人 ,蓋紹興五年以軍興道梗,十一月戊子有旨:川、陝類省試賜進士及第,與依行在第三人恩例,餘並賜同進士出身。」——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驛站之中。

  宋青玉一行人離開了荊州之後,一路南下,兜兜轉轉,經過數個州縣之後,時間上也已經到了八月份。宋青玉出來,是奉旨巡視天下刑獄,這期間,他在其他州解決了一些冤獄,伸張了正義。但是,沒有查到任何有關秦檜的污點。

  他們下一站的目的地是鼎州,現在距離鼎州已經很近了,奈何天近黃昏,不能再趕路了,他們就在離鼎州最近的一個驛站住下。

  史妍最近和花非花相處得不錯,宋世昆看著史妍喜歡花非花,他也對花非花的好感度上升了不少。史妍喜歡的,他就喜歡,他就這麼單純……或者諂媚。史妍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姑娘,幹了一天的路,還是活蹦亂跳的。到了驛站也沒有歇歇腳,強拉著花非花一起到驛站外不遠處的小溪邊去採花去了。現在,驛站里就只有宋青玉和宋世昆這兩兄弟。

  宋世昆打開窗戶,坐在窗台上:「大哥,我們為什麼來鼎州啊?」

  宋青玉坐在桌子前,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秦檜老奸巨猾,我們想查到他的污點不容易。任何有可能的線索,我們都不能放過。」

  宋世昆不解:「鼎州這裡,有秦檜的污點嗎?」

  宋青玉喝了一口茶:「我也只是猜測,想過來看看……對了,你還記的王文元嗎?」

  宋世昆立刻說道:「當然記得。」

  宋青玉點頭,繼續說道:「王文元,他的老家是漢州的,你知道嗎?」

  宋世昆還是不解:「這我也知道啊,可是,這和我們來鼎州有什麼關係?」

  宋青玉若有所思的樣子,站起來背著手說道:「他二十多歲的時候,第一次參加科舉,便一路過關斬將,一口氣考中進士,這你也是知道的吧。」

  宋世昆不以為然:「大哥,你不也是第一次參加科舉就過關斬將考中進士的嗎?我覺得王文元的才學比起你,差不了多少,他能做到也可以理解的吧。」

  宋青玉搖頭:「不!我覺得沒那麼簡單,王文元當年參加的秋闈有些可疑。我調查過,王文元的老家在漢州,他家在漢州是一個頗有家產的富戶。突然有一年,他父親把漢州的房產盡數典賣,突然把戶籍遷到鼎州,在鼎州安家落戶。第二年,王文元在鼎州這裡參加了秋闈,然後,以當年鼎州榜首的身份,進入了省試。我當年參加秋闈,在州里才是一個第二名。」

  宋世昆不懷好意地壞笑一下,說道:「大哥,你這個不應該,你可不能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啊。王文元考了鼎州的第一名,你考了州里的第二名,你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因為這個就說王文元參加秋闈的事可疑吧。」

  宋青玉瞪了宋世昆一眼:「就你廢話多!你把當什麼人了?我查了當年參加鼎州秋闈的考生,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年,包括王文元在內,有十個考生,不是鼎州本地的人士,他們的故鄉都是成都府的,還都是在那場秋闈的前一兩年,把戶籍搬到鼎州的。」

  宋世昆聽到了這個信息,也意識到了事情不對:「科舉移民?!難道說,鼎州這裡的考題比成都府的考題簡單嗎?」

  宋青玉輕笑一下:「不,恰恰相反,漢州屬於成都府,位於四川。王文元在四川的話,他通過漢州的秋闈之後,參加的就是四川的類省試,朝廷對四川類省試的士子,一直有特殊待遇。他放棄了那麼豐厚的待遇,改了戶籍到鼎州來參加考試,很不合理。」

  宋世昆聽得一頭霧水:「我對科舉的事情不是很了解,這個四川的類省試還不一樣嗎?」

  宋青玉不禁咋舌,他趕緊向宋世昆(讀者們)解釋了一下。

  在南宋考中進士,要闖過三關,解試,省試,以及最後的殿試。簡單地說,就是州級別,省級別,全國級別。這個和大家了解的差不多,這裡主要說一下南宋省級別的。

  靖康之難之後,高宗趙構雖然力挽狂瀾保證了宋朝沒有滅亡,但是他一再南遷,最後一路逃到了臨安。這期間,有一年科舉沒有正常舉行,就是宋朝的首都開封被破那一年,因為實在顧不過來了。趙構再舉行的時候,科舉的日期早就過了。除此之外,就算是金兵打到長江邊上,科舉還是會正常舉行。因為開科取士,這是一種軟實力的象徵。趙構重開科舉,表明自己的新朝廷是正統,告訴老百姓自己還握著大權。這很重要,它能穩定民心,特別是知識分子的民心。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北宋的都城是開封,南宋的都城是哪?

  南宋一開始定都揚州,後來金兵連夜奔襲,趙構從貴妃的肚皮上爬起來,提上褲子跑到了臨安。然後,臨安成了南宋的都城,一直到南宋滅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臨安就是南宋的都城。可是,有意思的是,趙構初期根本不承認臨安是自己的都城,無論是揚州還是臨安,他都稱為「行在所」,意為天子行在之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