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安心替朕巡查地方,關墨的案子朕親自看過,已經結了,不過是他利慾薰心而已。

  陛下的回覆讓徐績心裡踏實了些,可他不敢讓關墨還活著。

  連夜安排人趕回長安城,想盡辦法把關墨除掉,可是他派去的人才到就得了消息,說關墨被逐出長安城後,走了沒有百里就被人殺了,屍體都運回了長安城。

  徐績的人想辦法買通了驗屍的人,確定死的就是關墨,於是就又急匆匆趕回來和徐績復命。

  聽說關墨死了,可徐績一點兒都沒能放鬆下來,因為關墨不是他殺的,這事就有些蹊蹺。

  按理說陸重樓有理由殺他,但陸重樓不是那樣的人,徐績確定這一點。

  關墨的事還沒有讓他心裡踏實下來,剛剛得到消息說,陛下要重新劃分道治……

  也就是說,天下再也沒有位高權重的節度使了。

  而他這次出行,和幾位節度使接觸的頗為密切,他最善於與人打交道,所以這關係拉近的極快。

  以後軍政分開,沒有了節度使那樣大權獨攬之人,很多事就變得讓人揪心起來。

  徐績心裡有些不踏實是因為,他安排了不少人在地方上任職,而且很多人,都是奔著成為下一任節度使來培養的。

  這可是個龐大的計劃,不是一年兩內能完成的事,快則十年,慢則十五年二十年。

  即便是如此,他預想中他能影響的節度使也不需要太多,大寧這天下,只要有五六位節度使是他的人,那他這宰相的地位就穩如磐石。

  到時候別說是那些功勳大將軍,就算是陛下想動他,也要深思熟慮。

  可是現在忽然間陛下動了這樣的心思,這就顯得有些不正常。

  雖然徐績培養的那些人,將來做不成節度使還能做道府大人,一樣可視之為封疆大吏,但沒有兵啊。

  各道之內皆有戰兵將軍在,一衛戰兵鎮守一道,道府大人又能怎麼樣?

  權利看起來大,官職看起來高,可調動不了戰兵的一兵一卒。

  「看來我也要換個法子了。」

  徐績重重的吐了口氣。

  可是到現在為止,徐績也不覺得陛下這樣做是為了針對他。

  與其說針對他,不如說針對楚國時候所創立的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實在是權利太大了,手握重兵,完全可以稱之為地方的土皇帝。

  「兵權……看來是碰不得。」

  徐績自言自語了一聲。

  「書院?」

  徐績眼睛裡有些東西閃爍了一下。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若時光可倒回

  眉城的冬天也說不上冷,蜀州這個地方環境確實好,四季各有各的舒服。

  徐績在眉城得到消息,說陛下要改大寧天下道府劃分,這一下就讓徐績心裡有些急。

  姚煥生作為他的親信,在徐績身邊地位和關墨差不多相等的幕僚,此時也跟著有些著急。

  其實他理解為什麼宰相大人會一步一步布那麼大的局,說白了,是害怕。

  當初在豫州的時候,徐績和楊玄機暗中勾結的事被陛下壓了下來,徐績自己能不清楚?

  現在他是大寧朝中第一重臣,看起來也是陛下的第一寵臣。

  然而徐績還是害怕,害怕真有那麼一天,陛下把豫州的舊帳翻出來算。

  這種帳不是小帳,不管過去多久,哪怕是十年二十年,只要拿出來翻就依然是死罪難逃。

  徐績的目標當然也不是傾覆大寧,他還有這個自知之明,就算他權傾朝野他也做不到。

  他的目標是也從未對任何人提起過,哪怕是關墨和姚煥生這樣的親信他也不會提。

  可姚煥生比關墨要聰明的多,關墨只當是陛下對徐績寵信,而徐績仗著這重新要把持朝政。

  可姚煥生從一開始就看出來了,徐績的目標是陛下。

  徐績為什麼想把手伸到各地節度使身上?

  因為節度使都手握重兵啊,徐績傾覆不了大寧,但他如果將來真的可以做到權傾天下的話,就可以逼著陛下讓位。

  或是……乾脆除掉陛下。

  那時候陛下的孩子還小,徐績若能把持朝政的話,這大寧還不是他說了算。

  然而陛下這廢除節度使制度的決心一下,徐績的如意算盤就要落空了。

  說出大天來,手中沒有兵權,依然是連個屁都不算。

  陛下若想翻盤,隨隨便便調動大軍入京,再大的風浪不能壓下去?

  所以這個時候的姚煥生,不得不也多思考起來,為徐績思考,也為他自己思考。

  「大人。」

  姚煥生看了一眼徐績的臉色,壓低聲音說道:「大人剛才提到了書院?」

  徐績點了點頭:「是,你有什麼想法?」

  姚煥生道:「學生剛才忽然間有了個念頭,只是,也不知是否合適……」

  徐績一皺眉:「有話就直說。」

  姚煥生連忙道:「是是是,學生是想著,書院確實是一個很要緊的地方,如今天下已經太平,自然要抑武揚文,大人可利用書院大做文章,讓那些大將軍把兵權放下。」

  他看向徐績說道:「陛下手裡的利劍,無非就是唐匹敵等人,可若想辦法讓他們遠遠的離開長安……」

  姚煥生道:「世人都說讀書人最明事理,可換個想法就是,讀書人最容易挑撥,只要是用事理去挑撥,他們就會上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