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叱被唐匹敵拉起來,還回頭看著那些奏摺:「許多事朕都還沒有辦完呢。」

  唐匹敵拉著李叱就往外走,也不管李叱說什麼,到了門口他就朝著葉小千喊:「去給陛下把馬牽過來,帶上侍衛們,咱們跟著陛下去北郊打個獵。」

  李叱笑了笑:「去就去,難道朕還怕了你?」

  換好了衣服,帶上一眾大內侍衛,李叱和唐匹敵騎馬出城直奔北郊。

  長安城的北郊也還算比較荒,雖然田地大部分都種著,依然還有不少地方沒開墾出來,尤其是在這嚴冬時節,還剛剛下了一場雪,看起來白茫茫一片,讓人心情都開闊了不少。

  李叱停下馬往四周看了看,見雪地上有些腳印,應該是野兔留下的。

  「今日打些什麼就吃什麼,打不到獵物,你們就陪著朕一同挨餓。」

  李叱笑著說了一聲,催馬向前。

  「誰第一個打到獵物的,朕就賞給誰一件從兗州送過來的貂絨大氅。」

  這話一出口,侍衛們嗷的叫換了一聲,除了留在陛下身邊的貼身護衛,其他人全都催馬沖了出去。

  唐匹敵看向李叱道:「陛下,那屋子裡的爐火太旺了,不好。」

  李叱點了點頭:「朕也知道不好,可事情著實是太多了。」

  唐匹敵問:「還不打算讓徐績回來?」

  李叱搖頭:「還得再等等,過了年吧,過了年朕把他召回來。」

  唐匹敵道:「高院長和燕先生的書院已經辦的差不多了,臣聽聞,陛下從六部挑選了幾位大人,讓他們去書院教書了?」

  李叱笑起來:「你消息倒是靈通,前日朕才和燕先生他們聊過,今日你就知道了。」

  唐匹敵道:「臣知道了,是因為燕先生過來找臣,說是書院那邊光是教人讀書也不大好,顯得單調了些,臣這陣子都在長安,他想讓臣也去書院裡上上課。」

  李叱嘴角一揚:「去吧。」

  「對了。」

  唐匹敵笑道:「前日臣的弟弟安臣說,他家裡添了新丁,他夫人是在雍州時候認識的,兩人也算是一見鍾情。」

  李叱笑道:「朕已經得了信兒,讓九妹替朕過去看了看,九妹說,那小傢伙長的很漂亮,虎頭虎腦的,看著就是個從軍的料。」

  唐匹敵道:「臣……就是因為知道陛下派人去過了,所以才想請示陛下,安臣他在長安城也已經有陣子了,正巧四疆武庫的事也需要人盯著,臣想請示陛下,能不能……」

  「老唐。」

  李叱看向唐匹敵時候,眼神里有些難過。

  「你不要總是這樣,難道朕就必須要信不過你們?必須把你們一個個都分派到遠遠的地方去?」

  唐匹敵連忙俯身道:「臣只是覺得……」

  李叱搖頭道:「你就別覺得了,朕有件更大的事要辦,你和安臣都要去。」

  唐匹敵連忙問道:「陛下說的是什麼事?」

  「這事朕已經琢磨著有一陣子了,也算是深思熟慮,朕打算把大寧的州府制改為道府制,重新把大寧的地方劃分一下,以道取代原來的州,之前大州小州的,劃分起來麻煩,許多事安排起來也麻煩。」

  「朕想著,把大寧分成十九道,每一道之內,安排一衛戰兵,道治如何劃分朕已經讓燕先生他們都商量好了,新的地圖也馬上要制出來,可著十九衛戰兵的事,只能你去辦。」

  唐匹敵心裡一震。

  這重新劃分大寧地方道府,陛下絕對不僅僅是因為以前的楚國的州府制度有些混亂。

  重新劃分之後,官員必有大規模的調動。

  然後就是戰兵的設置,一道一衛,戰兵有不從屬於地方,直接聽命於陛下。

  每一道之內都有一位將軍率軍鎮守,不管是什麼地方,哪裡的地方官府出現了問題,本道之內的戰兵都能立刻把問題解決掉。

  再想想徐績的事,唐匹敵心中瞭然。

  「臣遵旨,臣回去之後就到兵部,和兵部的大人們仔細商議此事。」

  「不是商議。」

  李叱道:「朕一早就讓人擬旨了,這事是兵部配合你來辦,不是你配合兵部來辦。」

  唐皮膚在馬背上俯身:「臣,遵旨!」

  李叱看了看唐匹敵:「你這個人啊……總是想著怎麼躲開朕,朕就給你找事干,你一直想躲開朕,朕就一直給你找事干。」

  唐匹敵無奈的笑了笑:「陛下說了算。」

  李叱催馬向前:「走,咱們也去打幾個野物,不然的話會讓人笑話了。」

  與此同時,蜀州。

  眉城還是原來那個樣子,可卻總是給人一種這裡煥然一新的感覺。

  替陛下巡查天下的徐績前些日子到了蜀州,昨日剛到眉城。

  書房裡,手下人從門外進來,又迅速的把房門關好,他從懷裡取出來一封信雙手遞過去。

  「大人,京城裡加急送來的消息。」

  徐績把信接過來看了看,眉頭就往上揚了起來,人開心的時候就會眉飛色舞,可他這揚眉顯然不是因為開心。

  「陛下這是要做什麼?」

  徐績自言自語了一聲。

  前陣子關墨出事,徐績上奏摺請示陛下,說他難辭其咎,想回長安當面向陛下請罪。

  可陛下給他的回信說,關墨是關墨,你是你,雖然同出冀州,可和你有什麼關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