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績眼睛一亮:「繼續說。」

  姚煥生道:「御史台的大人們是不是讀書人?當然也是……若能想辦法讓他們覺得,現在那些擁兵自重的大將軍都是隱患,他們就會上奏陛下,削減諸位大將軍的兵權。」

  徐績點頭:「那你剛才提到書院是怎麼回事?」

  姚煥生道:「書院的學生,是最容易挑撥起來,要不然學生悄悄回長安,想辦法讓書院的學生連忙上書,請求陛下削減大將軍兵權……」

  他往前湊了湊:「學生的幾個朋友也在書院,而且在書院弟子中也頗有些威望,讓他們去牽頭……」

  徐績沉默片刻後說道:「若不會牽扯到我,以此來試探陛下心意,倒也不是不行。」

  姚煥生道:「歷朝歷代,開國的大將軍們都是皇帝的心腹大患,就拿楚國來說,楚國開國的大將軍們,在立國後十去七八……」

  他試探著說道:「萬一,一下子就被咱們猜中了陛下的心思呢?陛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事也就成了。」

  徐績再次沉思起來,片刻後點了點頭。

  「京城裡有消息送過來,說陛下有意在大寧設十九道,每道設一衛戰兵,這就是要把大將軍們手裡的兵權分出去,分成十九份給別人……」

  徐績看向姚煥生道:「那你回去準備一下,明日一早就回長安。」

  姚煥生俯身:「學生遵命。」

  徐績道:「另外……我在冀州的時候,曾經養著一批死士……」

  說到這,徐績看向姚煥生,姚煥生連忙低下頭道:「學生不知此事。」

  徐績道:「現在你知道了。」

  他走到窗口往外看了看,然後伸手把窗子關好。

  「我在冀州為節度使的時候,暗中查到了當初山河印的許多秘密,而這些秘密,當時我沒有上報給陛下。」

  徐績道:「這其中不僅僅有大量的金印,還有一批實力很強的高手。」

  他回頭看向姚煥生:「如今這些人就潛伏在長安城中,你回去之後把他們聯絡起來,若有機會……還是要除掉陸重樓。」

  此時的徐績已經有些瘋了,他這是陰謀詭計不得逞,直接就要用最無恥的手段了。

  「大人……為何在這個時候,還是一定要除掉陸重樓?」

  「威脅……」

  徐績的回答只有兩個字。

  「滿朝文武都算在內,哪怕是高院長和燕青之那樣的人,我都不放在眼裡,唯有陸重樓是我最大的威脅。」

  「可說起來,這威脅來自何處?還不是陛下麼……只是因為在陛下眼中,陸重樓是唯一一個可以取代我的人。」

  說到這,徐績重重的吐出一口氣。

  「若非陸重樓資歷尚淺不能服眾,我猜著,陛下應該是更想讓他做大寧的第一任宰相吧。」

  徐績道:「你回長安做籌謀,我在外邊儘快把事情都安排好,未來五年到十年,是最為關鍵的時候。」

  「是!」

  姚煥生應了一聲,告辭離開。

  屋子裡只剩下徐績一個人,他緩步走到窗口,再次把窗子打開。

  看著外邊怡人的景色,徐績又是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氣。

  「陛下啊陛下……你真以為臣看不懂你要做什麼?」

  徐績自言自語。

  「從一開始你不殺臣,臣就明白,以陛下的性格不殺人,只是因為這個人將來必有大用。」

  「別人都以為這個大用,是陛下必須用臣為宰相,所以當初才會網開一面。」

  「可臣心裡一直都清楚啊陛下……當初不殺臣,只是因為那個時候如果臣就死了的話,對陛下來說,利用的價值遠遠不夠。」

  「天下大局已定,陛下創立了大寧,那些功勳之臣必然跋扈。」

  「陛下你才不會親自出面去和你的功勳之臣出現矛盾,臣,是陛下從多年前就選出來的那個人。」

  徐績看著窗外輕聲說話,好像李叱就站在窗外看著他一樣。

  徐績道:「陛下啊……世人都說陛下仁義,是有史以來第一明君,也是第一仁君。」

  「可只有臣知道,陛下的心腸比古往今來的任何一位帝王都要狠厲的多。」

  「陛下你要用臣來得罪那些功勳之臣,甚至不惜借臣之手來除掉一批人。」

  「如此一來,那些功勳之臣,尤其是那些大將軍們,自然不會怪罪陛下,他們會罵臣,說是臣做事太兇狠,是臣想大權獨攬,是臣要結黨營私。」

  「陛下你這麼寵著臣,連各地廷尉府上的奏摺都不理不睬,還不是因為你要把臣養大?」

  「臣一直都看的清清楚楚啊……可臣還能怎麼辦呢?臣只能順著陛下你的心意辦,在陛下擺出的棋局裡,靠臣自己的力量殺出來一條活路。」

  「陛下你不想讓臣活著,臣就得自己求活,若是被其他人知道了的話,一定會笑話臣這是以卵擊石。」

  「可臣不怕,臣也沒有退路,普天之下最了解陛下的人是臣,普天之下最了解臣的人是陛下。」

  「我們兩個人都心知肚明對方要做什麼,而陛下手握國器,當然不覺得你會輸。」

  「臣也不想輸,所以臣只能真的去做那以卵擊石的事,臣還記得陛下說過,背叛這種事,一次不容。」

  「是啊……臣有過一次背叛了,陛下安能容臣常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