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新中國建國之初,國家便下令主持編撰一本實用性夠強的字典出來。

  最開始由葉聖陶先生負責編撰,從1950年開始,愣是花了足足三年時間才在1953年將初版字典編撰出來並發行。

  然而這本1953年發行的字典雖然剛上架售賣就引起了轟動與人民群眾的追捧,但這套字典僅僅只在市面上流通了兩年,就因為全國推廣簡體字而被廢棄,之後又耗費多年時間,才終於在1957年,問世了第一版廣受好評的新華字典。

  而這並不是結束。

  之後這本字典又經過了十幾次的修訂,且未來顯然還會繼續修訂下去。

  就算葉聖陶先生帶領其他人編撰出第一本字典時,負責編撰的員工人數最多也不過才十幾個人,而王綰李斯等人手下的門客、屬官等人就直接破了百,林阡也絕不會篤定地認為王綰李斯編撰一本字典的時間會比葉聖陶先生少。

  因為文字的收集與編撰等並不是人數足夠多,就能讓效率正比翻倍的工作。

  何況,現代交通遠比戰國時期發達,書籍、資料的收集工作也容易得多。

  若想編撰出一本合格的字典,即便嬴政願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沒有個一兩年的時間也絕對不可能。

  但這也正是林阡在秦國大一統之前提出此事的原因——

  提前做好準備,等嬴政正式登基,開始推廣「書同文,車同軌」等政策的時候,字典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嬴政看向王綰:「此事交給相國,你可能做好?」

  王綰領命:「微臣定不負陛下所託!」

  ==·掃盲·==

  字典找到了人負責,林阡立刻就鬆了口氣。

  嬴政卻轉頭看向林阡:「即便有了字典,百姓不也同樣不認識拼音、不會拼讀拼音?谷豐侯可有什麼好辦法?」

  林阡一愣,抬頭看向嬴政:「倒也有一個法子……」

  頓了頓,她道,「百姓不認識拼音、不會拼讀拼音,那就派人到各地開設掃盲班,讓更多的百姓進入學習。」

  嬴政看向林阡:「掃盲班?」

  林阡點頭:「就是派一些讀書人到各地……」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其實沒必要額外派遣更多的讀書人到各地教百姓學習拼音與簡單的文字,這些年打下其他國家後,朝廷不是已經派遣了不少官吏到各地開設學宮?只要學宮的夫子能每天抽出一兩個時辰,教當地百姓學習拼音與簡單的文字不就好了?」

  秦國的學宮制度是領先於這個時代的,若非裡面只教法律,就憑它幾乎在每個郡縣都有開設,便可以與科舉制發展成熟後出現的縣學、府學相媲美了。

  嬴政皺了下眉:「你是說,讓學宮的老師每天騰出一兩個時辰的時間教當地百姓識字?」

  林阡遲疑地看著他:「不可以嗎?」

  嬴政搖搖頭,陷入了沉思當中。

  半晌,他看向王綰:「相國覺得,這字典大概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編撰出來。」

  王綰一頓,思索後開口:「回陛下,短則一年,長則兩年。」

  這還是在他們之前改良文字的時候,已經完成大半文字的收集整理工作的前提下夸下的海口,若陛下不滿意,他也莫可奈何了。

  嬴政卻並未對這個時間發表意見,而是轉頭看向了林阡:「若如此,暫時讓學宮負責教導秦律的官吏教導一下有意讀書識字之人也不是不行。但也就這兩年,等字典編撰出來,培養出更多讀書人後,尚在識字階段的啟蒙之人與學習秦律之人必須分開,不能耽誤了秦吏的培養。」

  其實現在就不應該混在一起,但秦國讀書識字之人確實不夠,也只能如此了。

  其他大臣紛紛點頭應是。

  林阡心裡有些疑惑,卻不好直接反駁嬴政,於是便在心裡問了一句——

  【你之前不還對編撰全新的教材,讓更多的讀書人學習秦國歷史與其他知識挺有興趣的嗎?】

  嬴政看了林阡一眼,暫時不曾開口答話。

  等其他人準備退下,嬴政才開口將林阡留了下來,然後認真地看著她:「你不曾發現,之前無論是推廣便宜書籍,推廣紙張的生產方法,又或者如今的字典編撰,都有不少朝臣心不甘情不願,只是礙於寡人威勢才不曾反對?」

  原來是因為這個嗎?

  林阡恍然點頭:「我明白,作為既得利益者總不願意將自己已經得到的利益分薄出去。現如今無論是便宜書籍、造紙方法還是字典,都還只是在間接影響百姓的文化水平,若開設學校,就會直接動搖其他人的利益?」

  嬴政看了她一眼,失笑:「你倒是不笨。」

  林阡無語:「我好歹也看了那麼多書,這些基本的道理我當然知道。」

  所以……

  她看向嬴政:「你是打算等一統天下後再開設學校,還是決定等以後選一個更合適的時機開辦學校?」

  嬴政勾唇:「你覺得呢?」

  林阡:「???」

  嬴政收斂神色,淡定道:「學校一事不能由你提出,不然你的性命安全無法保障。而且齊國到底不曾真正拿下,暫時還不能折騰太大的動作,以免國內不穩,平白生出許多波折。」

  林阡一愣:「所以你是打算等齊國被拿下之後再……」

  嬴政掃了她一眼:「等字典編撰出來再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