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幾乎是在聽林阡介紹完拼音後,就對她口中的字典產生了興趣,再聽得目錄索引與阿拉伯數字,他瞬間就明白了字典在培養讀書人這件事上將會產生多好的效果。

  他看向林阡:「你所處的時代應該已經存在字典?」

  林阡疑惑地點頭:「對,不只是字典,還有許多類似的工具書。」

  嬴政沒有多問其他工具書,而是直接問道:「字典若採用了拼音,是否代表著你所處的時代,所有的讀書人都說著相同的話?寫著相同的文字?學著相同的知識?」

  林阡先是一愣,旋即突然意識到了嬴政的意思——

  【你是想說書同文?】

  嬴政一頓,認真地看向林阡:「書同文?寡人倒是真有這個想法。」

  而且不只是書同文,還有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如今山東六國只剩齊國,而齊國雖然富裕卻實力不強,在並無其他幫手的情況下想要拿下並不困難。

  也即是說,距離秦國一統天下已經並不遙遠。

  所以近段時間,嬴政一直在思考著要如何治理這被各家諸侯王分別治理了幾百年,彼此間不但文化思想完全不同,部分國家百姓之間甚至還有著深仇大恨的天下。

  而顯然,讓所有人說同一種話,寫同樣的文字,用同樣的工具等等方式對彼此身份產生認同感,必然可以緩和部分矛盾。

  只是他沒想到,林阡竟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但轉念一想,林阡能當著自己的面兒說「書同文」三個字,而且言語間只有驚喜並無勸諫之意,那便說明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且成功實施,並影響到了後世的。

  這樣一想,嬴政愈發堅定了要施行「書同文」等政策的想法。

  他看向林阡,毫不猶豫地點了頭:「讓天下所有人都寫著同樣的文字,本就更容易將他們擰到一起,減少諸侯分治天下所造成的對彼此的偏見與隔閡。」

  林阡滿眼讚嘆:「對!你主持推行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政策在後世看來,是完全是不輸於統一天下的功績。許多人甚至認為,華夏能成為一個歷經千百年,不管中間發生任何意外,最後也總能回歸到大一統國家,而非如歐洲那般的分裂小國,你準備推行的這些政策就占了極大的功勞。」

  【很多人甚至認為,如果沒有你,華夏勢必如歐洲大陸一般四分五裂、各自為政。】

  各自為政?不就是秦國滅亡其他國家後的樣子?

  想到這兒,嬴政眼裡閃過一絲嫌棄。

  倒是書同文等政策被認為是不輸於統一天下的功績的說法,讓他有些在意。

  這有些出乎嬴政的預料。

  但細想後又覺得理所當然:國土的統一與人心的統一本就同樣重要,若不然,他為何推行這些政策?閒得慌嗎?

  不過這樣一來,字典就愈發有必要儘快編撰出來推行全國了——

  這必然有利於他「書同文」政策的推廣。

  他迫不及待叫來了王綰與李斯等人。

  林阡愣住,沒想到嬴政只聽了個開頭,就明白了字典的重要意義,她還有其他準備沒拿出來呢。

  她看了嬴政一眼,到底選擇了放棄:總覺得在他已經想明白了字典的好處與意義後,再將自己的準備拿出來不但多餘,還有著小瞧對方的嫌疑。

  於是,她便跪坐在一邊等著其他人進來。

  ……

  等文官們基本到齊之後,嬴政將準備編撰一本專門用以查找學習文字的字典一事告訴了其他人。

  其他人面面相覷,一時間沒能明白「字典」到底是什麼意思。

  嬴政看向林阡。

  林阡會意,主動站出來解釋:「字典算是一種工具書,如果可以,裡面應該收集了當前所有的文字。文字需要標註讀音,讓所有人可以通過讀音找到某個字,並弄懂該字的意思。」

  所有文字?

  大臣們驚愕地看向林阡,而後很快明白過來,這本名叫「字典」的書籍的作用。

  在這個時候,所有人幾乎都是激動的。

  但很快,他們就意識到了字典的存在對自己而言並不僅僅只有好處而已。

  因為林阡又介紹了許多字典的組成部分,比如「拼音」與「目錄索引」,還有並不起眼但同樣占據了重要地位的阿拉伯數字。

  拼音對這些讀書識字的文官並不難理解,他們幾乎是在她將聲母韻母介紹完後便立刻與「正切反切」的讀音對應了起來。

  但在弄明白了拼音是什麼後,這群人便瞬間意識到了拼音不但會讓識字變得更簡單,也更容易衝擊到現如今的文官階層。

  所有大臣深吸一口氣,視線落在了嬴政身上。

  看著嬴政臉上毫不掩飾的滿意與興奮,所有大臣只得無奈認命——

  不然能怎麼辦?

  秦國從商鞅變法之後,權力便從貴族們手中分剝,幾乎全部都被聚攏在了君王手上。秦王大權獨攬,又代代都是英明之主,幾乎不曾出現大權旁落的情況,大臣完全無法與之抗衡。

  而嬴政又是歷代秦王中能力最強也功勞最高的一個,再加上他很受百姓擁戴,其手中的權力幾乎達到了歷代秦王手中權力的巔峰。

  只要嬴政鐵了心想要做某件事,大臣們根本沒辦法阻止。

  既然不能阻止,也就只能加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