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阡的面前。

  林阡得知這個消息簡直要氣死,而後直接找上了嬴政:「微臣想著,咱們秦國這段時間也培養出了不少女性官吏?當地人既然不樂意讓優秀的女子為官為吏,反倒非要塞一些歪瓜裂棗去當官,不如我們直接由咸陽等地抽調官吏去泗水郡等地補上空缺?」

  嬴政似笑非笑地看了她一眼,直將人看得心虛不已,這才點頭答應了下來:「楚國故地的百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許多人都講究一個『忠君』。忠君是好事,但若他們忠誠的『君王』不是寡人,那就不太好了。」

  「泗水郡等地的官吏除當地女子外,剩下位置全部由咸陽、雍城等地指派過去,倒也不失為一種瓦解他們的好辦法。」

  林阡愣了下,突然意識到什麼,猛地抬起頭看向嬴政:「除了當地女子外?」

  嬴政微笑:「全部任用老秦人為官為吏,到底不利於當地百姓歸附。若額外任用當地女子為官為吏,意義就完全不同了,寡人大可以說,這是他們自己鬧騰出來的結果。」

  林阡看著他,慢慢比出一個大拇指:「陛下果真天才!」

  ……

  於是短短時間,泗水郡、碭郡等地的官吏直接來了個大換血。

  所有被換下去的官吏,全被咸陽等地派來的官吏接手。原本在任的女性官吏倒是不曾受到影響,但當地男性官吏全被替換了下去。

  這下子,原本得到任職卻被無辜換下的人不幹了。

  這群人到底在官位上幹過一段時間,積累了不少人脈,哪怕如今變成了平頭老百姓,他們想要對付某些人也很容易。

  於是短短時間,之前鬧騰得格外厲害的人被套麻袋的套麻袋,辱罵的辱罵,潑糞的潑糞,好好的日子再也過不下去了,之前掛在臉上的洋洋得意也被悔恨取代。

  但,一切早已經回不去了。

  可對那些被剝奪了利益的女子而言,嬴政的操作就顯得格外大快人心了。

  如今這些人為了震懾他人,哪兒還敢將有本事的女兒拘在家裡?簡直恨不得立刻將人送到官府去報名,最好能成功入職,這樣才能讓他們這些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過上平靜的日子。

  可惜如今再想報名,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咸陽這些地方培養出了那麼多的讀書人,可不像是過去那般缺人用了。

  何況,林阡在遇到這件事後愈發覺得,如今讀書識字的女子人數還是太少了。而有筱想讀書卻求學無門的前車之鑑,她很快就意識到了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因為教人讀書認字的人太少了。

  而其中,多半是男子。他們為了避免被人說閒話,自然不願接受女子求學。

  既然沒辦法跟著別人學,那就自學!

  林阡一下就想到了一種神物——

  字典。

  以及字典必備的拼音、索引目錄、頁碼數字等物。

  而只要有了字典,再學會部分生活常用字,以及所有拼音的讀音與拼讀方式,想要自學完全不會遇到太大的障礙。

  第52章 121~124

  ==·字典·==

  中國古代其實一直有「拼音」,但這時候的拼音並不叫做「拼音」,古時候的人們並沒有將「拼音」從文字當中總結歸納並分離開來,簡化使用的過程,降低拼讀的難度的意識——

  他們籠統地將後世已經為人熟知的、具有相同聲母或韻母的文字以「正切」、「反切」歸為同一類,當你認識足夠多的文字後,就可以從有著相同「正切」與「反切」讀音的文字中找出兩個或三個文字給另一個並不認識的文字標註讀音。

  比如現代人如果想要給「到」標註讀音,直接用「d」和「ao」標註就夠了,古人則會用有著相同聲母的文字,如「都」與「找」來給「到」標註讀音(古代現代的文字讀音不一定相同,此處只是舉例)。

  也就是說,你在標註的時候必須在大腦中將文字的聲母韻母先拆開一遍,從中找到一個聲母相同的文字,再以同樣的方法找到一個具有相同韻母的文字,然後才能給文字標註。

  當然,如果有一個讀音與「到」完全相同的,如「道」,也能以一個字標註——這種標註被稱作直音。

  這個過程你不能說不對,但顯然這種標註讀音的方法要比直接標註拼音複雜很多。而且這種讀音標註的方法必須建立在你認識了相當多文字,且對那些文字的讀音熟稔於心、不會出錯的前提下才能成行。

  如果本身認識的文字不多,你就只能將文字的讀音死記硬背下來,然後反向拆解文字的讀音。

  過程麻煩,平白增加了識字的難度。

  而這個時候也並沒有目錄索引的概念,不曾出現過如字典一樣的工具書,簡單方便易書寫的阿拉伯文字更是尚未出現在這片土地上。

  林阡卻意識到,想要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字典的出現就勢在必行。

  而字典出現了,百姓只需要學會拼音與一些日常用字,基本就可以靠著字典自學大部分文字了,讀書識字的難度將會大大降低。

  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的掃盲工作會取得那般大的成效,除了許多自願放棄更好的生活,前去下鄉教導人民的讀書識字的讀書人外,字典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林阡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嬴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