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令喬郁失望的是,元簪筆即便走神,也是一邊聽一邊走神,他道:「臣以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喬郁又把腦袋轉了過來。

  謝居謹哼笑一聲,對元簪筆的回答很是讚賞。

  喬郁擺弄著自己的袖子。

  淮王似笑非笑地看著喬郁的反應。

  縱然權勢滔天,喬郁不受世家,以及世家門生待見也是事實,淮王幾次都看見喬郁聽著旁人明里暗裡說他身份不堪、行事放縱的話時用袖子掩著臉打哈欠,只是元簪筆這好像漫不經心似回答,讓他眼中的笑一下就粉身碎骨。

  喬郁用指甲挑開袖子上的絲,腦子裡仍然迴蕩著元簪筆的臣以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

  以元簪筆的身份,說這話再正常不過了。

  啪。

  絲斷在了他手指上。

  他怎能厚顏無恥地期待什麼?

  第12章

  如此爭執的結果便是直到今日散朝,卻出一些毫無爭議的事宜之外,不論是定品的標準,還是主事官員都未定下。

  喬郁面對這種情況雖不是第一次,今日臉色卻尤其難看,連元簪筆將他攔下時都沒有好上一點。

  元簪筆正欲開口,喬郁身後一個太監小跑過來,先見了禮,後道:「喬相,陛下讓喬相過去。」

  喬郁偏頭,果不其然看見太子、三皇子還有幾位官員站在台階上正說著什麼,三皇子看見喬郁回頭還朝他一笑,喬郁面無表情地扯開一個笑,之所以說是面無表情,實在因為他除了嘴唇一扯權作笑容之外,整張臉都沒有變化,遠看尚可,近看十分驚悚,「本相知道了。」他道,說完才轉向元簪筆,「元大人有事?」

  元簪筆眨了眨眼,這個動作做得很緩慢,仿佛在思索自己來幹嘛,「我……我想告訴喬相,你衣袖壞了。」

  小太監下意識看了眼喬郁的袖子,喬大人向來衣冠整潔,官服每日皆簇新明麗,常被彈劾重衣冠輕德行,今日袖口卻被拆的亂七八糟,原本袖在上面的蓮花枝已七零八落,悽慘得仿佛剛被人拉扯過。

  只不過……他暗想:這樣的事情,也不必特意攔下喬相吧。

  喬郁聞言竟不怒,漂亮黑沉的眼睛掃了元簪筆一圈,最後停在他臉上。

  元簪筆不急不躁地讓他看,但還不忘提醒,「喬相,陛下要你過去。」

  喬郁突然冷笑一聲,道:「元大人,你有一點從來都沒變過。」

  元簪筆道:「多謝喬相誇獎。」

  喬郁憋了一口氣,「元大人知不知道你從小到大說謊時很喜歡眨眼睛?」

  元簪筆卻平靜道:「喬相的衣袖確實壞了。」

  喬郁不再同他糾纏,示意小太監推他走。

  元簪筆又緩緩眨了眨眼睛。

  他說謊時很喜歡這樣嗎?

  「元大人。」有人在後面叫他。

  元簪筆轉過去,無聲在心底嘆了口氣,「殿下。」

  劉昭笑道:「出宮還有一段路,元大人陪我走走如何?」

  要是喬郁在這說不定能反問一句殿下都這樣說了臣自當領命,元簪筆只道:「是。」

  兩人相伴而行,一路上遇到不少人,元簪筆大多不認識,但既然對方先開口,免不得要一一寒暄,短短一段路走了小一個時辰還未走上一半。

  如果說元簪筆什麼時候後悔回來了,大概就是這時吧。

  劉昭笑看來寒暄的人從元簪筆才貌出眾夸到出身名門,從出身名門夸到有魏帥之風,從魏帥之風夸到有令兄風骨,劉昭笑容一僵。

  元簪筆神色淡淡,還未開口,那位大人已然意識到了自己說什麼,慌忙道:「下官只是想說元大人……」

  劉昭打斷道:「馮大人若是無事,就先回去吧。」

  「是,是。」

  眼見那位馮大人忙不迭地走了,或因憂心,還回頭看了看。

  此人是劉昭外祖父白庭之的門生,亦算與他一黨,因而讓劉昭十分尷尬。

  「我兄長曾為代相,先帝曾親口說他是天下世族典範,」元簪筆語氣十分溫和,不見半點不悅,「這般誇讚,臣還覺得受之有愧。」

  「是,」劉昭順著他的話說了下去,「令兄之風姿,見之難忘。」

  人才輩出如元家,除了當年一手建立鏨琴台,鑄就世家三百年榮華不衰的元雅,竟也無人能出元簪纓之右,當年長公主不惜奉還長公主印,只願以尋常貴婦身份嫁給元簪纓,而不損其仕途,但終因種種原因無疾而終。

  可惜驚艷才絕如斯,竟是重病不治身亡。

  因寧佑十年案,無論皇帝再怎麼惋惜,元簪纓的名字在朝廷中都成了一個默契的不可說。

  「殿下,元大人,請留步!」

  二人轉頭。

  一個太監氣喘吁吁地跑過來,看裝束像是皇帝內書房的侍奉之人。

  劉昭猜到了來者目的,開了句玩笑,道:「今日父皇的書房可真是熱鬧。」

  太監道:「陛下要殿下與元大人一同去書房。」

  元簪筆若有所思。

  劉昭道:「元大人在想陛下找我與大人何事?」

  元簪筆克制著眨眼的衝動,道:「臣在想,多虧了一路上同各位大人寒暄,不然此刻已經回去了。」

  劉昭搖頭失笑,只覺得元簪筆在邊境鮮少接觸朝中事務,性格有些過於單純了,他今日贊同太子也是,站隊站得太明顯,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和世家是一黨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