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野外救援真的不容易,很多時候都是拿命去救人。」

  「對,專業探險的也就算了,有的人還帶著小孩去危險的地方玩,真是沒把自家孩子的命放在心上。」

  「攀爬也就算了,扔垃圾和『到此一游』太缺德了吧,你要是能和文豪一樣題首千古絕唱上去才是真本事。」

  「笑死,剛才有人翻譯了大蘇和老杜的對話,大蘇就提到了章惇跑去深潭絕壁上寫了句『章惇、蘇軾來』,這算不算是北宋版的『到此一游』?」

  「我去查了查,這居然是寫在《宋史》里的真事,還真是到此一游!」

  「堂堂北宋文人,這個章惇為啥不寫詩?他是不是不會寫詩?」

  「怎麼不會寫,他還給大蘇寫過詩,說是『他日扁舟約來往,共將詩酒狎樵漁』什麼的。」

  「對,人也是個正經讀書人,而且心氣高得很。他第一次去科舉時和自己侄子撞上了,一看侄子是狀元,他進士都不要了,當場決定下一科再來考!相當於國考上岸後編制不要了,只為爭一口氣!」

  「章惇當上宰相後對大蘇小蘇簡直恨之入骨,野史傳說他貶謫大蘇小蘇的時候說『你既然叫子瞻,那就去儋州吧』『你既然叫子由,那就去雷州吧』。」

  「不是吧,他們不是朋友嘛?說好的『共將詩酒狎樵漁』呢?」

  「這人比較極端?感覺他這性格和王安石差不多,不支持變法你就不是我朋友!」

  「果然是人生若只如初見,像王安石剛出仕那會兒,歐陽修、司馬光他們可都覺得這小伙子很不錯很有才華,後來還不是一個個都反目成仇了。」

  「黨爭害死人啊!這麼多厲害人物湊一起,不僅沒搞出個盛世來,反而還分陣營來回廝殺。」

  「鬥來鬥去還是老百姓最慘,先被朝廷政策一通瞎搞,戰亂一起又是他們直接遭殃。」

  「靖康之難那會兒老百姓是真的慘,又是戰亂又是饑荒,人被稱為『兩腳羊』不說,還把老人叫『饒把火』,年輕的叫『不羨羊』,小孩叫『和骨爛』,吃人都吃出別名來了,聽起來還是按口感分的。」

  第72章

  吳普拎著一垃圾袋,沿著來時的路一路往回撿。

  野外風吹日曬的,不少垃圾甚至緊粘在長城磚上。

  人類存在於地球上的時間頂多那麼幾萬年,對地球造成的破壞卻是不小,有時候長了幾十上百年的山林一天能被砍光,有時候人製造出來的污染得花個幾百乃至於上千年才能消弭。

  嬴政幾人一輩子沒動手碰過垃圾,聽著吳普兩人邊撿邊給他們講這些人造垃圾的降解周期,彼此對視一眼,先是朱元璋戴上一次性手套加入,接著蘇軾和杜甫也加入進來。

  嬴政本來背著手看著,後來見大夥都在忙活,也沒好意思大搖大擺走在旁邊。

  不就是撿垃圾,有什麼難的。

  嬴政看了眼吳普快要裝滿的垃圾袋,也取出手套往自己手上戴。

  須得先入鄉隨俗,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時代。

  吳普這個身懷奇遇的人都能做的事,他有什麼做不得的?

  看到嬴政戴手套的動作,不少直播間的觀眾都驚了一下:臥槽,陛下住手,你人設要崩了!

  無人機似乎察覺了觀眾們最關心的是什麼,特意給嬴政特寫鏡頭。

  那骨節分明的手很快被一次性橡膠手套裹住。

  分明是清潔工常戴的淺藍色手套,嬴政戴起來卻像是義大利黑手黨在戴黑手套。

  嬴政不知道在看直播的人是什麼想法,只默不作聲地學著吳普他們分辨著沿途的人造垃圾,把它們逐一扔進垃圾袋裡。

  等到撿起一個啤酒瓶,嬴政皺著眉打量著它上面的文字和圖樣。

  完全不明白為什麼要製造這種薄薄的瓶子。

  上面的字體他也不太認得。

  蘇軾見嬴政對著啤酒瓶擰眉思索,湊過來給他解說了一番,說這玩意是啤酒,相對比較便宜,適合火鍋和擼串搭配著喝。

  相比嬴政幾人,蘇軾可以說是個現代通。

  嬴政對此直搖頭:「我們那會兒可不許大肆釀酒,糧食都得留著當軍糧,做酒水買賣可得收個十倍重稅。」

  而且哪裡還會用鐵皮來當盛酒的罐子,喝完把它們隨意扔在野外?

  旁邊的朱元璋聽了,點頭說道:「我們那會兒糧食人都不夠吃,到處都餓死人。我要是當了皇帝,一定不許底下的人釀酒!誰敢不聽,直接砍頭!」

  熱愛喝酒的蘇軾:「…………」

  熱愛喝酒的杜甫:「…………」

  吳普笑眯眯地插話:「他說的是真的,他真的因為禁酒令砍過他老夥計的兒子。」

  眾人齊齊看向朱元璋。

  這個光頭和尚,狠人吶!

  朱元璋很不好意思,但還是說:「要是頒布了法令,那違背法令的人自然要處置。」

  嬴政點頭。

  他可是依法治國的法家思想支持者。

  吳普也點頭,老朱確實是個事必親躬且想得很仔細的人,思考問題也一直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想。

  他笑著說道:「你為了禁酒,還曾經頒布命令讓舉國上下『無得種糯,以塞造酒之源』。不給種糯米,就釀不了米酒了!」

  朱元璋頗為贊同:「就該這樣!」

  嬴政忍不住問:「那你們這邊有多少人?糧食夠吃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