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元璋道:「這個我知道,有十四億人。只不過現在糧食產量高,所以一般餓不死人了。」

  嬴政聽到「十四億」,有點不敢置信。

  別看他動不動就搞幾十萬人的大工程,實際上就他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他們秦國人口都沒破千萬的。

  就算滅了六國一統天下,人口加起來估摸著也就那麼兩三千萬!

  他們那時候的糧食產量著實太低了,根本養不活那麼多人。

  像白在長平之戰把趙國俘虜全部坑殺,主要也是秦趙兩國都在鬧饑荒,自己的兵都吃不上飯了,自然養不起俘虜。

  既養不起這麼多人,又不能放虎歸山,那就只能全殺了!

  戰爭和饑荒就是這麼殘酷,地就只有那麼多,地里長出來的糧食也就只有那麼多。

  戰爭既是帝王將相在開疆拓土,也是普通人在爭奪生存下去的機會!

  搶不贏,就會死!

  就是這麼殘酷。

  吳普在旁補充:「現在光我們華夏就有十四億人,華夏之外還有好幾十億,說不準哪天就要破百億了。」

  嬴政和朱元璋兩大社畜皇帝心肝兒顫了顫。

  一百億人!

  那得怎麼治理啊?

  本來就不夠用的時間,更不夠了!

  吳普一看嬴政和朱元璋那表情,就知道他倆在想什麼。

  吳普說道:「放心,不是一百億人都由你們管。」

  但凡多吃幾粒花生米,也不至於醉成這樣啊!

  嬴政道:「中原之外竟還有可以養活好幾十億人的廣袤土地?」

  嬴政自認是很敢想的人了,他不僅想要滅六國,還想北滅突厥、南征百越,好叫天下的好土地都歸大秦所有。

  可他沒想過外面的世界這麼大!

  他和朱元璋想到一塊去了:世界那麼大,怎麼管理才好啊?

  蘇軾是看過世界地圖的,當即給嬴政介紹起七大洲四大洋來,只要介紹每個地方都有什麼好吃的。

  他可是和吳普搞過食材傳入朝代直播的,講起來簡直如數家珍!

  嬴政和朱元璋聽得眼中光芒大綻。

  恨不得立刻回去造大船出海,把蘇軾說的那些作物提前弄到手。

  吳普說:「明朝還好,秦朝就算出海也找不著的。現在我們吃到的作物,沒個千把年的人工選育可沒這麼高產,你就算真找著了估計也跟野草差不多。」

  嬴政:「…………」

  出生在公元前,著實是太早了點!

  老朱家這光頭和尚可真夠幸運的。

  一行人邊聊邊撿,很快撿到入口處。

  吳普看了看蜿蜒綿長的野長城,知道自己力所能及的也就眼前這一部分。他沒太糾結,與朋友一起把幾袋垃圾送到垃圾處理處,又領著嬴政他們去把手洗乾淨。

  五個人踏上回程。

  他們回去的路上,清陽博物館早上的直播又在網上傳開了。

  本來看到吳普要組織兩大帝王爬野長城活動,大夥點進去都想著來點「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大氣畫面。

  野長城航拍起來確實挺大氣的。

  兩個帝王登上烽火台遠眺的場景她們也如願看到了。

  可引起更多人討論的還是野長城的危險以及兩大帝王和兩大文豪撿垃圾的「珍貴畫面」。

  「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撿垃圾的始皇陛下更帥了!」

  「那我感覺和尚小朱更帥,他多積極,一看就是常年幹活的人!」

  「大蘇和老杜也不錯啊,老杜都一把年紀了還跟著忙活,多不容易!」

  「別說這些沒人管的野長城了,就算是有人管著的景區也很多人亂扔垃圾。」

  「沒錯,上次爬山和個負責清理垃圾的老伯聊了聊,他說他在那撿了十幾年的垃圾,每天都要走兩趟,每趟都能撿滿人那麼高的垃圾袋,那邊沒纜車沒大路,只能走石階上下,那老伯全靠兩條腿把垃圾背下山。」

  「假期出遊的人多了,什麼人都有,真希望大家都自覺點。」

  不僅網友自發討論,還有不少媒體接到任務,直接用清陽博物館這次直播的視頻或者截圖搞假期安全教育以及環保宣傳。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不管是官方媒體還是大眾媒體都以很正面的方式報導清陽博物館相關的消息,甚至明明白白地把清陽博物館樹立為正面典型。

  就算吳普真的是駱首富的孫子,那也應該只有大眾媒體會買帳才是,為什麼連官方媒體都經常帶清陽博物館出境?

  這種可不是買了一家兩家媒體廣告位能擁有的報導方式。

  有心人對著已知情況認真分析,得出一個結論——

  清陽博物館,上面有人!

  不過這些人一通分析猛如虎,事實上吳普還真沒找人幫自己營銷什么正面典型。

  主要還是他正好站到了風口上。

  長假才剛剛開始,安全要抓,環保也要抓!

  人出事了是大事,景區被破壞也令人痛心,可不就得好好提醒遊客們文明出遊嗎?

  有一大批媒體帶動,清陽博物館又小小地火了一把。

  系統本來還覺得吳普搞什麼爬野長城活動很不靠譜,一沒什麼爆點,二沒什麼互動,也就幾個人結伴走走聊聊,能攢多少科普值?

  現在看到不少人因為這次出了圈的活動開始關注清陽博物館,視頻播放量、APP下載量都在源源不斷地增長,系統才意識到吳普對時機的把控有多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