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另一位,則是老熟人了。

  赫然正是陸問樵。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也該輪到我崛起了!

  介紹一下拼音的背景。

  新中國成立前,其實拼音已經存在了,只是並不完備,古代沒拼音使用反切的拼法,回族用阿拉巴字母來拼寫口語,明朝傳教士用拉丁文拼寫漢語等,清朝末年以及民國時候,也有拉丁字的拼音運動,有一些流傳下來的成型版本。

  新中國成立後,吳玉章先生給毛寫信,提出為了有效掃盲,需要進行文字改革,於是漢語拼音方案開始研究,1955-1957年研究制定,1958年全國人大會議批准公布,並進入小學課本。

  但是大家按照時間斷推算,能在小學期間(1958-1966年)接受完整漢語拼音教育的那一批人(其實當時老師都未必能教明白吧),應該到了中學就趕上了十年。這麼一來,八十年代初的知識分子,具有完備拼音知識的,應該很少很少。

  第92章 枸杞芽

  陸問樵是特二級廚師,現在顧舜華是要考一級廚師,按說從資歷來說,陸問樵完全是有資格的。

  不過想起之前的種種,終究有種冤家路窄的感覺,這一瞬間心裡湧起一些小人之心,比如他會不會給自己穿小鞋,會不會刻意卡著自己不過。

  陸問樵顯然也看到了顧舜華,不過他是面無表情,就跟沒看到一樣,和旁邊的考官一起點點頭,然後兩個人拿出來鑰匙,打開了這小院的門。

  這其實是一處院落,院子裡應該是沒人住了,便拿來作為二商局的辦公處了。

  進去後,這院子不算是什麼規整的四合院,只能說是普通獨門院子,院子裡房屋已經刷上了各色漆,陋的,確實是最常見辦公室的樣子。

  進去後,大家都落定了,陸問樵先是給大家介紹了情況,另外一位果然是二商局的主任,是主管國營飯店的技術科副主任,叫黨萬勇,這次和陸問樵一起監管這次考試。

  黨萬勇負責介紹了這次的考試,第一關是筆試,第二關則是技術考核,要兩關都及格才能拿到一級廚師職業資格證書。

  在介紹完考試基本情況後,就發考卷了。

  考卷是陸問樵發的。

  最初顧舜華心裡確實有些發毛,擔心會被穿小鞋,不過拿到考卷的時候,看著上面琳琅滿目的專業知識題目,便又覺得踏實起來。

  陸問樵這個人自命不凡,挺驕傲的,他應該不至於做出那麼不入流的事。

  她快速地過了一遍考卷,倒是不難,大部分是日常工作上會遇到的菜品處理烹飪問題,也有一些刁鑽一些的,但是好在自己都複習到過。

  只要順利答完,及格應該是沒問題。

  她低頭快速地答題,不敢耽誤。

  一個小時的考試很快考完了,有些人沒答完,顯然有些懊惱,在陸問樵走到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還試圖再寫幾個字。

  陸問樵冷著臉道:「收卷了。」

  之後稍等了兩秒,到底是把卷子扯到了手裡。

  顧舜華已經答完了,趕緊交上了自己的試卷。

  筆試完後,有人踏實了,覺得自己考得不錯,也有人開始忐忑起來,甚至懷疑自己有沒有必要繼續參加接下來的技術考試。

  大家走出了房間,扎堆在院子裡,互相小聲地討論著。

  顧舜華從挎包里拿出來一塊栗子糕,吃了口,又喝了點水,等會考試還是有一些難度的,需要力氣,她得補充補充能量。

  這時候,陸續有幾個穿中山裝的過來了,大家竊竊私語,說那都是過來幫著考核的,還有布置場地什麼的。

  過了一會,他們便叫進去南屋,原來這裡就是食堂,看上去應該是做職工飯菜的,現在他們被叫過來在這裡考試。

  食堂里有四口灶台,他們一共十一個人,於是就分為三組進行,顧舜華是第三組,有的等了。

  每組大概考試時間是四十分鐘,這樣顧舜華就要等一個多小時,不過她倒是不怕,她挎包里放了一本經濟學書,正好可以多學一會。

  就這麼等著,偶爾吃點栗子糕喝口水。

  這時候,黨萬勇出來,看了顧舜華的名字,已經認出來她,忙上前握了握手,說:「久仰大名。」

  黨萬勇和顧舜華說了幾句話,顧舜華才知道,原來現在自己爸爸過去飲食公司總部培訓,竟然和黨萬勇打過交道。

  陸問樵道推開門,道:「考生準備考試。」

  顧舜華忙收了笑,過去灶前準備。

  她進去的時候,灶台已經布置好了,一切灶具廚具齊備,連旁邊的食材都是準備好的。

  陸問樵站在灶台前,嚴肅地看著大家,顯然技術的主考就是他了。

  第一關是刀功,要求對活雞去骨。

  陸問樵道:「三級和二級廚師只需要做到原料去骨即可,不過一級廚師的去骨,要求整雞出骨,下刀準確,要求充分利用原料,物盡其用。」

  他說這個,看似簡單,任何廚師都會,但其實並不容易,這需要對整隻雞的肌肉和骨骼分布了如指掌,且手法嫻熟,才能做到快速準確入刀,且對原料絲毫沒有浪費,這個技能考核看似簡單,很多人可能就栽在這裡了。

  不過好在顧舜華在這方面也是下過功夫的,特別是和王雲泉聊過後,她也刻意加強了這方面的練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