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司馬亦胸有成竹,「就憑……忠義侯曾經選擇了我們。」
寧晚心手上一頓,眼眸微眯,審視地盯著司馬亦。
司馬亦攤掌,任她打量。
「早聽聞郡主鍾靈俊秀,想必已經猜到,在下此時找到郡主,是為了沈相案。」
他這般大方地直言,寧晚心警惕更甚,卻沒表露出來,淡淡看著他,仿佛在看痴人說夢。
「你也該知曉,沈相案背後是誰在調查。我同魏大人朝夕相對,你不怕我將這些都告知他?」
「郡主還是想好再說吧。」司馬亦面上笑著,語氣卻暗含殺機:「在下既然能開誠布公,必然不畏懼郡主告密。」
寧晚心心中突然有了個猜測,令她渾身驟然發冷,臉色瞬間變了。
司馬亦勾著唇角:「沈相的慘案,背後可有你們忠義侯府的手筆。」
「郡主覺得,沈相翻案,忠義侯府出身的你,能夠全身而退嗎?」
……
司馬亦從酒樓出來,拐進深巷,不多時出來,已然換了身裝束。
一裝飾精美的馬車停在路邊,司馬亦掀開門帘坐上去,車裡有人等在裡面。
「魏瀾畢竟護過她,現皇帝對她也不錯,寧晚心真能幫我們?」
「主上放心,」司馬亦信誓旦旦道:「寧晚心是個聰明人,魏瀾錙銖必糾,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同沈相案有關的人。」
「忠義侯府牽涉其中,她若對魏瀾有情,就必然不會讓此事敗露。」
「最近聽聞嘉瑞郡主要跟錦程伯府結姻親之好,此事若成,她行事更不需顧及。此乃萬全之策,屬下想不到任何她拒絕的理由。」
「最好如此。」那人聲音略微喑啞,看著司馬亦道:「你要知道,沈相案一旦被翻案,我們的勢力將會被削弱一大截,這個後果,不是你承擔得起的。」
「屬下必不負主上期望。」司馬亦神色肅穆。
第51章 物證 「 大人可千萬莫要賴帳才是。」……
沈相是晨帝時期的重臣, 本身出自大族,為人更是胸懷寬闊,睿智巧思。
是以當年燕王當庭拿出沈相與敵國來往的書信, 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可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堅信沈詮風骨, 認為此事尚待細究。
在下獄後更有大學士於廟堂下靜坐, 請願朝廷還沈相清白一事。
沈相在清流一脈向來有威望, 晨帝對此不滿已久。臣子靜坐之事更見沈相威望,一個心中有猜忌的皇帝怎能忍得住忌憚。
年輕時的晨帝不能不說是意氣風發,也有滿腔抱負, 但是暮年之時,猜忌和權利到底還是侵染了他的心肺。加上兩國交戰,敗仗蹊蹺,傳信國有內奸泄密,晨帝急於給三軍一個交代安撫人心,沈相通敵更有證據擺在台上。如此種種,促成了沈詮一族慘案。
沈詮全家斬首,族人流放。自此京城方圓八百里,再無沈姓氏人。
晨帝那時並非真心要為沈詮翻案, 閉目塞聽,才有了沈相一族的冤案。若真要徹查, 當年一案雖說不是漏洞百出,也絕非全無紕漏。
如今魏瀾有心算無心, 此案最有力的證明, 一人證一物證,魏瀾已經拿到手,現下只差時機。
魏瀾曾經畢竟深得燕王信任, 能弄到將沈相一家推往萬劫不復之地的那封通敵信件並不足奇。
當年那封呈堂供證的書信,如今正在魏瀾手上。司馬亦等人也正因為如此,才急著聯繫寧晚心,提前把那要命的東西處理掉。
內務府人多手雜,魏瀾是絕無可能將這麼重要的東西放在那處。
寧晚心坐在窗邊品一盞香茗,卻因著心裡藏著事兒,也沒品出甚滋味。
這時日比不得前個月,雖是日頭正好,卻也能覺出一番秋來的冷意,宮人都統一裁了新裝換上,更遑論宮妃。
寧晚心向來在這上是不在意的,但是架不住總管內廷的魏大人在意。
她這時候一身蘇錦壓銀線的素色琵琶袖小襖,配著深色的褶裙,瞧著淡雅又清爽,用料都是魏瀾親自挑選,走的自己私帳。
晚心接下錦程伯府聘書的事有意透露給他知道,可魏瀾仍是對她十分的在意,反倒讓她前面的果斷盡數化成了茫然。
他不喜歡自己嗎?不喜歡作甚麼對她這般上心。
他喜歡自己嗎?可是真心悅愛一人,又怎會甘心眼睜睜看著她步入旁人懷抱。
寧晚心捏著自己一邊寬大的袍袖,頭一次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前狼後虎,內憂外患,她明知道司馬亦設套給她鑽,不論怎麼做都是背叛。
「姐姐說得可是真的?」
突如其來的清脆聲音將她思緒抽離出來,原是內務府這日要整理冊子,咸慶被叫去幫忙,偏院裡便留了兩個宮人料理院子,這會兒正按著吩咐把兩副盆景挪一挪位置。
「怎麼有假,我有一個時候入宮的姐妹就在瑾太妃宮裡伺候,幾個月前咱們大人身上帶了銳器戳刺的傷,防著瞞著不讓姑娘知道,那傷處便是讓瑾太妃用金剪扎的。」
被壓低的聲音傳過來,寧晚心只覺腦中「轟」得一聲。
那兩位宮女仍在輕聲交談,前頭那個略微驚訝:「怎麼會?那大人……」
「你瞧著,大人可有一點兒氣憤的模樣嗎?回頭瑾太妃宮裡有事,還不是扔下郡主就過去了,沒見半點生分,冷眼瞧著,倒覺著郡主另嫁是有先見之明,誰知道是不是給別人做了替身嫁衣?」
寧晚心手上一頓,眼眸微眯,審視地盯著司馬亦。
司馬亦攤掌,任她打量。
「早聽聞郡主鍾靈俊秀,想必已經猜到,在下此時找到郡主,是為了沈相案。」
他這般大方地直言,寧晚心警惕更甚,卻沒表露出來,淡淡看著他,仿佛在看痴人說夢。
「你也該知曉,沈相案背後是誰在調查。我同魏大人朝夕相對,你不怕我將這些都告知他?」
「郡主還是想好再說吧。」司馬亦面上笑著,語氣卻暗含殺機:「在下既然能開誠布公,必然不畏懼郡主告密。」
寧晚心心中突然有了個猜測,令她渾身驟然發冷,臉色瞬間變了。
司馬亦勾著唇角:「沈相的慘案,背後可有你們忠義侯府的手筆。」
「郡主覺得,沈相翻案,忠義侯府出身的你,能夠全身而退嗎?」
……
司馬亦從酒樓出來,拐進深巷,不多時出來,已然換了身裝束。
一裝飾精美的馬車停在路邊,司馬亦掀開門帘坐上去,車裡有人等在裡面。
「魏瀾畢竟護過她,現皇帝對她也不錯,寧晚心真能幫我們?」
「主上放心,」司馬亦信誓旦旦道:「寧晚心是個聰明人,魏瀾錙銖必糾,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同沈相案有關的人。」
「忠義侯府牽涉其中,她若對魏瀾有情,就必然不會讓此事敗露。」
「最近聽聞嘉瑞郡主要跟錦程伯府結姻親之好,此事若成,她行事更不需顧及。此乃萬全之策,屬下想不到任何她拒絕的理由。」
「最好如此。」那人聲音略微喑啞,看著司馬亦道:「你要知道,沈相案一旦被翻案,我們的勢力將會被削弱一大截,這個後果,不是你承擔得起的。」
「屬下必不負主上期望。」司馬亦神色肅穆。
第51章 物證 「 大人可千萬莫要賴帳才是。」……
沈相是晨帝時期的重臣, 本身出自大族,為人更是胸懷寬闊,睿智巧思。
是以當年燕王當庭拿出沈相與敵國來往的書信, 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可儘管如此,仍有不少人堅信沈詮風骨, 認為此事尚待細究。
在下獄後更有大學士於廟堂下靜坐, 請願朝廷還沈相清白一事。
沈相在清流一脈向來有威望, 晨帝對此不滿已久。臣子靜坐之事更見沈相威望,一個心中有猜忌的皇帝怎能忍得住忌憚。
年輕時的晨帝不能不說是意氣風發,也有滿腔抱負, 但是暮年之時,猜忌和權利到底還是侵染了他的心肺。加上兩國交戰,敗仗蹊蹺,傳信國有內奸泄密,晨帝急於給三軍一個交代安撫人心,沈相通敵更有證據擺在台上。如此種種,促成了沈詮一族慘案。
沈詮全家斬首,族人流放。自此京城方圓八百里,再無沈姓氏人。
晨帝那時並非真心要為沈詮翻案, 閉目塞聽,才有了沈相一族的冤案。若真要徹查, 當年一案雖說不是漏洞百出,也絕非全無紕漏。
如今魏瀾有心算無心, 此案最有力的證明, 一人證一物證,魏瀾已經拿到手,現下只差時機。
魏瀾曾經畢竟深得燕王信任, 能弄到將沈相一家推往萬劫不復之地的那封通敵信件並不足奇。
當年那封呈堂供證的書信,如今正在魏瀾手上。司馬亦等人也正因為如此,才急著聯繫寧晚心,提前把那要命的東西處理掉。
內務府人多手雜,魏瀾是絕無可能將這麼重要的東西放在那處。
寧晚心坐在窗邊品一盞香茗,卻因著心裡藏著事兒,也沒品出甚滋味。
這時日比不得前個月,雖是日頭正好,卻也能覺出一番秋來的冷意,宮人都統一裁了新裝換上,更遑論宮妃。
寧晚心向來在這上是不在意的,但是架不住總管內廷的魏大人在意。
她這時候一身蘇錦壓銀線的素色琵琶袖小襖,配著深色的褶裙,瞧著淡雅又清爽,用料都是魏瀾親自挑選,走的自己私帳。
晚心接下錦程伯府聘書的事有意透露給他知道,可魏瀾仍是對她十分的在意,反倒讓她前面的果斷盡數化成了茫然。
他不喜歡自己嗎?不喜歡作甚麼對她這般上心。
他喜歡自己嗎?可是真心悅愛一人,又怎會甘心眼睜睜看著她步入旁人懷抱。
寧晚心捏著自己一邊寬大的袍袖,頭一次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
前狼後虎,內憂外患,她明知道司馬亦設套給她鑽,不論怎麼做都是背叛。
「姐姐說得可是真的?」
突如其來的清脆聲音將她思緒抽離出來,原是內務府這日要整理冊子,咸慶被叫去幫忙,偏院裡便留了兩個宮人料理院子,這會兒正按著吩咐把兩副盆景挪一挪位置。
「怎麼有假,我有一個時候入宮的姐妹就在瑾太妃宮裡伺候,幾個月前咱們大人身上帶了銳器戳刺的傷,防著瞞著不讓姑娘知道,那傷處便是讓瑾太妃用金剪扎的。」
被壓低的聲音傳過來,寧晚心只覺腦中「轟」得一聲。
那兩位宮女仍在輕聲交談,前頭那個略微驚訝:「怎麼會?那大人……」
「你瞧著,大人可有一點兒氣憤的模樣嗎?回頭瑾太妃宮裡有事,還不是扔下郡主就過去了,沒見半點生分,冷眼瞧著,倒覺著郡主另嫁是有先見之明,誰知道是不是給別人做了替身嫁衣?」